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酸菌电转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革兰氏阳性菌,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轻工业、医药、饲料等多个领域,是公认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微生物.乳酸菌的遗传转化是限制其遗传操作的关键因素,制约着乳酸菌表达外源基因、基因功能鉴定和代谢机制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细胞收获时期、细胞壁削弱剂、质粒、电击参数等因素对乳酸菌电转化效率的影响,并对其中部分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旨在为乳酸菌电转化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精子介导基因转移是利用动物精子具有自发结合和内化转运外源DNA能力的特点,并使其在受精时导入卵每细胞,获得转基因动物。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和适用等特点,但影响精子转染外源基因效率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外源DNA、精子及转染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以昆虫杆状病毒(Baculovirus)为载体、昆虫虫体和昆虫细胞为受体的基因工程,是目前正在开拓的富有前途的新领域之一.杆状病毒载体系统的优点在于:对外源基因的容量大;病毒基因组能提供一个可插入外源基因而对病毒复制本身不受影响的非必需区(多角体基因),同时提供一个极强的启动子,使植入的外源基因能高效表达;能大规模低成本地饲养寄主昆虫,从而有可能大量获得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外源基因表达产  相似文献   

4.
电穿孔是由电磁脉冲作用引起细胞或生物组膜半通透性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出现穿孔的现象 .目前电穿孔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及临床医学等很多领域 ,而其研究多集中于针对单个或数个瞬时高强度脉冲 (电场强度为 10 2 ~ 10 3kV/m ,脉冲作用时间一般为 10 - 6 ~ 10 - 3s)作用下细胞或组织膜的穿孔现象 ,与此相关的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已较为详尽[1~ 4 ] .近 10年来 ,我们一直致力于弱电磁场的非热生物效应的研究 ,并采用电场强度几kV/m、脉冲宽度几个ns~ 10 0ns的低强度瞬态电磁脉冲对生物样品进行照射实验 ,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最初均是用于研究微生物,然而在最近几年,这项技术已被用于研究更复杂的动植物.如今科学家可以把大片段基因转移到培养的动物细胞中,更激动人心的是有的研究小组已经能把外源基因转移到小鼠卵因中,这些细胞可发育为成熟的小鼠,在这些小鼠的细胞中都带有这一外源基因并能传递给后代.要想把外源基因插入高等有机体的DNA中,首先要获得基因考贝,然后把它转入受体细胞的核内,使它能整合到DNA中,高等有机体DNA分为许多染色体单位,外源基因一定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3-氨基-5-羟基-苯甲酸(AHBA)生物合成基因簇在链霉菌中与次生代谢产物的关系,运用PCR技术,从33株AHBA合酶基因阳性菌株扩增与AHBA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编码AHBA合酶(A)、氧化还原酶(O)、磷酸化酶(P)基因,获得24株AOP基因阳性菌株.根据靶基因A基因下游和P基因上游同源序列设计50 bp引物,中间插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DNA片段,进行PCR,获得外源DNA片段.经过电转化,将外源DNA片段和pKC1139-AOP重组质粒共转入含重组酶质粒大肠杆菌HS996/ pSC101-BAD-gba-(Tet).在Red重组酶的作用下,外源DNA片段与重组质粒pKC1139-AOP上的AHBA基因簇的同源区域重组,构建了AHBA基因簇打靶载体.研究显示了Red/ET重组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精确的优点,可大大缩短构建打靶载体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精子介导基因转移是利用动物精子具有自发结合和内化转运外源DNA能力的特点,并使其在受精时导入卵母细胞,获得转基因动物.该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和适用等特点,但影响精子转染外源基因效率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外源DNA、精子及转染方法 等.  相似文献   

8.
AHA2蛋白位于植物细胞质膜上,该蛋白在原核蛋白表达体系中无法重组表达.已经报道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表达体系操作复杂,成本高昂.本文将拟南芥aha2基因(全长2984bp)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中,线性化质粒pPICZαA-aha2,电转化毕赤酵母X33细胞,通过同源重组获得工程菌.以0.5%甲醇诱导表达72h后,收获细胞.冷冻研磨细胞,离心并收集上清进行亲和层析和分子筛纯化.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目的蛋白为97kD的条带.本研究成功的在毕赤酵母X33细胞中实现了拟南芥AHA2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是一类重要的基因工程药物,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水平偏低使其一直无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而影响毕赤酵母中的外源蛋白分泌表达的因素,主要为内质网中的折叠速率以及不可折叠蛋白积累造成的胞内胁迫压力.本文通过在毕赤酵母细胞中过表达HAC1基因对毕赤酵母细胞中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的信号通路进行调控,从而改善了CTLA-4蛋白的表达水平.摇瓶中改造菌株M-HAC1发酵上清液中该蛋白的分泌表达量是原始菌株表达量的2.55倍.  相似文献   

10.
FITC标记的GSTP1蛋白在鼠巨噬细胞中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STP1(GSTπ)是人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一种重要的活性亚型,属于机体内源性蛋白,不会引起免疫原反应,在维持细胞的正常机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抗氧化剂.本实验室在研究中首先发现GSTP1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由此我们设想可以通过增加外源性的GSTP1蛋白来提高其在机体内的水平,以此增强机体的抗炎能力.本实验将薄层色谱扫描和SDS-PAGE相结合用于FITC标记蛋白质的检测,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外源GSTP1蛋白在RAW264.7巨噬样细胞和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的跨膜转位,结果显示外源GSTP1蛋白能够进入上述细胞.该研究为GSTP1蛋白作为直接使用的药物在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HCAP1基因对Raji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 - 2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HCAP1基因产物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作用。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把外源HCAP1基因转染到Raji细胞中,用流式细胞术和Hochest 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检测外源HCAP1基因对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调节。结果:外源HCAPl基因导入Raji细胞24、48和96h后,细胞凋亡率增加。Western blot显示Bax/Bel-2蛋白表达比值明显增高。结论:转染外源性HCAP1基因可诱导Raji细胞凋亡,使Bax/Bcl-2蛋白表达比例上调可能是HCAP1诱导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烟草悬浮培养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材料已有较多的研究,将外源基因通过克隆进行载体构建,转化入悬浮培养的烟草细胞并进行表达,在带有相应筛选抗性的抗生素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再将愈伤组织转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转入外源基因的液体悬浮培养烟草细胞.我们通过对此法作一些改进,使其便于操作、省时,适合在一般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操作,且烟草悬浮培养细胞传代培养快,取材方便的特性对实验的开展也有很大的促进.  相似文献   

13.
外源蛋白在巴氏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的策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效表达外源蛋白, 在理论和实践上特别是在生物制药中具有重要意义, 巴氏毕赤酵母( Pichia pastoris) 是表达外源蛋白最理想的真核表达系统之一.影响外源蛋白在 P. pastoris中表达的因素很多, 主要包括外源基因自身的特性、载体、宿主细胞几个方面,了解和灵活运用它们的联系,有助于获得外源基因在 P. pastoris 中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4.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源基因拷贝数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鉴定重组细胞株基因组中外源基因拷贝数的方法.首先根据研究对象建立标准品,以拟检测的外源基因设计特定的引物,得出标准曲线,然后在不同重组细胞株中对外源基因进行Real-Time PCR鉴定,根据结果与标准品比对得出实际的拷贝数.结果表明:以转染sPDGFRα基因的重组CHO-K1细胞为例,采用该方法,利用标准品制备的标准曲线具有较高的扩增效率和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具有较大的线性范围(101-105拷贝);测得各重组细胞株外源基因拷贝数不同,3次独立实验表明结果一致.与传统杂交技术鉴定转基因拷贝数相比,该方法具有高效省时、更稳定、高通量和低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昆虫细胞(Sf 9)无血清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细胞培养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动物细胞培养工程中的一个新领域.本文简述了通过对Sf9昆虫细胞有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进行比较,对Sf9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的生长条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成功.通过昆虫细胞的体外培养大量表达病毒携带的外源基因,从而为生产许多具有重要生物学价值的重组蛋白提供了相当有吸引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影响HIV-GP41N端1/2在E.coli中表达的两段氨基酸序列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41蛋白二级结构预测显示 ,前 1 /2片段的 N端 ( 4~ 2 6位氨基酸 )和 C端 ( 1 67~ 1 89位氨基酸 )各有一个富含疏水氨基酸的穿膜螺旋 (可能性 >0 .9) ,分别从 N1 (前 1 /2片段无 C端穿膜螺旋 )的 N端和 N6(前1 /2片段无 N端穿膜螺旋 )的 C端进行缺失构建一系列缺失突变体 ,只有 p ET-N2 ,p ET-N3 ,p ET-N4,p ET-N5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 ,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2 0 % ,Western blot显示表达蛋白与 HIV阳性血清有良好的反应性 .而 p ET-N1 ,p ET-N6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很低或不表达 .从而证明 1~ 6位 ,1 84~ 2 0 1位氨基酸是影响 gp41基因 N端 1 /2片段表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谷胱甘肽S-转移酶zeta类(GSTZ)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酶,与细胞生化代谢、环境净化等密切相关.将拟南芥、甘蓝型油菜"陕2B"和"垦C1"的GSTZ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pPIC9,电转化到毕赤酵母株GS115中,得到了分泌表达GSTZ酶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甲醇诱导表达显示,最佳诱导时间在48~60 h,DCA-DC比活力为83.21~115.31 U/mg,GSTZ分泌量为25.71~42.90 U/mL.研究结果表明,植物GSTZ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是高效的,为大规模发酵生产GSTZ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丝状真菌中,几丁质是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对维持细胞形态和结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几丁质是由几丁质合酶(chitin synthase,CHS)催化合成的,几丁质合酶参与生物钟调节的生理活动.本文以丝状真菌粗糙脉孢菌几丁质合酶1(CHS-1)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电转化、分生孢子过膜以及PCR鉴定的方法,获得了chs-1缺失突变菌株CHS-1KO.通过竞争性生长管(racetube)培养分析发现:对照Ku70RIP和突变菌株CHS-1KO(Ku70RIP背景)均具有明显的分生孢子带,但分生孢子带昼夜节律周期缩短,直线生长速率显著减慢,ku70RIP菌丝生长长度是3.4±0.31 cm/24 h,而突变菌株CHS-1KO(Ku70RIP背景)菌丝生长长度是2.07±0.19 cm/24 h.并进一步结合细胞壁染色对细胞形态分析发现:变菌株CHS-1KO菌丝沿生长方向膨胀、分支变短.这些结果表明:几丁质合酶1在粗糙脉孢菌分生孢子带昼夜节律形成和菌丝生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高山野菜碎米荠富硒能力,以野生十字花科蔬菜碎米荠为供试材料,研究外源硒对碎米荠的分枝数、株高、叶片的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叶面喷施和根部追施方式施用不同外源硒质量分数处理后,碎米荠株高降低,分枝数增加,叶片硒含量增大,且硒含量与外源硒质量分数具有正相关性;当叶面喷施外源硒19mg·L~(-1)时,碎米荠叶片的硒含量达到最大值0.076 mg·kg~(-1),当根部追施外源硒24 mg·L~(-1)时,碎米荠叶片的硒含量达到0. 069 mg·kg~(-1).因此,采用叶面喷施方式,外源硒转化利用效率较高,效果优于根部施硒.叶面喷施19 mg·L~(-1)为碎米荠的最佳施硒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20.
农杆菌介导法的植物遗传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是一种使外源DNA转移到目的植株的天然系统,通过植物表达载体上DNA的加工与转移将外源DNA转运到植物细胞中。因其具有易操作、低费用、高效率、插入片段确定性好和转基因拷贝数低等独特优点,已经成为转基因策略中的首选方法,在植物的遗传转化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