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15):76-77
<正>旅韩大熊猫“华妮”顺利诞下双胞胎7月7日清晨,大熊猫华妮(韩国名“爱宝”)顺利产下一对雌性双胞胎幼崽。这是旅韩大熊猫华妮与园欣(韩国名“乐宝”)继2020年诞下“福宝”后在韩国第二次产仔。这是今年在海外出生的首对大熊猫幼崽,也是在韩国诞生的首对大熊猫双胞胎。  相似文献   

2.
福州动物园育成一仔福州动物园的雌性大熊猫"青青",是久经驯养并已掌握多种技艺的表演能手,国内外驰名,曾远渡重洋出国表演,为我国野生动物驯养业争得很高的荣誉."青青"今年早春发情求偶期间,该园工作人员采用人工授精方法使其受孕,于6月15日顺利产生一仔.这只幼仔在150日龄时体重已达十公斤以上.它是福州动物园繁殖育成的第二只大熊猫幼仔,也是"青青"生产的第三胎.  相似文献   

3.
北京动物园产两胎育成两仔北京动物园饲养的大熊猫近年种兽年龄偏高,?性种兽配种不佳.1990年中国动物园协会大熊猫繁殖技术委员会研究决定北京西安两动物园合作繁殖大熊猫,北京送雌兽到西安与正值壮年的雄兽"湾湾"配种.1991年初春,北京动物园的雌大熊猫"岱岱"远往西安与"湾湾"交配,140多天后于8月22日21时产1仔.产后"岱岱"顺利抱起幼  相似文献   

4.
1992年,我国动物园和保护区饲养站,共有10只雌性大熊猫产仔,共产13仔.到12月15日尚存活11仔,这是历年来最佳繁殖成绩.繁殖胎数及产仔总数虽然低于1986年的12胎17仔,但育活数量却高于1986年的9仔(国内8仔,国外1仔).幼仔成活率为83%以上,打破大熊猫繁殖史上的最高记录.1992年侨居国外各动物园的大熊猫,没有配种、繁殖的报告.重庆动物园育成1仔重庆动物园的雌性大熊猫"新星"3月8日发情求偶达到高潮,与上海动物园雄兽"川川"自然交配3次.经过近130天的妊娠期,于7月18日产下  相似文献   

5.
1993年,人工饲养的大熊猫共产6胎7仔,到12月15日存活5仔。如果5只幼仔在今后的哺乳期不遇意外,有望顺利成长。据此,1993年人工饲养下的大熊猫繁殖成活率为71.4%,产仔数及成活率都低于1992年(产13仔,育成11仔)。本年存活的5仔均出生在国内动物园和保护区饲养站。据悉,侨居海外各动物园的大熊猫1993年没有配种、孕育和产仔的报告。成都动物园的“庆庆”产双胎育成两仔1984年9月出生在成都动物园的雌大熊猫“庆庆”,1989年产第一胎后,又于1990年和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是我国国宝,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然而,栖息地的破坏、偷猎现象的加剧,导致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却在下降。就在人们为大熊猫的命运担忧的时候,中国科学家毅然站出来:用克隆技术复制大熊描,探索拯救濒危动物的新道路。 未来某一天,从大熊猫身上取下一个体细胞,植入去核后的其他动物卵细胞中,孕商出一只活泼可爱的大熊猫幼崽,这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大熊猫是一种极难饲养,又极难繁殖成活的珍贵动物.1985年是大熊猫繁殖育幼最顺利的一年,也是自1963年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世界首次繁殖成功以来,哺育成活幼大熊猫最多的一年.这一年,国内外动物园共有五只雌大熊猫产七仔,  相似文献   

8.
成都动物园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动物园.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动物种类繁多,常年保持在250种3000只左右,位居全国四大动物园之列.特别是靠近大熊猫的产区,所以园内饲养的大熊猫数量常在十只以上,成了动物园的"主景",真可谓得天独厚了.园中的大熊猫数量虽多,但并非全靠大自然的恩  相似文献   

9.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还被誉为动物园中展览的"明星".建国后三十余年来我国动物园对大熊猫的饲养、繁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还创造出多项记录,为研究和保护大熊猫提供了重要依据.现在国内外共三十六处动物  相似文献   

10.
有168年历史的伦敦摄政动物园因经费紧张计划在今年10月关闭。大部分动物被迁移到韦普斯国立自然保护区安置,唯有中国的大熊猫仍然留住“动物特别保护区”内。不仅如此,该动物园还要隆重迎接中国赠送的一只大熊猫。居世界十大动物园之首的伦敦摄政动物园,饲养熊猫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早在30年代,著名的商丹·吉尔·史密斯就在中国四川高价收购大熊猫,1938年他将6只大熊猫带回英国。3只以中国历史朝代名称命名的大熊猫“唐”、“宋”、“明”在伦敦动物园首次和英国观众见面时轰动了整个伦敦。翌年,熊猫“宋”不幸病故,许多报纸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1989,(4)
举世嘱目的动物"瑰宝"大熊猫,已处在濒于绝灭的状态.这几年在天灾(竹子开花)人祸(人的干扰)双重作用下,四川王朗保护区熊猫的数量,已从1968年的200余只,下降到1984年的27只,幅度实在太大了.1977-1978年,国内外有12家动物园人工繁殖大熊猫成功,先后共产幼仔26只;但同一时期,死亡的却是33只,总数仍减少了7只.由此可见,大熊猫的总体状况,极其令人担忧.笔者认为,为使这种珍兽免于绝灭,除了大力加强野外种群的保护之外,还应努力提高人工饲养大熊  相似文献   

12.
山岗 《科技潮》2001,(8):33-34
在动物园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一、世界前十名的北京动物园,经过90余载的发展,目前园内已有包括被称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和被列为世界动物之最的金丝猴以及世界仅存137鹮的朱等野生珍稀动物620余种,6000多只。为了这些人类朋友的健康与繁衍,北京动物园兽医院的21名“白衣天使”,怀着一颗火热的爱心,靠着精湛的医术,严格的管理,踏实的工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药到病除、妙手回春奇迹,其中还蕴含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生动而有趣的故事。熊血救了大熊猫去年9月9日,正在住院治疗的大  相似文献   

13.
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青青"和"全全"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于去年七月间来到了多伦多市动物园.这是加拿大最大的一家动物园,也是世界十大优秀动物园中最年轻的一家.十一年前当这家动物园正式开放的时候,便已建好了一个  相似文献   

14.
阿慧:老博,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可是我听说它的数量越来越少,如何保护大熊猫这个种群延续下去,科学家们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博:全世界只有我国出产大熊猫,1869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达维德从中国带回一张大熊猫皮,引起西方国家的注意,因为他们从未见过这种动物。不久,一些动物园就纷纷派人到中国来寻找大熊猫,所以说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阿慧:我国的大熊猫一直是这么稀少珍贵吗?  相似文献   

15.
从大熊猫的生殖生理情况看,它具有每胎1-3仔的繁殖能力.在人工饲养状态下,由于实施了人工授精,大熊猫的双胞胎率较高.从1978-1987年的资料看,动物园人工饲养的雌性大熊猫共产23胎,其中有10胎为双胞胎.令人遗憾的是,截止1991年,全世界人工饲养的大熊猫双胞胎仅成活一例.造成双胞胎成活率低的原因,人们一般认为由于母乳量有限,不能满足双仔需要,造成幼仔体弱,难以抵御疾病.另外,对野生大熊猫双胞胎哺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这一珍稀动物受到世界各国动物学家密切关注,它的野外种群数量、动物园饲养展出头数,以及人工饲养下配种繁育的成败等,均被视为动物学界的重大新闻.据调查1988年人工饲养下的大熊猫总计七十余只(六十一只饲养在中国),其中二十只母兽正处于繁育年龄(5-18岁),但本年度只有两只怀孕,共生产三仔.而唯一成活的,是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雌性大熊猫"欢欢"哺育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大熊猫国际研讨会于1987年11月10~13日在日本东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日本水族馆协会及上野动物园主办的,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西班牙、墨西哥、卡塔尔、朝鲜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有关专家学者50多人聚集一堂,共同研讨饲养环境中繁殖大熊猫的有关重大问题.中国有8名代表到会,宣读论文并即时答复问题.与会各  相似文献   

18.
人工饲养下的大熊猫,其繁殖史只有23年。在这23年中间,国内外动物园对大熊猫的饲养及繁殖,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我国的动物园、养殖场和自然保护区饲养站共繁殖大熊猫50胎,产生86仔,哺育成活28只。哺育成活的比例甚低,只有33%左右。各动物园总结以往大熊猫繁殖的经验教训,于1986年在大熊猫繁殖工作中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好成绩,全国共繁殖大熊猫11胎,产生16仔,哺育成活8仔,幼兽成活率一跃为50%。北京动物园育成两仔在北京动物园的繁育室内,饲养员和几位专家自9月初关切  相似文献   

19.
毛茸茸的身躯,黑白相间的外套,戴着黑色墨镜,懒洋洋地啃着竹子……这是什么动物?哈哈,当然是“国宝”大熊猫啦!不用猜也知道,你肯定只在动物园见过它!什么时候才能去野外寻找大熊猫,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它来一次亲密接触呢?机会就在眼前!快,打好背包,跟着小哥白尼科学探险队,向大熊猫的古老家园进发!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1991,(1)
第一个把大熊猫带出中国的人第一个把大熊猫带出中国的人,既不是动物学家,也不是动物园工作者,而是美国一位名叫露丝·哈克纳斯的女服装设计师.在她之前的六十多年之间,即从法国戴维神甫1869年获得第一个大熊猫标本算起,世界上就掀起了一股熊猫热.许多的动物学家、探险家、旅行家、狩猎家不远万里,不惜千金,纷纷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