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刚刚上映的电影《色·戒》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女主人公王佳芝的形象是对传统的女革命家形象的一种颠覆,在某种层面上讲是对我们传统观念的一次冲击.这也正是我们要直视的问题: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多元的价值观与个人追求正在彰显.  相似文献   

2.
中华女性自古就有爱美的传统,注意自身形象修饰的现象由来已久。在汉魏六朝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女性修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们对修饰美赋予了极大的热情,为之耗费的精力和财力达到空前的水平。为此,探讨这一时期的女饰问题.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当时女性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心态.对促进妇女史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一、造成女饰进步的社会原因有学者在考察汉魏六朝义献资料对女性的描述时,发现:“那种对女性身体各部位纯天然的赞叹愈来愈少.取而代之的是对修饰后的女性赞美”我们说.这种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在其背后有着…  相似文献   

3.
夏金桂的形象塑造颇具特殊性。作者是把她作为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来塑造的,是作者直观现实世界的结果,是恶的化身。作者塑造夏金挂这一恶女形象,是让她在书中形成一条独立的情节线索,来发挥表现主题的作用;并通过这一形象表明作者对贾宝玉官自尊崇女儿的观点的否定,从而寄寓自己的色空思想。  相似文献   

4.
论希腊神话传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化及社会认识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希腊神话传说虽是对现实一种幻想的反映,但是毕竟曲折地表现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而希腊神话传说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女性形象。希腊神话传说中女性形象的变幻,恰巧能够非常有力地证实女性形象的演化是随着人类的社会历史、生产劳动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对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女女地位由母权制下的“女神”,过渡到与父权制相抗衡的“女人”,直到处于私有制地位被奴役的“女奴”地位的演变过程就是认识人类童年时代女性形象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杨树欣 《科技信息》2009,(25):119-120
唐僧是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但是与孙悟空和猪八戒相比,他的研究却远远薄弱得多。专门研究唐僧的论文极少.由于角色和作者塑造人物的需要,唐僧的形象无疑不够丰满,我们在他身上甚至看不到多少佛教徒以外的特征。现以《西游记》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中唐僧和西梁女王的对比看作者情色问题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图像制作中参数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图像技术领域中,一些软件总结了客观事物的特征及规律,把这些特征参数化,那么经过对参数的调节,可以较快获得我们满意的形象,其实质在于概括性把握一类事物的本质,对于我们加工具体的视觉形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柔石的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堪称经典之作,作品中的“春宝娘”这一典型形象也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许多读者对另一篇与《为奴隶的母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短篇小说《主人妻》及其和“春宝娘”有着相似命运的女主人公却知之甚少.有人认为,这两篇小说在艺术上各有所长,但在揭示生活的深度上,《生人妻》似乎还要略胜一筹.《生人妻》是我国新文学园地中一株迟开而早谢的奇葩.它是四川女作家罗淑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在这篇作品中.作者以其严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及冷峻的笔触,描摹出一幅三…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形象指的是社会公众及馆内员工对图书馆整体的印象和评介.这种印象和评介是由多元因素造成的,它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而在社会公众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对图书馆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因此,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图书馆形象,是当前图书馆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环境和建筑图书馆周围环境的美能给人们一个美好的印象,而美的享受对读者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图书馆周围的环境规划、园林绿化、花草树木、喷泉雕塑的合理布局和图书馆的主体建筑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的美.图书馆建筑应在实用…  相似文献   

9.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中的女主人公沈凤喜作为生存于中国传统男权社会女性形象的代表,其一生前后时期分别扮演了任人玩弄的物品性天使形象和惨遭弃置后被禁闭的疯女人形象,而这正是作为两性性别对峙中两个男性樊家树与刘德柱对作为女性沈凤喜这种角色的转换与确认。剖解沈凤喜形象可帮助我们解构存在于小说中的男权主义化中心和整个男权社会的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10.
旅游形象建设是旅游开发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丹霞地貌作为独特的造景地貌资源。由于开发程度较低。旅游形象建设尤显重要.蓖山具有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景观,其旅游形象建设还比较薄弱.本文通过对蓖山文脉基础的分析,对其形象进行准确定位,并对其旅游形象的传播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药制剂技术与中成药生产紧密联系,它是高职高专中医药教育中药类专业学生和技能型中药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组成部分,在中药制剂的生产和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章探讨了中药制剂技术传统教育的优缺点,指出了中药制剂技术课堂教学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意义,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突破将民族传统体育学定位在教育学的局限,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加快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的调整,组建“多层次、多需求、多类型”的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法律的历史进程,是儒家伦理道德与传统法律相融合的进程。在这一融合进程中,儒家伦理道德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以律令的形式出现于传统法律中,使传统法律成为维护儒家伦理道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禅宗的审美意境是中国画意境追求的三大来源之一。禅宗兴起以前,中国画主要受儒家和道家的审美意境的影响。受儒家影响的中国画带有社会性、伦理性、政治性的特点;而道家传统中的中国画则追求纯自然主义的审美意境。禅宗得以广泛传播后,中国画的审美意境呈现出了哲理化、深沉化、个性化、情感化等特点,形成一种纯粹的审美意境。禅宗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画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对中国画的审美意境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考察禅宗对中国画意境的影响,可以影射出当今中国画面临西方画强烈冲击的困境之出路。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市场的催生,地方乡土传统文化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之中,乡土传统文化面临重构使命.旅游开发对乡土文化产业的推动是多方博弈的结果,文化多样性是乡土文化旅游的生命之基.对乡土传统文化集体自豪感和集体羞耻感的文化自觉将决定乡土传统文化的重构,乡土传统文化产业应该在保持乡土传统文化原生化自豪的基础上推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儒学中所包含的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合众为一、和谐共处等理论精华,历史上在和睦相处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凝聚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日益走向世界的今天,在中国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更显示出其突出的重要性.挖掘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传统文化根源,既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和平发展战略的需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研究,从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道德资源中汲取营养,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本文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文化的形成,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内涵,促进中华民族团结与进步等方面,论述了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其自身的特征和价值,对现代体育具有互补、修正等作用。分析了影响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外因素,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优秀的壮族传统体育要永续存在,就要把壮族传统体育文化永续传承,让壮族文化的光芒熠熠生辉。学校是传承和发扬壮族传统体育的良好沃土,而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普遍以西方现代体育占据主导地位,壮民族体育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分析学校场域中壮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困境,寻求壮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共生的契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自现代主义建筑传入中国后,建筑师对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的探索之路。在此基础上,从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展开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途径。提出当代中国的建筑师应以积极的心态加强自身修养,体验并深入研究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并从空间与形态入手,潜心钻研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方式,以抽象手法在彰显民族象征性的同时取得国际认同感,在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一条传统建筑与当代建筑融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