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维孝 《科学通报》1991,36(18):1389-1389
日本东京大学S.Inoue(井上)及其研究小组近十余年用四苯基卟啉铝化物,特别是四苯基卟啉氯化铝(TPPAlCl)和四苯基卟啉烷氧基铝(TPPAlOR)作催化剂对环氧化物、内酯等开环聚合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表明用此型催化剂得到的聚合体分子量分布窄(1.05—1.20),能进行嵌段共聚合,并能将CO_2、酸酐等共聚到聚醚或聚酯链中。  相似文献   

2.
孙玉善 《科学通报》1975,20(1):41-41
某些1-苄基-3,4-环四次甲基呲唑酮-5与多聚磷酸共热,可发生1-位上C-N键的断裂,生成相应的降解产物和高产率的聚甲苯。该型反应,我们称为裂解-聚合反应;其结果已报于前文。 本工作的目的在于探讨另外的1-芳代烷基-3,4-环四次甲基吡唑酮-5类进行同型反应的可能性,而选择1-(α-苯乙基)-和1-(β-苯乙基)-3,4-环四次甲基吡唑酮-5作为研  相似文献   

3.
冯正风 《科学通报》1984,29(3):192-192
2-乙基乙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是一种酸性有机膦萃取剂。本工作利用~(228)Ac示踪剂研究了2-乙基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EHP)对Ac的萃取,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苯基稀土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玉明 《科学通报》1986,31(17):1314-1314
1970年Hart等人合成了Sc、Y、La和Pr四种稀土苯基有机金属化合物。我们合成了苯基钕和钆有机金属化合物。经分析确认其化学组成为LiNd(C_6H_5)_4、Nd(C_6H_5)_3和Gd(C_6H_5)_3。三苯基钕与氯代烷基铝组成催化剂可引发丁二烯聚合。苯基稀土化合物的合成:取无水氯化稀土2.5g(0.01 mo1)加入反应瓶中,在搅拌下加入四氢呋喃使溶解。冷至零度时,加入含有0.04 mol苯基锂乙醚溶液。反应四小时后,离心分出沉淀物,所得溶液在减压下抽除溶剂,剩余物用苯溶解后,再分出固体部分,得到苯溶液。减压  相似文献   

5.
张景龄 《科学通报》1986,31(6):432-432
曾以2-(N_2-苯基)肼基苯并噻唑与六烷基亚磷酰胺作用制得了三稠环系三唑磷茂啉的茂第一个系列化合物:1-苯基-5-N,N-二烷基胺基苯并噻唑并[2,3,C]-△~2-1,2,4,5-三唑磷啉[Ⅰ]:  相似文献   

6.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80,25(7):302-302
生物医用的合成水凝胶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P(HEMA)]的研究在文献中已有较多的报道。关于在酯基上既有亲水性的羟烷基又有烷氧基的丙烯酸酯的合成及聚合,则报道的较少。Mikhailov等首先由甲基丙烯酸与γ-烷氧基环氧丙烷或γ-芳氧基环氧丙烷之间的开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些甲基丙烯酸γ-烷氧基β-羟丙酯或甲基丙烯酸γ-芳氧基β-羟丙  相似文献   

7.
以2,4-双[4-(N,N-二苯氨基)-2,6-二羟基苯基](SQ-H)方酸菁为骨架,通过向氮原子上所连接的4个苯基上引入不同长度的烷基取代基(甲基、乙基、正丁基和正己基),合成了分子SQ-C1/C2/C4/C6,并研究了其分子结构与光电性能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基于该骨架的化合物而言,烷基链的增加会使分子的摩尔消光系数降低,同时,分子与PC_(71)BM共混膜的粗糙度及相分离程度逐渐增加.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这一形貌变化的本质是由于随不同长度烷基链(疏水性不同)的引入,改变了原有分子骨架的表面能,从而导致其与受体材料间的表面能差异改变所致.  相似文献   

8.
谢洪泉 《科学通报》1964,9(3):246-246
迄今为止,文献上报导的使丁二烯聚合成为順式-1,4高聚物的催化剂不外乎四碘化钛-烷基鋁及鈷化合物-卤化烷基鋁二种。最近我們找到以丁基鋰与四卤化钛組成的催化剂也能使丁二烯聚合成为順式-1,4含量达90%的产物。文献上曾报  相似文献   

9.
极谱法研究水溶液中稀土与TPPS_4的络合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小霞 《科学通报》1986,31(22):1702-1702
水溶性的四-对磺酸基苯基卟吩(TPPS_4)的结构见图1。它与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形成络合物的光度法研究,近年来已有报道。卟啉与Cd(Ⅱ)、Mg(Ⅱ)、Pb(Ⅱ)形成络合物的极谱研究,也有报道。本文着重讨论水溶液中稀土离子与TPPS_4形  相似文献   

10.
希土化合物在定向聚合中的催化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之荃 《科学通报》1964,9(4):335-335
希土元素属于周期表中IIIA族的过渡金属,其卤化物有可能与烷基铝组成双金属络合物(Ziegler型催化剂),对烯烃的加成聚合具有催化活性。但迄今为止,除对乙烯的线型聚合以外,在文献中尚未见到将希土化合物用作定向聚合催化剂的报导。我们研究了希土化合物与烷基铝组成的非均相催化体系对丁二烯定向聚合的催化活性,发现有些体系定向效应很高。聚合是在除去微量氧和水分的氮气氛中进行的。丁二烯(纯度>99%克分子)的苯(分析纯)溶液流经活性氧化铝柱以除去水分及其他杂质。先在干燥的聚合反应瓶中称入一定量的希土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谢洪泉 《科学通报》1965,10(7):639-639
Mazzei等曾报导了某种不含烷基金属的催化剂聚合丁二烯的动力学,但未指出该催化剂的组分。不久前Marconi等曾发表了用无机化合物卤氢化铝的衍生物与卤化钛组成的非均相催化剂可使丁二烯进行顺式-1,4聚合。我们发现AlHCl_2的乙醚络合物与CoCl_2的吡啶络合物及AlBr_3组成的三元可溶性催化剂可以作为丁二烯的顺式-1,4聚合催化剂,所得聚合物的顺式-1,4结构很高,达95%以上,分子量可控制在20—30万。聚合操作均在纯氮保护下于干燥仪器中进行,  相似文献   

12.
杨科芳  黄英娟  董金勇 《科学通报》2006,51(19):2232-2236
将MgCl2/TiCl4催化剂插层于有机蒙脱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钠-蒙脱土)中, 配合三乙基铝(AlEt3)助催化剂及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DS)外给电子体, 催化丙烯与5-己烯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的共聚合反应. 在实现蒙脱土纳米片层有效剥离的同时, 在聚丙烯基体上同步引入反应性硼烷基团. 在温和条件下(40℃, 3 h), 产物在四氢呋喃中进行硼烷基团的水解反应, 从而在保持蒙脱土纳米片层剥离状态下, 聚丙烯基体原位引入羟基功能基团. 与基体未功能化的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对比, 聚丙烯基体中羟基的原位引入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纳米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稳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手段研究了不同氯原子取代位置的四苯基卟啉-组氨酸二元体系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的光谱性质. 结果表明, 苯环上氯原子取代位置的不同对卟啉的光物理性质有很大影响, 组氨酸的引入对卟啉的激发态性质影响不大. 氯原子间位、对位取代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相差不大, 但其邻位取代自由碱卟啉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比间位、对位化合物低得多, 而对于锌卟啉其结果恰恰相反, 这种特殊性质主要归因于氯原子的空间效应.  相似文献   

14.
李晔 《科学通报》2008,53(21):2576-2580
用稳态和时间分辨光谱对四苯基卟啉、四甲基苯基卟啉、邻二氯苯基卟啉的锌、铜的络合物进行了表征. 铜邻二氯苯基卟啉在极性溶剂中吸收光谱蓝移, 并且产生一个新的电荷转移(CT)态的吸收带. CT态的荧光发射位于650 nm, 荧光寿命为8.4 ns. 反常荧光产生的原因是按照Marcus电子转移理论, 极性溶剂有利于增加溶剂外部重组能, 从而降低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能. 此外, 邻二氯苯基铜卟啉中的卤素原子的存在产生重原子效应, 从而增加了其三线态的寿命. 导致其三线态向CT态跃迁的几率变大. 其他的影响因素如氢键、极性、轴配位的影响等因素被排除.  相似文献   

15.
孙玉善 《科学通报》1964,9(6):531-531
1-苄基-3,4-环四次甲基-吡唑酮-5(Ⅰ)与多聚磷酸共热,可发生一种新型的降解与聚合反应——“裂解—聚合”:  相似文献   

16.
刘绍璞 《科学通报》1987,32(12):912-912
铬偶氮酚KS[2-(2-羟基-3-羧基-5-磺基苯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三钠盐,简称CALKS],是光度法测定铝的新显色剂。它与铝的显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已有报道。我们还研究了铬偶氮酚KS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与铝、铍、镓、铁(Ⅲ)的三元络合物,提出了高灵敏度光度测定这些元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德和 《科学通报》1984,29(12):759-759
前已报道3-(β-苯乙基)-9β-甲氧基-9α-(间-丙酰氧基苯基)-3-氮杂二环[3,3,1]壬烷(代号P-7548),是一新的强效镇痛剂,其作用强度是吗啡的2000倍(小鼠,ip,热板法)。进一步的药理试验表明,P-7548具有生效快,作用时间长,对呼吸抑制作用弱,安全比(家兔)可达100倍以上的特点。由于药物-受体作用学说的研究进展,镇痛剂是通过与其特异的受体或  相似文献   

18.
刘有成 《科学通报》1986,31(10):753-753
Grignard试剂生成过程中有自由基中间体产生是人们早已注意的一个问题。CIDNP技术的发展对研究Grignard试剂的生成机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Bickelhaupt等用~1Hnmn检测RX(R=Me,Et,Pr,i-Pr,n-Bu,i-Bu,1-甲基丙基,苯基,苯乙基;X=Br,Ⅰ)与镁的反应,观察到Grignard试剂的α-质子表现出E/A多重效应(除甲基和苯基以外),副产  相似文献   

19.
田军 《科学通报》1993,38(20):1916-1916
利用6,6-环戊烷基富烯与芳基锂作用形成的取代环戊二烯基锂,与双(环戊二烯基)四氯-μ-氧合二钛反应这一新的合成方法,制备了(η~5-环戊二烯基)[η~5-(1-(4-甲氧基苯基)环已烷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I).元素分析、核磁、红外、质谱分析确认合成产物为  相似文献   

20.
王佛松 《科学通报》1962,7(9):50-50
为了合成规整结构的聚丁二烯,曾采用各种不同的催化系统。专利及文献上报导,在一系列均相或非均相的由三烷基铝或二烷基卤化铝,以及周期系第八族金属元素的盐类或它们的络合物组成的催化系统中,丁二烯可聚合生成高1,4-顺式含量的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