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8,(2):61-61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at Buren)是一种对人畜健康、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危害极大的有害生物,有关部门已将红火蚁列为检疫性害虫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2,(15):28-29
源自南美洲的红火蚁,是世界上最具入侵性的有害生物之一。世界上至少有1.5万种蚂蚁,车辆、流水都可能成为红火蚁的传播渠道。红火蚁环境适应性强,繁殖能力惊人,因此,一旦红火蚁进入某地,如果没有得到及时  相似文献   

3.
为防治棉铃虫,我国1997年开始种植Bt棉花,到2000年已在华北地区大面积商业化种植。由于人类对于大规模种植Bt植物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尚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认识,Bt棉花对害虫地位演化的影响受到高度重视并引起广泛争议。本研究组在1997-2007年间在河北省系统研究了棉铃虫在Bt棉花田和常规棉花田的种群动态,结合华北地区1992—2006年100个试验点棉铃虫种群监测数据的模型分析表明:Bt棉花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破坏了棉铃虫在华北地区季节性多寄主转换的食物链,压缩了棉铃虫的生态位,不仅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而且高度抑制了棉铃虫在玉米、大豆、花生和蔬菜等其它作物田的发生与危害。这一研究成果明确了我国商业化种植Bt棉花对靶标害虫的生态效应,为阐明转基因抗虫作物对昆虫种群演化的调控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对发展利用Bt植物可持续控制重大害虫区域性灾变的新技术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26-27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慢性传染病。对动物布病的准确检疫和快速诊断是预防和控制的关键环节,而我国在此相关领域科研水平与国际相差10年。  相似文献   

5.
糜鹿重引进在迁地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是世界上迁地保护最成功的物种之一。通过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基础种群加以人工管理和繁殖,逐步发展种群使其复壮,并在其历史分布区选择适宜栖息地建立迁地种群。截至2011年底,向全国多家繁育基地、动物园、植物园、林场、鹿场、湿地、保护区等单位共输出麋鹿456只,建立了44个迁地种群,种群数量从基础种群的77只扩大到3700余只,种群增长99倍。同时,对迁地保护种群开展了大量的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相关研究,为我国糜鹿种群的健康繁衍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我国麋鹿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防疫科学领域,伍连德率先提出“肺鼠疫”学说、确认野生啮齿类动物为疫菌宿主、发现鼠疫菌传播方式、并对鼠疫自然疫源地提出精辟的见解等,丰富和发展了防疫科学理论,对我国近现代流行病学,海港检疫理论、方法等都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加入WTO后,对外文化、科技、商业、贸易、旅游等各方面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检验检疫任务越来越繁重的需要,由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承担、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广东省公安厅警犬大队共同参与的项目((Beagle犬检疫行为学应用研究》,于2002年7月在市科技局正式立项,其技术部分已于2003年1月通过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目的两条犬也因此成了国内第一批以Beagle犬为受训对象的检疫犬。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我国现行的一部规范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行政管理法律。本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35种,其中甲类2种(鼠疫、霍乱),乙类22种(包括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艾滋病等),丙类11种(包括肺结核、血吸虫病等)。随着实施过程中国内疫病情况的改变,于其后又将原属丙类的肺结核与新生儿破伤风二病提为乙类。另外,2003年4月由于SARS肆虐,又在本法管理的病种中增添了原本没有的SARS,并规定其控制措施按本法第二十四条(一)款执行(即强制管理)。因此目前本法管理的传染病实为36种。在管理原则上实施区别情况分类管理,即对两个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及SARS病人实施“强制管理”,对其他乙类传染病实施“严格管理”,对所有丙类传染病只实施“监测管理”。本法共分7章41条,是在前两个法律基础上充实和完善起来的,第一个是1955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传染病管理办法》,此办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乙两类仅18种。第二个是1978年国务院颁布的《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该条例将管理的病种由甲、乙两类18种增加为甲、乙两类25种。这两个行政法规在我国实施前后共30余年,对我国主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特别是在消灭天花、控制鼠疫和其他一些危害严重传染病的流行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制定本《防治法》奠定了基础。本《防治法》在此基础上,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和新需求,于1985年着手修订,历经4载,于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并于同年9月1日起施行,迄今又过了14个春秋。另一方面,根据本《防治法》的规定,随后又制定了本防治法的《实施办法》,共7章76条,进一步阐明了《防治法》中相关要求的具体实施细节,于1991年12月6日发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为了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我国政府于1957年12月23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经过近30年的实践,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补充与修订后,制定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此法于1986年12月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并自1987年5月1日起施行。本法共6章28条,对立法宗旨、主管机关、检疫、传染病监测、卫生监督、法律责任等分别作出了规定。依照本法规定,在我国国际通航的港口、机场以及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的口岸设立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实施传染病检疫、监测和卫生监督。本检疫法规定的传染病是指国际“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前者包括鼠疫、霍乱和黄热病,后者包括斑疹伤寒、回归热、流行性感冒、疟疾、脊髓灰质炎及天花。除这些病种外,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务院还可确定和公布其他传染病为检疫传染病,卫生部还可确定和公布其他传染病为监测传染病,例如已增加了登革热、艾滋病、肺结核等等。为了更加完整地实施本法,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又于1989年3月6日发布了本检疫法的《实施细则》,计12章114条,大大增强了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对违反本法的单位或个人,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者罚款。对因违反本法规定而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引起传播严重危险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8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附注:刑法第178条的条文为:“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的传播,或者有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2003年5月7日我国国务院第七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以第376号令公布施行的一个针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条例。这里所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因此制定本条例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能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这些事件的发生或发生后可能造成的种种危害。条例分总则、预防与应急准备、报告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理、法律责任及附则等共6章54条。条例明确提出在处理此类应急事件中应遵循的方针和原则,即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与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为了全面落实实施本条例过程中的组织保证,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条例还规定,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报告制度、举报制度、信息发布制度及有关法律责任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检验检疫行业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全国推广应用的业务系统达30余个。系统的应用对提高检验检疫业务运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口岸通关速度、服务外经贸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新的业务管理系统的不断开发和旧的业务管理系统的不断升级,出现了各自为阵、重复编码、错误编码、标准规则不统一等比较严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该项目是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上,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引入国内食品致病菌、动物禽流感、植物松材线虫、人类乙型肝炎病毒等检测领域,研制出具有国际同类产品品质、价格低的系列国产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为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检验等工作提供快速诊断技术工具及方法,并且提高同类实验室的检测水平。2006年10月获得广东科技兴检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米尔斯坦出于对学界种群定义多样化和种群多元论的不满,并受物种个体论的启发,在其自身关于种群内因果相互作用的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种群个体论,并在种群个体论的框架内,通过具体区分及阐明生殖相互作用和生存相互作用,发展了一个因果相互作用的种群定义。从研究对象、进路和目标上分析,米尔斯坦的因果相互作用种群个体论是实在论的。后期米尔斯坦通过完善、扩展和捍卫因果相互作用者种群概念,以及回应质疑,进一步为因果相互作用种群个体论的实在论进行辩护。  相似文献   

12.
紫茎泽兰是一种世界性恶性杂草,为菊科泽兰属植物,该植物种群数量大、繁殖力强、生长蔓延速度快,每年以10~30公里的速度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传播,致使草地、耕地、林地等土地资源严重退化,农牧业生产减产减收,给人类生存空间造成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8,(6):49-4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新发禽流感病荧光RT-PCR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2003BA712A03-01)课题,旨在建立一套基于TaqMan-based real-timePCR方法的快速诊断技术,用于禽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研制针对使人致病的禽流感病毒H5N1、H7N7和H9N2亚型的试剂盒,使其在全国的流感监测、养禽业的禽流感病毒检测以及海关的进出口检验检疫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我国检测能力以完善我国公共卫生监测体系。课题取得以下主要成绩:  相似文献   

14.
多样性的生物种群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物种对环境演变的适应及其进化是恒久而常新的重大科学问题,而植物种群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达尔文一百多年前曾对兰科等植物进行长期考察研究,发表了《兰花由昆虫授粉的各种巧妙方法》等许多著述,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50-50
该成果通过在繁育、遗传与育种、杂交、性别控制、营养与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龟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解决了淡水龟养殖产业化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促进了龟类养殖产业化发展。成果总结出较佳的繁殖、孵化管理技术,有效提高了健康幼苗的获得率,可鉴定不同的种群并选择育种,可进行性别控制生产及属间杂交。年产龟苗306万只,达规模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7,(17):7-8
近年来,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欧盟等国家及地区通过食品立法、对食品标准进行修改等,对进口食品相继作出了新规定。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国内相关企业,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鉴于我国兰花产业受病毒病严重危害,且尚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导致出口的兰花常带有病毒,很难通过进口国严格检疫,常出现就地销毁现象,造成巨大损失。本项目率先较系统地对侵染我国兰花的病毒进行初步调查鉴定,明确了感染我国兰花的主要病毒为建兰花叶病毒(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并针对这两种病毒,开展了病毒的分离鉴定、病毒精提纯、抗体制备、  相似文献   

18.
1项目介绍〈 本项技术针对目前水稻生产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天敌大幅度减少,害虫的耐药性和生产对农药的依赖性增强,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三大主要害虫呈发生面积大、危害加重的趋势,稻米农药残留超标等质量安全的问题,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自2003年以来,开展了新型赤眼蜂种群筛选、控害机理研究、高效繁殖与田间释放技术研究,进行了大田天敌繁育和保护技术研究,探索了天敌的控害效应,研制了扇吸式益害分离新型诱虫灯,开展了增苗节氮等农艺措施对控制病害的研究,进行了绿色稻米生产模式及技术体系的集成研究,在湖南、江西等地进行了示范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泥鳅俗称鳅、鳅鱼、泥巴狗子等。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常见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各地河川、沟渠、稻田、堰塘、湖泊、水库均有天然分布,它具有分布范围广、天然繁殖力强、环境抗逆性强、养殖方式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介绍了大水量上下高密直集管冷却装置的设计研制,包括其结构、零件材料、工作原理以及装置特点。该冷却装置具有冷却能力强、冷却均匀,且设备结构较之其他冷却形式维护维修简单等特点。利用该控制冷却设备,对钢板进行控制冷却,达到了预期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