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刘晗 《世界博览》2021,(13):50-53
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独.就像米兰达·裘丽以动静皆宜的两种状态成全了她自己:独自搭建虚构,小说处女作《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一举获得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时隔8年后又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一个坏人》;满脑袋奇思怪想的她更偏爱与众人互动的头脑风暴,大学肄业的她从十几岁起试水电影创作,从22岁完成首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林白的小说《致命的飞翔》《瓶中之水》《说吧,房间》《一个人的战争》等的分析,说明她的小说具有对女性孤独与抗争、生命的悲剧感与生命的激情相交织的复杂的两重体验,即小说的复调性。  相似文献   

3.
《失乐园》中男女主角奢侈放纵的生活模式使人不得不把它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联系在一起.狂欢化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包含狂欢舞台、狂欢情节和狂欢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失乐园》显然是带有狂欢化特色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一) 此文将要谈到的,是一个非常微不足道的女性,她既不像朱丽叶那样出身于名门望族,也没有塔吉扬娜那样多思善感,更未经历过卡列尼娜那种惊心动魄的爱情波折。她只是一个被人使唤的女佣,名字叫爱伦。爱伦是英国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使女的一生》中的女主人公。整篇小说就是这个孤独的老佣人的不间断的独白。她在向她的听者——一位有同情心的太太——倾诉衷肠,从中得到宽慰。这里没有一句对读者的话,但从老佣人的答话中可以感觉得到她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妙玉是《红楼梦》中一个身份特殊的女子,名为僧尼,实为侯门小姐,在洁与不洁中游荡,子空与不空中磨难自己,人欲情欲使她无心安坐禅床,她不断地抗争,以挣脱佛道思想,封建礼教和禁欲主义,她娇情、孤独、洁癖,性格的悲剧导致了人生的悲剧,她的叛逆终未逃脱悲剧性结局的根源即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所释放的淫威。  相似文献   

6.
苏耀丽  朱丽艳 《科技信息》2010,(33):287-287
《百年孤独》中布恩地亚家族成员的总体精神特征是孤独。本文通过对孤独的浅析,探讨它与爱情的内在关联,试图解释布恩地亚家族的百年孤独历史.并解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只有走向团结、复活真爱、建立沟通,才能打破这种孤独。这是作家对拉丁美洲的呼唤,也是《百年孤独》对世界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托尼·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主要通过描写两个黑人女性的生活以及她们的友谊,建构的一个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虚拟世界,这与巴赫金的文学狂欢化理论不谋而合.本文试图从狂欢精神、狂欢化的人物刻画以及狂欢仪式三个方面来探讨《秀拉》与巴赫金的理论的共鸣之处。  相似文献   

8.
陈染对孤独的迷恋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她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涉及到孤独话题.她认为,孤独是精神高贵的标志,唯有智力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的人,才会体验到孤独的快乐.只有在孤独中,人的精神生活才格外活跃和丰富.实际上陈染是借孤独话题探讨人的内心,表达人生存的永恒困境状态.  相似文献   

9.
影响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地说,包括遗传、环境、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几个因素。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看作是他的生活经历的反映,是他生活历史的纪录。鲁迅在短篇小说《孤独者》中描写了魏连殳对人总是爱理不理,对什么也不感兴趣,也没有一个知心朋友。这种乖僻性格和他的身世有关。他从小失去父母,和祖母生活在一起,后来又学非所用,又因在报上发表了几篇不满现实的文章而遭到失业的打击。当他遭到和他相依为命的祖母不幸死去的痛苦打击时,人们却在商量着争夺她的财产。这样的孤独环境,这样的身世,就逐渐地…  相似文献   

10.
付思 《科技信息》2013,(23):34-34
纳撒尼尔·韦斯特的经典之作《寂寞芳心小姐》通常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黑色幽默的代表作,竭力渲染美国梦之沉沦的黑色主题。而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解读这部小说,从狂欢化的文学特征和狂欢化的场景来欣赏《寂寞芳心小姐》。  相似文献   

11.
繁漪——《雷雨》中一个独特的悲剧灵魂,对于繁漪,情与爱使得她成为悲剧的主角。情爱对于繁漪是圣洁的,但是它却遭到了背叛,因为背叛而享受狂欢的快感,可是梦终究还是会因"黎明"的到来而苏醒。  相似文献   

12.
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不同于作者描写大家族命运的“激流三部曲”,该小说描写的是一个社会小人物——汪文宣的悲剧。整部小说基调悲凉,人物的命运坎坷,结局悲惨。这不仅因为当时社会环境及社会制度的冷酷无情:寒冷的冬天、寒冷的长夜、黑暗混乱的社会,一个凄冷的《寒夜》更在于人性中的“寒”:人性的孤独、人情的冷漠与无情及人与人沟通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陈党 《科技信息》2007,(13):143-143
苏童的小说《米》写了一个人具有轮回意义的一生,一个逃离饥荒的农民通过火车流徙到城市,最后又通过火车回归故里的故事。本文认为这种轮回只是表层的,更深层的是作者对人的存在的哲思。人的存在是痛苦的,人又不愿意毁灭而是走向欲望的深渊,最后只能孤独地走向灭亡。这就是整个人类存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廉粉菊 《科技信息》2007,(31):66-66,144
在鲁迅笔下,觉醒者总是孤独的。《伤逝》中的"子君"、《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今天,当我们面对这些孤独者时,总会难免击节感叹。他们,孤独,却另人敬佩;悲哀,却另人赞叹……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历史改朝换代,翻天地覆,  相似文献   

15.
贞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人。她看不惯女生之间隔了一个暑假再见就装出兴奋、关切的笑容紧紧拥抱在一起;她看不惯女生们抱出一大堆衣服边试穿边问穿哪件更好看;她讨厌那个每天早晨都涂洗面奶经常独霸水龙头浪费水资源的女生;她讨厌那个经常在同学面前夸富的女生;她也讨厌那个身为团支书准许男生主持班会却不批准她主持的女生;她更讨厌……Ohdear!她所在的班总共又有几个女生?但她依然固执地认为生活中不会有七彩阳光她认为世界按颜色分只有黑和白两种。当然她这么做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孤独。五月的一天,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日子,女生A提…  相似文献   

16.
狂欢化的世界感受植根于欧洲文明的深处,折射出欧洲文明的一种精神特质。它从不曾消失,仍然对僵化和凝固的制度和思维起着很强的解构作用。狂欢化的文本——《看不见的人》中设定了狂欢节上的一系列礼仪形式,也因此,《看不见的人》获得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和两重性。本文借助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发掘这部黑人小说的独特魅力,也借此一窥黑人生活的苦难和渴望。  相似文献   

17.
发表于1976年的《复活节游行》是美国现代作家理查德·耶茨的"女性小说"。在作品中,耶茨从一个男性作家的视角,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都市普通家庭两姐妹,用犀利但满含怜悯的笔触展示了以主人公艾米莉一家为代表的孤独的女性群体,是作家在其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之后所描述的"第十二种孤独"——女性孤独。从孤独的女性主题着手,以《复活节游行》的分析为突破口,结合存在主义探讨作家对女性孤独的理解,并试图找到破解现代人孤独的钥匙。  相似文献   

18.
王安忆为人的存在寻根,为淡化现代文明冲击下人的孤独状态,开始了她对现代人与现代城市之间的情感关注.王安忆利用她作为一个女性对生活了几十年的上海大都市的感受,潜入生活中,讲述一个又一个女人的故事,从城市与城市人的深层关系中传达出她对市民生活的透视与观照.  相似文献   

19.
墨白的新著《手的十种语言》通过复调格局下的狂欢化叙事,为我们提供了小说写作的一种新可能。作者占据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津梁,采取某种类乎"内窥视"的技法,以多样文本的形式深入探讨了诸如生命与死亡、欲望与孤独、权力与历史等基本命题,在着力展现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同时,也细腻地挖掘了人性深处的阴暗与苍凉,从而为当代小说写作在既取径先锋又不完全悖离传统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实验。  相似文献   

20.
正"我不是真正的神秘巨星,我的妈妈才是。她不是傻子,她是一个天才;她不是胆小鬼,她是一个战士;她不是孩子气,她是世上最好的妈妈,她才是真正的神秘巨星。"近期,凭借《摔跤吧!爸爸》火遍全国的印度人阿米尔·汗又带着另一部关于女性权利与梦想的神作《神秘巨星》再一次感动了世界。曾经在《摔跤吧!爸爸》中饰演小吉塔的塞伊拉·沃西再次担任女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