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矿区内瓦斯含量、瓦斯成份、瓦斯涌出量、煤岩层的透气性等测定资料,瓦期压力、解放层开采的实际考察数据,通过综合分折和编图,得出了矿区内瓦斯分布规律,圈出了矿区内瓦斯风化带和五个瓦斯分区,每个分区的瓦斯含量梯度、涌出量、瓦斯压力等均不一致。通过矿区内57次煤和瓦斯突出资料的系统分折和瓦斯突出危险性指标测试,提出了控制与影响煤和瓦斯突出的六个地质因素,圈定与予测了五个煤和瓦斯突出带。评价了矿区内瓦斯利用的条件与抽排方式,提出了提高瓦斯抽排率的技术途径。矿区内—1000米水平以上瓦斯总储量为102亿立方米,其中可开发利用的为13.1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矿区内瓦斯含量、瓦斯成分、瓦斯涌出量、煤岩层的透气性等资料以及瓦斯压力和解放层开采的实测数据,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了矿区内瓦斯分布规律,划出了瓦斯风化带和五个瓦斯分区,通过几十次煤和瓦斯突出资料和瓦斯突出危险性指标的分析测试,指出了控制与影响煤和瓦斯突出的六个地质因素,圈定与预测了五个煤和瓦斯突出带。评价了矿区内瓦斯利用的条件与抽排方式,提出了提高瓦斯抽排率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红军 《科技信息》2013,(10):433-434
煤矿瓦斯事故严重威胁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灾害,煤与瓦斯突出又是防治瓦斯事故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和规律的分析总结,并结合阳泉矿区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中的探索实践,重点论述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方法和技术标准,为煤矿生产实践中的瓦斯防治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预测的量化标准,并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阳泉矿区程庄井田煤层主要赋存于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对太岳井田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介绍了煤层、煤质特征及聚煤规律,为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煤矿区测水组下段地质特征、沉积环境及聚煤作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为以后的地质勘探和煤矿开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断层带煤体瓦斯地质特征与瓦斯突出的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开采期间的突出与断层之间的关联问题,采用瓦斯地质方法,通过矿井开采实例研究了井田内断层封闭与开放的瓦斯地质特征,并根据断层附近瓦斯涌出规律判断断层与突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断层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对煤与瓦斯突出具有控制作用.封闭性断层带附近瓦斯涌出异常增大,构造应力集中、常常封闭有高能瓦斯以及发育的构造煤,为煤与瓦斯突出创造条件;开放性断层带附近具有煤层瓦斯压力相对较低,煤层瓦斯含量较正常下降的特征,而在远离断层面的一侧,伴随有平行断层的条带状煤层应力集中区,其中具有煤层瓦斯压力大、煤层瓦斯含量高的特征.该成果对煤矿在煤层断层带开采瓦斯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理论下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致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致因分析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将大数据理论应用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致因分析,旨在为突出事故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对近15 a来发生的一般及以上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与深度挖掘,提取影响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27个因素。采用关联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其重要程度;并将其中7个主要因素分别与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进行交叉耦合分析,归纳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一般性规律。研究表明:造成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不仅是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开拓方式、采煤工艺、作业方式和掘进工艺也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具有重要影响;在不同开采条件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临界瓦斯含量差异较大,对于复杂地质构造的矿井,当瓦斯含量接近8 m3/t时采取区域防突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突出事故的发生;利用大数据理论分析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可以为事故的预测预警提供可信的依据,能有效提高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煤与瓦斯突出综合作用假说,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了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煤体弹性能和瓦斯膨胀能做功。利用MTS815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围压下煤样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出煤体的单位体积弹性能与体应力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用自制的瓦斯膨胀能装置,测试了不同含水量、气体压力、密实度条件下煤体中的气体膨胀能,得出气体膨胀能与气体压力呈线性关系,且气体在膨胀过程中对外做功时,系统温度变化在1℃左右,研究表明,煤与瓦斯突出过程可以近似看作等温过程。研究结果深化了对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认识,为能量判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建立区域地质构造模型,以岩性分布和地应力测量为边界力学条件,确定了矿区区域岩体应力分布规律:矿区区域岩体应力状态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断裂构造的叠加扰动使原岩应力场重新分布.鹤壁六矿岩体应力状态对煤与瓦斯突出区域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构造应力场对煤与瓦斯突出起控制作用,构造应力区的分布决定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区域性分布.这为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局部检测和解危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统计分析近12年煤矿煤岩瓦斯动力灾害事故数据,揭示了煤矿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波动下降、较大以上事故起数比重与死亡人数比例上升、单起事故死亡人数增加的特征及规律。基于2010~2012年较大以上煤岩瓦斯动力灾害事故调查报告,案例分析事故直接致因,得到瓦斯爆炸事故点火源直接致因中机电类诱因占57.14%。控制机电类点火源诱因,是遏制煤岩瓦斯动力灾害事故发生及阻断事故扩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六枝矿区煤与瓦斯突出比较严重,现有七对生产矿井中均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其中以大用矿突出次数最多、强度最大、始突深度最浅,而且突出区域比较集中。本文在总结大用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从构造特征、煤层厚度、煤系及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岩煤质、煤层埋藏深度等方面,讨论了该矿7煤层以及该层在不同构造部位、不同采区和煤岩分层突出严重的原因。从分析中得知,地质构造是引起该矿突出的主导因素,其他地质因素也起一定的作用,但是次要的。本文对该矿不同区域,不同煤层中突出的严重程度及其予防突出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瓦斯突出地球物理场的介质分布特征.从关键层(瓦斯突出煤体) 成因机制及其与宏观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应用岩石力学、弹塑性力学理论确定了工作面前方应力墙的位置和宽度.为地球物理方法在瓦斯突出灾害预测中的应用奠定了物理性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质理论出发,分析了导致煤与瓦斯突出的内因和外因。结果表明,地应力、煤层形成时代、大地构造环境是导致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内因,掘进方式和掘进速度是导致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外因。研究旨在提高对煤与瓦斯突出的理论认识,减少由煤与瓦斯突出带来的灾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盆地地质构造、煤田构造、煤层埋深、水文地质等方面研究库拜煤田瓦斯地质规律,分析库拜煤田瓦斯分布特征,为今后库拜煤田的瓦斯地质工作及煤矿开采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控矿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阐述了该区金属矿床的成矿特征与控矿因素,为矿区及其外围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今后的找矿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一、矿区瓦斯概况 淮南矿业集团所属矿区煤层赋存情况复杂,瓦斯危害突出,目前其所属的10对生产矿井全部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区瓦斯涌出总量达820m3/min.矿区原始煤体透气性低(0.01135m2/[MPa2.d]),瓦斯含量大(12~26 m3/t),瓦斯压力高(6 MPa),煤质松软(f=0.2).  相似文献   

17.
<正>白山坪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和煤层瓦斯涌出有着明显的区域性发生的特点,本文从瓦斯地质观点出发,重点对强突出区域206采区的瓦斯富集环境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区域性构造、围岩条件、煤体结构等对煤层瓦斯的保存有利是该矿井出现煤与瓦斯强突区域的主要原因;同时指出矿井瓦斯突出防治措施的低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几年的工作,棉田矿区成为重要的找矿基地。该区成矿作用主要有与华力西期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有关的产于侵入体内及接触带型金矿、产于中、新生代断陷盆地边缘与中晚期侏罗世中酸性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岩金矿床归属于吉黑褶皱系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作用金、银、铜、铅、锌(钼)成矿系列。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本文在分析该区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特征、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资料对比的方法讨论了芦岭煤矿各煤层瓦斯涌出的差异。分析了8号煤层瓦斯涌出量,认为应对8号煤预抽瓦斯。这种情况下,煤层吸附瓦斯形成一种有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芦岭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复杂动力灾害现象,其产生的机理复杂,突出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具有突发性特征,其中以煤矿瓦斯地质特征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最关键.通过对煤矿现场资料收集总结与分析,研究了芦岭煤矿瓦斯地质特征及与煤与瓦斯突出的关系,表明矿井瓦斯地质特征、印瓦斯的赋存受地质条件控制,地质构造和构造煤是引发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