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zuō)女,指的是那一类不安分守己,天生爱折腾的女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女性主义扛鼎之作《觉醒》中的女主人公艾德娜就是一个"作女"。作为一个已有两个孩子的28岁的年轻少妇,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艾德娜自我意识逐渐觉醒,走上一条违背传统妇道的离经叛道之路,不惜一切地追求独立与自我,最终以生命为代价维护既得自由。是故,探讨了为什么艾德娜在众人认为幸福美满的婚姻中要"作(zuō)"。究其根源,艾德娜的"作"是由于她有了自我的意识,她"开始领悟到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并且意识到她个人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及外在世界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乔叶的小说创作,在两个方面体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一是尊重"底层",表现"底层"苦难生活中的人性光芒;二是深入人们内心世界深层,挖掘被遮蔽的隐秘真实。此外,乔叶作为一位生长意识强的作家,近来的作品表现着她对自我创作局限的努力突破。  相似文献   

3.
林白是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有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她的散文创作彰显了二维空间逼仄下的焦灼,在这强有力的逼仄下林白的散文创作表现出了殊途的双重转向:以向记忆邀约和对艺术与美的造访为代表的内转向与以对外围世界探索为代表的外转向。从林白的由向内转的自我逃避到向外转的自我挑战的转变中,可以看出作家在散文创作上走出自己固有的小天地,开始接触社会人生百态,在不丧失书写内心细腻世界的特质的同时,也走向了一条现实之路。林白这种困境中的突围为女性散文创作提供了全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由于私生活和历史问题的影响,丁玲的内心有一股辩诬情结。她的一生是自我辩护的一生,一生的许多创作打下了或鲜明或隐晦的自我辩护的烙印。《我在霞村的时候》正是她第一次精心打磨的自辩之作。该文创作于作者遭遇众多流言而急于辩解的时候,她希望传达出自己的清白和对党的忠诚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黄晶 《科技信息》2013,(6):229-229,23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王安忆因为抒写上海而声名大噪。可王安忆却不是一个只写上海的小说家。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她小说中一直有一个和上海同样重要的"乡村世界"。乡村既是她小说最初的发源地,也是她理论反思和创作意识剖析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6.
V.S.奈保尔是英国当代最杰出的移民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一直密切关注后殖民社会的现实和境况。"自我追寻"和"家国寻根"的主题贯穿整个创作的过程,这一主题在他的讽刺长篇小说《模仿者》中得到了极富哲理的诠释。本文从小说的主题中凸显出来的殖民地人和移民者在强势宗主国文化下所表现的"幻想破灭的惆怅感"、"身处他乡的疏离感和回归故土的无归属感"以及"漂泊流放的虚无感"为切入点作深入探讨,揭示出现代社会是个荒谬、混乱、毫无理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的主体破碎,自我遭到扭曲和肢解,处于一种"虚无"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玛格丽特.杜拉斯以她神秘的创作、公正的发言和紧张而充满欲念的私人生活使自己置身于一个奇异而充满张力的世界——她自己创设的世界。神秘的创作、外面的生活和私人的生活,这三重世界彰显出作家杜拉斯人生的精彩,也是进入杜拉斯创作人生的众妙之门。  相似文献   

8.
创作发端于外在审美,内在审美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文学艺术创作是审美反映与审美创造的统一。作为审美反映,它是和作者感官相联系的感性反映,是和创作主体相联系的充分个性化的反映,是充满感情的反映,是升华的反映,是借助一定媒介的反映。根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规定,文学艺术创作是合规律合目的基础上的创造,一方面创作是对现实合规律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创作主体合目的的创造,美的规律是造形的规律。文学艺术创作的实质是人审美方式的自我观照、自我确证、自我肯定、自我享受、自我实现,因此文学艺术创作的本性是审美。  相似文献   

9.
奥斯丁是世界女性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在她的作品中主人公都是女性,内容都是有关于女性的恋爱和婚姻.她用女性独特的视角来描绘人物,把握细节.她在创作中表现出光显的女性意识.她创作的女性聪慧而机智,形象血肉而丰满.  相似文献   

10.
奥斯丁是世界女性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在她的作品中主人公都是女性,内容都是有关于女性的恋爱和婚姻。她用女性独特的视角来描绘人物,把握细节。她在创作中表现出光显的女性意识。她创作的女性聪慧而机智,形象血肉而丰满。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个文学家都是"存在"的勘探者,他们的创作背后都由对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思考支撑并推动着。王安忆也不例外,其整个创作历程中始终贯穿着对生命价值的追问。她以饱蘸悲悯情怀的笔端,抒写人类心灵世界的苦闷和挣扎,完成了对生命本体的深刻认识和对生命价值的虔诚领悟。在常态书写中探求人生的无限意蕴,表达出对生存这一永恒话题的哲学思考,对当代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在小说创作领域不懈探索,走过了从传统到写实又达现代的创作道路。在这个现代之旅中,叶尔克西从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诗意眷想,进入到对民族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又进而开始对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状态进行反思。对古老又单纯的草原牧歌生活的留恋和对文化转型的忧虑是叶尔克西早期小说的共同主题;在第二阶段,她从对"远方"的怀想,对诗意的营构中走了出来,开始更多地直面文化转型中的无奈现实。到了她创作的第三阶段,叶尔克西在她的想像世界里表达着她对现代人生的观察、认识和困惑。  相似文献   

13.
梅根·特里的戏剧创作一直聚焦于美国战后的女性在自我身份上的各种焦虑和困惑,为了更好地探讨新时代的女性话题和社会问题,她以自己独特的转换剧创作以及强烈的社会意识对传统戏剧形式,特别是女性戏剧形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学创作领域,艾咯特强调传统的存在,主张归附传统的"非个人化"创作.他认为作家的创造力来自文学体系自身源远流长的传统,创作活动实则就是创作主体有意识地逃避自我个性回归传统的"非个人化"创作过程.同时,艾略特还以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其理论层面的创作"传统"观.他的诗歌不仅引经据典显示出其回归传统的努力,而且还大胆创新传统诗歌技法,成功地把发源于法国的象征主义引进英语世界国家并结合英语语言的特点实践.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位虔诚的浪漫主义追随者,艾莉丝·沃克对于神灵也有着诚挚的敬意,并从中汲取了无穷的灵感和勇气。在沃克的个人生活和艺术创作中,她总能察觉出神灵的影响力,也因此她将《紫色》献给了神灵。《紫色》整部小说的创作都可谓是沃克与神灵进行精神交流的最佳验证,作家本身则成为了神灵叙述的媒介。为了使她对神灵的信仰具体化,沃克在《紫色》里用生动的故事情节使读者认可了莎格表面看来非常叛逆的宗教信仰。西丽全盘接受了莎格"神即万物"的颠覆性宗教观,开始奋起反抗她生活中的种种不公平待遇,继而实现了对自我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散文创作的人本主义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散文创作,与她小说的荒凉、苍凉、悲凉这些"冷"的意味不同,跃然纸上的是满腔的"热",是张爱玲对世俗生活,对市民生活,对物质生活的热切投入。在她的散文中,总有人本的幽灵在游荡,在那浮华的世界里,人本主义正是张爱玲心向往之,一意求之的。本文论述了张爱玲散文创作的3个部分:消解崇高———把人还原为人,审视女性———把女人还原为女人,雅致地享受世俗生活———把生活还原为生活。阐明了正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孤岛"的特殊时期,造就了张爱玲,使这个奇女子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她在领略了人生虚无的同时,发现了世俗生活的美,还原了人所以为人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巴赫金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中提出了"复调"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狂欢化理论",而《地下室手记》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走向"复调小说"的开端。"复调"并不单是指文中的多种思想并存,还包括这些思想的碰撞、冲突和转换。地下人疯癫的言语中充斥着自我否定的激烈对话,这种对话实则是对文明代表的理性的对抗。当疯癫表象撞上理性之墙,在狂欢世界的转换与交替中,地下人实现了自我的复活。在这种对撞下,陀思妥耶夫斯基向我们展示了地下人对理性的反抗。正是这种反抗,而不是非理性,使地下人成为这个世界独特而尖锐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王安忆的新作《考工记》重回20世纪40年代,写出了上海一宅及宅中人载沉载浮开阖的60余载。她在历史追寻的同时关注个人日常经验,化回避为恢复,化疏离为和解;她在器物书写的过程中自觉地忖量人生与文化的关系,寄寓了真切的体悟与忧思。王安忆躬身力行的"纪实与虚构,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创作美学,她忠实地写实,又牢牢把握虚构的权力,营造了其考工之下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9.
王安忆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独特而丰富的存在,其创作深受外国文学的影响。俄苏文学、欧美文学、拉美文学以各自不同的精神气质、审美品格、文化特色给予其多重启迪,透视作家的创作.我们发现她始终在不断追求创新,寻求突破。外国文学对于王安忆而言,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文学资源,更是一个反观自我的窗口,本文试图通过对她创作过程的梳理以勾勒出其外国文学接受的图谱。  相似文献   

20.
张抗抗一直宣扬自己是“非女性主义者”,她以理性的精神强调“我们需要两个世界”,性别的对立似乎掩盖在理想化的创作意图之下。然而,对照她的小说《情爱画廊》和《作女》,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其创作意图之下隐藏着男权意识到女权意识的流变。但是,在整个“逻格斯”中心尚未被瓦解、消除之前,企图建立一种完全脱离男权传统的充满新意的“女性世界”是难以实现的。张抗抗性别意识的两极跨跃,显示出她对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大胆预测和迷茫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