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原子核壳层模型现已成为核结构理论的基础,其基本思想在于原子核内存在着一个好的自洽场与弱的剩余相互作用。文献〔1〕、〔2〕用壳层模型计算了一些轻核的结合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其工作本身也是对壳层理论的检验。但其共同的特点是用实验值来确定参数,从而躲过了这些参数对自洽场径向波函数以及剩余相互作用的依赖关系,因而对它们的具体形式没有提供多少信息。 本文采用谐振子波函数,假定核子间的剩余相互作用为修正的δ-相互作用,计算了1d_(3/2)—1d_(3/2)壳层原子核的基态结合能,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δ相互作用作为剩余相互作用,利用北大核理论组〔2〕文所给结合能公式,计算了lP1/2-lP1/2原子核壳层的结合能,参数可调,径向波函数采用谐振子波函数,计算结果和〔2〕文中对Talmi等人的方法进行改进后计算的结果相比,和实验值符合的程度要好,为什么用δ相互作用作为剩余相互作用会得出好的结果,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标量场对G_1×G_2×G_3规范场的β函数的双圈贡献的一般公式,作为应用,讨论了轻Higgs场对最小SU(5)大统一模型的β函数的贡献。 大统一理论(GUT),作为一种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给出了对Sin~2Qw及超重规范介子质量Mx的予言。近年来,人们通过中性流等实验已能精确测量Sin_2Qw的值。因此从理论上更精确地予言Sin_2Qw值及Mx值便成为大统一理论的中心问题之一。计入各种精细效应的理论予言值将被用来仔细地与实验值作比较。这将很像过去人们在量子电动力学确立过程中,精细比较μ介子反常磁矩的理论值和实验值一样。  相似文献   

4.
应用密度泛函DFT理论PBE0方法对单核配合物[Fe(CO)3(MePhPpy)2]1、双核配合物[Fe(CO)3(MePhPpy)2(MCl2)](2:M=Zn,3:M=Cd,4:M=Hg)和[Fe(CO)3(MePhPpy)2(HgCl2)2]5的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了双核配合物中金属-金属间相互作用及其对31P化学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配合物2~4的稳定性为243.(2)Fe-M相互作用的强弱顺序为234.(3)NBO分析得到Fe-M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Fe-PnM和Fe-CnM的电荷转移作用,而N-M的相互作用以nNnM离域作用为主.(4)用DFT-PBE0-GIAO方法计算1,3,5的31P化学位移值与实验值较接近,并预测了2和4的31P化学位移分别为61.66ppm和56.49ppm.(5)形成双核配合物后,Fe-C*Fe-P离域增大,而Fe-P*Fe-C减小,使得P原子核所受的屏蔽作用比1的大,故双核配合物的31P化学位移比单核配合物的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格林函数方法,对40Ca区域原子核的双粒子谱做了理论计算和讨论,重点考察了吴式枢[2]等提出的多重散射关联对能谱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同时顾及2P-1H和3P-1H的二级不可约顶角因子对能谱贡献是不可忽略的,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2P-1H和3P-1H多重散射关联时,能谱更加接近实验值.  相似文献   

6.
<正> 引言原子核壳层模型提出以来,许多核理论学者做了大量的理论计算,从各种角度检验了这个模型,例如都是富有成效的。但其共同特点是绕过核力及自洽场(Self-Cousistent field)的困难,在微扰论的基础上用实验值作参数来表达原子核的结合能。虽然他们的工作得到了颇好的结果,但是对依赖于自洽场的径向波函数和核子剩余相互作用(residue interoction)没有提供多少信息。原子核内存在着一个好的自洽场,核子间的剩余相互作用是比较弱的,这是我们这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角对称下3d5组态体系的完全能量矩阵,通过理论模拟实验的EPR参量,运用2个不同的参数值A4(这2个参数分别来自赤铁矿和钇铁石榴石的光谱),研究了Na3Sc2V3O12石榴石晶体中的四面体三价铁中心的光谱和局域微观结构。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应用密度泛函DFT理论PBE0方法对单核配合物[Fe(CO)3(MePhPpy)2]1、双核配合物[Fe(CO)3(MePhPpy)2(MCl2)](2: M=Zn,3: M=Cd,4: M=Hg)和[Fe(CO)3(MePhPpy)2(HgCl2)2]5的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了双核配合物中金属-金属间相互作用及其对31P化学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配合物2~4的稳定性为2>4>3.(2)Fe-M相互作用的强弱顺序为2≈3<4.(3)NBO分析得到Fe-M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σFe-P→nM和σFe-C→nM的电荷转移作用,而N-M的相互作用以nN→nM离域作用为主.(4)用DFT-PBE0-GIAO方法计算1,3,5的31P化学位移值与实验值较接近,并预测了2和4的31P化学位移分别为61.66和56.49.(5)形成双核配合物后,σFe-C→σ*Fe-P离域增大,而σFe-P→σ*Fe-C减小,使得P原子核所受的屏蔽作用比1的大,故双核配合物的31P化学位移比单核配合物的小.  相似文献   

9.
应用密度泛函DFT理论PBE0方法对单核配合物[Fe(CO)3(MePhPpy)2]1、双核配合物[Fe(CO)3(MePhPpy)2(MCl2)](2:M=Zn,3:M=Cd,4:M=Hg)和[Fe(CO)3(MePhPpy)2(HgCl2)2]5的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了双核配合物中金属-金属间相互作用及其对^31P化学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配合物2—4的稳定性为2〉4〉3.(2)Fe—M相互作用的强弱顺序为2≈3〈4.(3)NBO分析得到Fe—M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σFe-p→nM和σFe-c→nM的电荷转移作用,而N—M的相互作用以nN→nM离域作用为主.(4)用DFT—PBE0-GIAO方法计算1,3,5的”P化学位移值与实验值较接近,并预测了2和4的”P化学位移分别为61.66和56.49.(5)形成双核配合物后,σFe-c→σFe-p离域增大,而σFe-p→σFe-c减小,使得P原子核所受的屏蔽作用比1的大,故双核配合物的31P化学位移比单核配合物的小.  相似文献   

10.
Co2+离子在CsMgCl3晶体中的g因子和超精细结构常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基团模型的3d7离子在三角对称下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CsMgCl3晶体中Co2+杂质中心的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和A⊥.计算中,不仅考虑了基态和激发态间的组态相互作用效应,而且考虑了3d7离子d轨道与配体p轨道之间的共价效应,与这两种效应相关的参数可由所研究晶体的光谱和结构数据得到.在考虑了键长与键角的微弱畸变后,理论计算值与实验观测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研究团簇Co2Mo2P3的内部结构稳定性及其相关性的极性强度,该文基于拓扑学原理和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Lanl2dz较高量化水平下,利用Gaussian09软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利用态密度图、极化率、偶极矩对团簇Co2Mo2P3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团簇Co2Mo2P3存在着p-p、p-d、p-p-d、d-d-p和p-d-d 5种不同的轨道杂化模式,其中p-p、p-d、p-p-d 3种杂化方式对构型的稳定性有很大的贡献;构型1((2))在外电场作用下最易发生极化,其结构稳定性优于其他构型;团簇Co2Mo2P3各个稳定构型均为极性分子,且构型4((4))的偶极矩和极性均为最大.  相似文献   

12.
The structural, electronic and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NH_3 on pristine, Sn and F substituted TeO_2 nanostructur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with B3LYP/Lan L2 DZ basis set.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pristine, Sn and F incorporated TeO_2 nanostructures were explained with ionization potential, HOMO–LUMO gap and electron af fi nity. The dipole moment and point group of rutile TeO_2 nanostructures were also reported.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pristine, Sn and F substituted TeO_2 nanostructures were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formation energy.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NH3 on TeO_2 were studied and the proper adsorption sites of NH_3 on TeO_2 materials were identi fi ed and discussed with the suitable parameters such as adsorption energy, HOMO–LUMO gap, Mulliken population analysis and average energy gap vari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bstitution of fl uorine in TeO_2 nanostructure enhances NH3 adsorption properties in mixed gas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3.
单晶样品Pr3Co和Nd3Co的磁化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对金属间化合物 Pr3Co和 Nd3Co单晶样品的磁化率在磁场 H=14π× 1 0 7A/M,温度范围为77K~ 3 0 0 K的条件下进行了测量 ,并计算得出它们的有效玻耳磁子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8,43(4):278-278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magnetism of compound Nd\-2Fe 17 N\-3 has been studied with MS_Xα metho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are negative exchange couplings between Fe(f) and Fe(c) atoms in Nd\-2Fe 17 N x compounds. The interstitial N atoms make the unit cell volume of the compounds increase a little, and hence the strength of negative exchange coupling decreases.  相似文献   

15.
六水合铁(Ⅲ)离子颜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Ⅲ)盐为实验室常用试剂,人们对六水合铁(Ⅲ)离子[Fe(H2O)6]3 的颜色知之甚少.本文应用晶体场理论、[Fe(H2O)6]3 的磁矩的实验值等,对[Fe(H2O)6]3 的颜色为淡紫色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矩法是参数点估计的一种重要方法.关于矩法主要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定义.通过构造例子进行比较,说明在单参数总体时,这两种定义并不等价,在应用范围内有着"交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图像重建过程中的可视效果问题,利用Zernike矩和pseudo-Zernike矩进行图像重建,通过NHS对图像的相似度进行度量.实验证明Zernike矩和pseudo-Zernike矩进行图像重建的效果有明显的差异,且高阶矩的重构效果并不理想,仅当重构阶数在20~48之间才能保证图像重建具有很好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18.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magnetism of compound Nd2Fe17N3 has been studied with MS-Xα metho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are negative exchange couplings between Fe(f) and Fe(c) atoms in Nd2Fe17Nx compounds. The interstitial N atoms make the unit cell volume of the compounds increase a little, and hence the strength of negative exchange coupling decreases.  相似文献   

19.
电多极矩法是处理静电场问题的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本文从电多极矩法的物理图像、电多极矩法的数学证明、简单电荷体系电偶极矩和电四极矩的计算、电四极矩张量的无迹化处理、如何运用电多极矩法计算电荷体系在远处的电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三种测应变的线路,通过实验证实,在测扭矩时,用4片电阻应变片构成的线路,可以排除弯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