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大豆间作对两种作物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根箱方法模拟研究了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两种作物根系形态特征与空间变异。结果表明:间作有利于玉米、大豆根系的生长,与单作相比,间作在不同土层中作物根干质量相应增加,根冠比增大,比根长明显增加。因此,玉米、大豆间作的根系系统优越于各自的单作,可通过两种作物根系的互补作用,利用作物自身的潜力,提高空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人脑MRI数据三维重建颅脑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例成年自愿者行1 mm层厚的MR轴位扫描,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自主开发的NASP软件应用体绘制技术完成颅脑的三维可视化.结果应用该技术可以清晰、逼真地显示颅脑的形态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结论利用人脑MRI数据可以实现颅脑结构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3.
超导MRI系统     
MRI研究现状 磁共振成像(简称MRI)技术是1973年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首先研制成功的。1980年英国的阿伯丁大学首次实现人体全身MRI成像后,MRI技术迅速进入临床,进而成为临床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中最引人注目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可视化检测技术在山西电力系统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几种可视化检测技术(包括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紫外成像检测技术、X光成像检测技术、红外成像SF6检漏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并对可视化检测技术在电网中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在外伤性半月板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分析30例44个半月板外伤后病变的MRI表现,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对外伤性半月板的损伤,MRI可准确地显示其损伤程度及损伤部位,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MRI可准确显示半月板形态及病理变化,在外伤性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医学图像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介绍了一种自主开发的医学图像可视化系统,并详细讨论了其相关核心技术.该系统通过DICOM3.0接收来自CT,MRI等成像设备的图像,并对CT,MRI等医学图像进行二维和三维可视化和各种交互操作.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远程诊断及手术模拟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三维可视化技术及其在现代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成像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医学图像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实现三维可视化的基本方法、关键技术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包,并举例介绍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医学诊断和临床治疗中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植物根系形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植物根系形态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就植物根系形态研究中所涉及的图像分割、图像细化和矢量化等具体技术环节进行了评述,为以后类似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框架.  相似文献   

9.
作物不同基因型的磷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介绍了近年来植物磷素营养研究的发展趋势,强调了开发不同基因型作物品种耐低磷机理研究的重要性;综述了作物不同基因型低磷胁迫的根系形态构造的差异、根系分泌物及pH值的变化;低磷胁迫对水分利用效率、碳水化合物同化作用的影响、对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对叶片特征的影响、酸性磷酸酶(APA)活性与耐低磷胁迫的关系;磷素利用效率的基因位点(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方便实现棉花原位根系的检测,提出了一种自动全局阈值分割方法,用于棉花根系图像分割.采用无损的数码设备成像法对棉花原位根系图像进行采集,使用自动全局阈值分割方法分割图像.该方法首先将采集到的原位根系图像进行空间转换,使采集到的图像在HSV空间下进行分割;然后,通过全局阈值分割的方法选择阈值将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采用闭运算方法对二值图像进行初步降噪;最后,通过形状特征的筛选过滤图像中所有噪声,并筛选出图像中细长的根部特征.本算法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和土壤杂质的影响,能够对根系进行准确地分割,是快速检测作物根系图像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1.
作物所需的无机营养绝大多数存在于土壤水分中,精确描述土壤水分在作物根系层的分布情况有利于监测作物的生长环境。随着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土壤水分监洲方面应用日趋成熟,土壤含水量在监测点处数据采集较为方便,但整个土壤体中水分分布状况无法直接获取。本文利用克里金插值算法,结合监测点所采集的土壤水分数据,建立土壤水分分布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通过采集的土壤舍数量数据对谊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表征土壤体中水分的空间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结果的收集、整理及分析,总结出作物抗旱的研究方法和可用于作物抗旱性鉴定的各种指标。根据作物生长环境与处理方法将作物抗旱研究方法分成六种,作物抗旱性鉴定指标包括了形态指标、生长指标、生理指标、代谢指标和生化指标共五类,其中绝大部分指标可作为作物抗旱性鉴定指标,少数指标由于研究结果不一致或报道较少,其可靠性尚难以确定,选用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13.
信息可视化技术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和数据挖掘的技术与方法,将数据中隐藏的信息以交互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给用户。在学术搜索领域,信息可视化技术主要用于辅助用户分析数据,进而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因此,研究信息可视化技术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微软学术搜索的信息可视化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针对学术搜索数据的可视化与分析方法,为解决信息可视化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该文通过对儿科MRI技术的应用和成像设备进展情况予以综合讨论,方便医学影像学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更能对儿科MRI技术及成像设备的开发利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CT和MRI在梅尼埃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与MRI对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复习文献,分析CT和MRI在内耳成像特点及其在梅尼埃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CT对内耳的骨性结构、乳突的气化情况及面神经管形态方面,CT优于MRI;而MRI对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楚,二者各有所长。将CT和MRI影像结合起来对内耳结构骨与软组织关系显示清晰可应用于梅尼埃病临床诊断。结论CT和MRI对梅尼埃病的诊断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6.
抓住机遇开发高场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无损伤的医学诊断技术,MRI设备是集机械、电子、数字信息、软件、  相似文献   

17.
依据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群体行为,构建了一种带偏好的群体交互模型,用于对虚拟根系可塑性的建模与仿真。视根尖作为根系群体中的智能个体。依据根尖个体对资源的竞争以及共享行为,构建根尖个体间交互模型。采用L系统构建简单动态根系生长模型,用于控制根系生长发育。结合群体交互模型与根系生长模型,在三种不同的土壤资源分布场景中分析群体行为对根系长度、根系在土壤中分布以及根系形态。结果表明群体交互影响下的根系生长能够感知土壤资源分布,并进行适应性的根系结构调整,从而为根系仿真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可用于作物抗寒性鉴定的各种指标。作物抗寒性鉴定指标包括了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生化指标、理化指标和生态指标共五类,其中绝大部分指标可作为作物抗寒性鉴定指标,少数指标由于研究结果不一致或报道极少,其准确性尚难以确定,应用时应注意选用。  相似文献   

19.
虚拟作物生长VRML实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基于VRML的虚拟作物的三维建模技术和动态生长显示技术 .研究了作物生长过程的放样路径并利用VRML的节点插值技术实现了生长过程的三维动态显示给出了计算机上实现玉米三维动态生长过程的可视化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与MRI对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复习文献,分析CT和MRI在内耳成像特点及其在梅尼埃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CT对内耳的骨性结构、乳突的气化情况及面神经管形态方面,CT优于MRI;而MRI对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楚,二者各有所长.将CT和MRI影像结合起来对内耳结构骨与软组织关系显示清晰可应用于梅尼埃病临床诊断.结论 CT和MRI对梅尼埃病的诊断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