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史晓峰  刘宇峰  梁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4):14471-14483
由于兼具人文性和自然性,现代公园越来越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松心态的绝佳场所,其声环境的质量成为实现公园潜在功能的重要保障,中国现代公园声景的研究内容大致表现为对不同类型公园自身声景的研究及其与周边环境影响关系的研究。从公园声景研究中的三个运用阶段对常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了各自的利弊,并分别以森林、水和人为公园主体的声景进行归纳,凝练出各类公园的声景特征,指出中国现代公园声景构成不良和人声互动不足的问题,对目前公园声景设计中采取的策略进行总结,就此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一种可持续的声景发展理念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2.
声景理念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一个新兴的声学研究领域———声景的研究;首先讨论了声景研究的缘起,然后提出声景的概念,即一种强调个体或社会感知和理解的方式的声环境,并从声景的三要素(声音、听者和环境)的角度出发,对声景理念作出解析,深化了对声景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住宅小区的声环境是关系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需要从防噪规划、建筑布局和景观设计等多角度进行设计.对于城郊小区而言,噪声预测是进行声环境规划和设计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小区环境噪声的模拟,可以得到小区噪声分布状况,为小区规划和防噪提供较好的方案;结合建筑环境设计的声屏障设计可以达到景观和功能相结合的效果;而有意识地结合当地生态环境营造声景观更是和谐人居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旅游者对冀南地区乡村声景舒适度的评价情况,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乡村声景观感知和声舒适度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语义细分法对乡村声景观的感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样本对于清晰度和时空感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自然声使旅游者更加舒适;A计权声压级与乡村舒适度评价呈显著负相关;乡村声环境声压级达到50 dBa时,旅游者会感到不舒适。  相似文献   

5.
自然声景作为城市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的健康促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以WOS(web of science)和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的科学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功能对国内外自然声景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自然声景及其健康效益的研究现状、学科分布、主要研究方向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国内外自然声景研究发展态势良好,研究方法更加多样、成熟,研究内容日趋深入;国内自然声景研究涉及学科较少,相关研究集中于探讨人类对自然声景的感知及其健康效益,而国外研究除了关注人的感知外,自然声景与生态系统健康间的耦合关系也是其关注热点;未来自然声景发展应当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推动建立完善的自然声景研究体系,同时还应注重自然声景研究成果的普及与应用,将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融入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自然声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技术的二阶差分MFCC特征,尝试解决声景学中基调声与非基调声二分类这一具有“人文色彩”的主观分类任务。以老北京中轴线的声景样本数据集为例,根据本文设计的网络模型结构,使用该二阶差分MFCC特征训练的二分类器对于声景基调声的识别准确率达到80.23%,远优于单独使用RMS和Mel频谱特征,以及联合使用RMS与二阶差分MFCC特征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传承与保护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音,探究南音声景的感知评价和心理恢复性效应,以南音器乐曲《梅花操》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环境下,使用语义差异评价问卷和声景感知恢复量表(PRSS)探究南音声景的感知评价和心理恢复性效应,并借助一段南音介绍视频考虑自上而下加工对声景感知的影响。结果表明:声景感知评价中舒适性的评分均值为2.00,说明南音舒适性较好;PRSS的评分均值为4.73,说明南音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观看介绍视频会让被试对南音需要传承与保护更加认同;南音是一种具有恢复性的声景,自上而下加工对声景感知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收集2000—2023年Web of ScienceTM和CNKI数据库中关于声景与健康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共筛选出544篇有效论文。研究发现:该领域论文数量呈现稳定增长趋势;研究机构整体分布较为分散,尽管单个机构内部合作紧密,但跨机构合作尚显不足,互动交流有待加强;研究热点已从初期的环境噪声逐渐转向声景感知,探讨声景与生态效益的关联;声景与健康领域的热门话题表现为多学科多理论相互融合、研究载体日趋细化、研究方法多样化以及新兴技术不断引入。鉴于目前该领域存在的跨学科合作和数字化应用不足,未来研究应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对精准度与实践性的重视程度。研究结果揭示了国内外声景与健康研究的总体特点、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城市声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一系列关于城市声景评价、模拟以及预测的综合研究,这些研究特别着眼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其中声景评价重点研究各种声学、环境、社会、人口、心理、文化和行为因素对声景质量的影响,以及描述声景的主要因素,这部分研究主要建立在一系列在欧洲和中国进行的声景调查的基础上.发展了计算小尺度城市区域的声场模拟模型,包括基于声能的虚声源法、声线追踪法、radiosity法、声线追踪/radiosity综合法,以及城市声场可听化技术,然后利用这些模型对小尺度城市区域的声场基本特征以及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以及序数逻辑回归技术,提出了一个预测声景质量的模型工具,其输入包括设计的空间和声源情况以及使用者的社会、人口及行为特点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加剧,改善城市住宅声环境已迫在眉睫。本文针对目前城市住宅声环境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方法,提出了今后在改善住宅声环境方面应注意与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声景观图的概念,用来作为城市声景观的表述方法.声景观图由客观信息、主观信息、关系分析以及模拟信息等组成.同时,文中还提出了开发声景观图的方法,包括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制图、分析和模拟等过程.然后以日本佐贺市作为案例制作和分析了该区域的声景观图.最后分析了声景观图的应用方法和前景.文中提出的声景观图是表述和分析城市声景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合作的一种新形式。它为师生提供了新的实践平台,提供了更加开放、宽广的实践教学环境,使教学实践真正融入实际项目之中,将教学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该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对日本近代环境设计艺术的特色进行了初步探讨,包括日本环境设计的理念、风格和方法,以展现建筑及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与人工之美。  相似文献   

14.
手绘是表达设计意图、传递设计理念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重在培养设计人员的创造性思维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本文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手绘表现实施环节的研究,总结出对于手绘表现行之有效的三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15.
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为读者创造出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且还反映出图书馆的良好气质和风貌。从公共绿地、雕塑、室内陈设等艺术小品的设计阐述了图书馆环境艺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工艺美术设计创新的辨证关系,及其信息技术在工艺美设计中的应用对传统设计方法带来的挑战,指出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利用网络信息,开发新产品,才能增强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创造出划时代的精品。  相似文献   

17.
植物类课程是目前许多院校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和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然而不同学科背景对于植物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侧重点各不相同.艺术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设置的植物类课程及课时相对较少,在讲授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条件方面与农林类背景相关专业的植物类课程相比差异较大.基于近年来对植物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指出植物类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问题,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授课形式和考核内容等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探索,并提出若干教学改革建议,旨在为艺术类环境设计专业的植物类课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湖南邵阳学院以地方理工院校的培养目标为统领,以学校实际情况为依据,开设了创新与设计性实验。介绍了“塔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与具体做法。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