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独.就像米兰达·裘丽以动静皆宜的两种状态成全了她自己:独自搭建虚构,小说处女作《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一举获得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时隔8年后又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一个坏人》;满脑袋奇思怪想的她更偏爱与众人互动的头脑风暴,大学肄业的她从十几岁起试水电影创作,从22岁完成首部... 相似文献
2.
纳撒尼尔·韦斯特的经典之作《寂寞芳心小姐》通常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黑色幽默的代表作,竭力渲染美国梦之沉沦的黑色主题。而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解读这部小说,从狂欢化的文学特征和狂欢化的场景来欣赏《寂寞芳心小姐》。 相似文献
3.
正读鲁迅的《孤独者》,其实看第一遍的时候并不是太懂,只是隐隐约约对主人公魏连殳有一个浅薄的认识,后来到看了几遍,感触似乎更深了一些。首先,从小说中不同的人物来进行分析。除了主人公魏连殳,他的家乡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魏连殳回去给祖母送葬时,族人们既紧张而又兴奋,大家都在期待这个吃洋教的异类会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然而出乎意料他们的是魏连殳中规中矩。如果说做了什么不合礼教的事情,族人要去观看,倒也 相似文献
4.
散文集<野草>是鲁迅先生对生命进行哲学思辨的结晶,其生命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命的矛盾意识,包括黑暗与光明、生和死、绝望与希望、理想与现实几对矛盾范畴;另一方面是生命的抗争意识,即生命在对外界的压迫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意识,这两种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6.
夏目漱石自幼接受传统汉学教育,名字里的“漱石”即取自《晋书·孙楚传》中的“漱石枕流”.他精通俳句写作,而立之年远赴英国吸收西洋文化,大学任教继而成为职业作家,学贯东西,可谓“和汉洋三才兼备”.他将所擅长的修辞和个人化的幽默、讽刺用于小说,文辞优雅精致,想象力超乎寻常.鲁迅如此评价他的作品: “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象丰富、... 相似文献
7.
姜宏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0):78-78
工程图纸是目前工程师设计意图表达的主要方式,CAD绘图软件的出现,将设计工程师从传统的圆规、丁字尺等繁琐的绘图工作中解放出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宜人、适合专业设计的CAD软件是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应中副教授不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梁芳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25(1):48-51,66
莫里亚克笔下的黛莱丝是个性格复杂而又带模糊性的人物形象,本文试从主人公角度出发,探析其向内与向外、显性与隐性、平视与俯视三层次同时进行表述来完成人物性格表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孤独者》和《在酒楼上》,都是鲁迅为探索知识分子出路而作的。但《孤独者》的调子更为悲怆,作者对魏连殳的灵魂剖析得更为细腻而深刻,它鲜明地表现了鲁迅对这类知识分子命运的同情,以及对他们思想道路十分不满的沉重的心情。 魏连殳最初也和吕伟甫一样。是个“新人”,他出洋游过学,受到近代思想的洗礼,平常“议论非常多,而且往往颇奇警”,对封建旧道德、旧秩序极为憎恨。但是这个“新 相似文献
13.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个到处充斥竞争和诱惑、价值观多元的新经济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今下,个中却隐忍着太多的不定与投机,当高调和浮躁成为一种现实的集体意识的时候,理性与清醒反容易陷入被蒙蔽的境地,于是乎,始终保持清醒和甘干寂寞都成为了现代人生的高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西方世界的“先锋派”文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帝国主义时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越来越脱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走上悲观颓废和虚无主义的道路。形形色色的所谓“先锋派”文艺,在美国和西欧大量出笼,就是这种趋势的一个明显标志。“先锋派”的名称来自法文的avant—garde一词,即“先锋队”的意思。资产阶级文艺评论家用这个名词泛指西方世界那些出现了新的概念或新的表现手法的各种艺术,而不单指一种艺术流派。例如在目前被称为“先锋派”的文艺,就有“荒谬派”戏剧,“视觉美术”,“通俗派”美术,电子音乐, 相似文献
15.
陈思和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20-32
张爱玲与海派文学的关系 ,并不表现为其左翼的批判的都市文化传统 ;在繁华与腐朽同在的现代性传统上 ,张爱玲的小说也远不及穆时英、刘呐鸥那样强烈。但张爱玲却开拓了另外一条道路 ,即从《海上花列传》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现代都市市民文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筹备多年的中国密码学会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并同时举行了第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著名密码学专家、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裴定一教授当选为理事长。中国密码学会的成立受到广泛关注。新华社、科技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都纷纷报道了成立大会消息。学会的成立,圆了裴定一教授的梦。为了这一天,他奔波忙碌了好几年。最近的一天,记者走进裴教授的家,坐在他身旁,听他平静地讲述师从华罗庚先生、访学美国、见证邓小平访关、投身密码学研究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