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辉  杜荣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1):109-111
医学人文在医学行为、医疗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够提升医学行为的价值并使医学科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融合是社会化医学行为的内在要求。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学人文精神在医疗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医学生早期进行系统化的人文课程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刘西常  孙甜甜 《科技信息》2009,(24):I0324-I0324
由于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人们健康需求普遍提高、健康影响因素多元化等原因,医学模式已经由单一的生物学模式,转变为多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单一生物医学模式造成了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影响深远,“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学必须回归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医学院校在教育教学教程中存在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状况,从而形成医学生人文素质匮乏人文精神薄弱的现象,该文从理清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含义入手,从总结医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出发,致力于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
人文精神是医学学科的根本要旨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从医学教育的宗旨、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医患关系方面剖析了医学教育人文精神缺失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昝雪峰 《科技信息》2012,(34):I0096-I0096
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了自己的可持续生存发展,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目标,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可持续的自觉文化精神。医学大学生追求的目标就是为解除病痛对人类的伤害,实现生命的价值,树立同情生命、敬畏生命的职业操守。医学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决定着他们的全面发展,教育者应该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正确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为人类健康事业而努力,成为大医精诚的追求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6.
裴春燕 《科技信息》2011,(26):236-236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定义,两者在高校体育训练都有体现。在当今社会,高校体育训练中不能重科学精神,轻人文精神,也不能重人文精神,轻科学精神,高校体育训练只有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才能使体育的价值、社会的价值和运动员个人的价值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得到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湖湘文化的人文精神发自湖湘,却留下了世界文化遗产.湖湘文化的人文精神可剖析为五个分支,分别是:屈原精神、谭嗣同精神、丁玲精神、沈从文精神、齐白石精神,它们是湖湘文化中人文精神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这些人文精神虽无形,却是物质的根和本,是更为持久的珍贵遗产,它们属于全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现了对“人文精神”讨论的热潮.王晓明教授据此编了一部《人文精神寻思录》,在一些学者们的讨论文章中,隐约地曲折地表现出对鲁迅的否定,他们认为鲁迅的作品与社会政治关系密切,缺乏终极关怀,鲁迅精神中缺乏人文精神,并怀疑今天学习鲁迅精神的意义.本文认为鲁迅精神中体现了人文精神,鲁迅精神对当代人文精神的生成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的"工匠精神"号召下,医学专业学生需要发扬这样的优良品质:康复专业学生面对广大伤残功能障碍群体,更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能够使他们自身能立于社会,更能服务好国家与人民。本文将从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当前教育方面的缺失以及可采取的策略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金晶 《科技信息》2011,(12):I0074-I007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已经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的人文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学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应该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得到应有的体现。高等医学院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人文教育:在医学科学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和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整合人文教育内容,调整人文教育方法;组织具有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协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高校可以融通的关键是如何总结已经取得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如何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通这个系统工程中寻找一个提升的切人口。这个提升的切人口在专业教育,只有在专业教育中充分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通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人类思想的镜子,文学的发展脉络往往折射出人类精神进步的轨迹.西方文学也是如此.通过西方文学人文精神演进的轨迹,我们可以把西方文学精神划分为四个时期,即人与自然对峙文化形态中的人文精神;人与神对峙文化形态中的人文精神;人与物对峙文化形态中的人文精神;与人对峙的对象消解时代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4.
文学是人类思想的镜子 ,文学的发展脉络往往折射出人类精神进步的轨迹。西方文学也是如此。通过西方文学人文精神演进的轨迹 ,我们可以把西方文学精神划分为四个时期 ,即人与自然对峙文化形态中的人文精神 ;人与神对峙文化形态中的人文精神 ;人与物对峙文化形态中的人文精神 ;与人对峙的对象消解时代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贯穿在科学研究和人文探索中两种内在不同的精神构造。历史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发展的不平衡抹杀了人的内心自由和精神上的判断能力,从而造成了文化对人类的严重异化。因此,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生在理性重构过程中应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6.
易程 《科技咨询导报》2008,(33):169-169
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提出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应该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于图书馆管理中。  相似文献   

17.
教育以培养全面人为己任,而人的全面性则表现在人应具有科学人文精神上。数学作为教育的一个材料,可以从活动论、认识论、价值论这三个方面考察,从不同方面发现其内蕴的科学精神,而这些科学精神,从其形成过程而言是一种人文精神。数学中的人文精神是一种科学人文精神。这种科学人文精神并不是随着数学知识的掌握就可以迁移到学生身上,有必要采用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强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陈铁梅 《科技资讯》2008,(36):210-210
本文阐明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般内涵,指出了信息安全科学实践中应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这对于构建安全、稳定、和谐的信息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民 《科技信息》2012,(1):35-35,4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是一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核心和重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两者既各有其内涵特点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理工科院校要把兼具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升到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高度,并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既要着力倡导科学精神, 也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