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热河”是承德的旧称,最初得名于避暑山庄内的一条温泉小河。1929年民国政府成立的“热河省”,沿用到1955年才被国务院撤销,所属的承德、朝阳和赤峰等区域分别划归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上个世纪20年代,当来自美国的著名地质学家葛利普教授在辽宁的凌源地区工作时,第一次将“热河”与该地区大量出露的中生代的地层及其赋含的古老动物群(距今大约1.2亿年)联系到了一起,从而分别有了“热河系”和“热河动物群”的称谓。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顾知微院士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在1962年又提出了“热河群”和“热河生物群”的概念,分别指的是对应的岩石系统和化石群。一个被沿用了几百年的古老的名称被用来标识一个更加古老的生物群,似乎是再恰当不过了。  相似文献   

2.
李建军 《大自然》2013,(5):54-57
和政动物群是指我国甘肃省和政地区发现的新生代古生物化石所代表的动物群。和政县位于兰州市南偏西约100千米处,行政上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在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上常常把发现在同一地方、同一时代的各种古生物化石组合统称为一个动物群,并经常以发现地或其代表动物命名。比如,著名的热河动物群就是发现于辽宁西部及华北地区白垩纪早期的一个古动物群,其中包括中华龙鸟等带羽毛的恐龙、孔子鸟等中生代鸟类以及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等。后来,科学家在该地区的相同地层中还发现了大量植物化石,包括被人们称为第一朵花的"辽宁古果"等被子植物化石,于是科学家将热河动物群更名为热河生物群,即包括动物群和植物群的生物群。另外,三叠纪晚期的关岭生物群和中新世的山旺动物群等也是如此命名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恐龙化石非常丰富,属种之多,延续时代之长,举世罕见,堪称“恐龙王国”。最近几年,我国辽西地区下白垩统热河群产出的恐龙化石再次引起了世界瞩目。从分类上讲,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第一块恐龙化石,是产出于朝阳县梅勒营子的鹦鹉嘴龙化石。鹦鹉嘴龙是一种亚洲特有的恐龙,因其吻部长得像鹦鹉嘴而得名。这种恐龙是一类两足行走的植食性动物,是许多恐龙研究学者感兴趣的一类恐龙。不过,真正把世界的目光引向辽西的发现,是带羽毛的兽脚类恐龙化石。中华龙鸟发现于辽西北票,从形态上看,它处在向鸟类演化的一个相对原始的进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曾晗 《大自然》2021,(2):26-29
节肢动物在现代地球上几乎无处不在,是物种多样性和个体数量最高的动物类群.但是,“节肢动物的起源”一直是生物演化研究的一大难题.最近,中国古生物学者在距今约5.18亿年前的寒武纪澄江动物群中发现了一种长相奇特的“四不像”嵌合体动物——麒麟虾,它成为解开节肢动物起源之谜的一把关键钥匙.  相似文献   

5.
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中国辽宁的西部两度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目光聚集的焦点地带,中国科学家先后公布的两项化石方面的研究成果———辽宁锦州首次发现真正会飞的恐龙化石、辽宁朝阳新发现一种原始鸟类化石,使得鸟类的恐龙起源学说获得了关键性证据,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外的化石专家惊叹辽宁西部盛产如此丰富多彩的热河动物群化石,辽宁西部正成为全世界知名的“恐龙之乡”。事件:中华神州鸟与原始热河鸟化石7月22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今年春天在辽宁锦州义县发现了一块真正“会飞的恐龙”化石——中华神…  相似文献   

6.
作者所发现的中寒武世凯里动物群,属于带软躯体化石的布吉斯页岩型的动物群,是继云南澄江动物群之后我国发现的又一个早期后生动物群。它和新近发现的晚震旦世庙河生物群,分别填补了晚震旦世、中寒武世我国带软躯化石生(动)物群的空白,形成了我国多时期带软躯化石的生(动)物群体系。对于研究我国及世界早期后生动物演化并不断揭示其演化规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4年2月20日 ,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成果荣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唯一的一等奖。该项成果是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均远教授、云南大学侯先光教授和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合作近20年共同完成的。该项目一系列化石的发现 ,不仅为“寒武纪大爆发”突变事件的存在提供了依据 ,证明了门一级高级动物类群的起源是“寒武纪大爆发”事件的核心内容和本质所在 ,进而对达尔文倒椎形进化树模式提出了质疑 ,提出了广义进化论。该项研究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在早期生命演化与…  相似文献   

8.
请携手研究与保护蝙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蝙蝠是家喻户晓的动物,无论是老妪还是顽童,都能对它描述一番:俗名“夜蝙蝠”、“盐蝙蝠”、“盐耗子”或“檐老鼠”,民间流传着蝙蝠是由爱吃盐的耗子“演变”来的;它们是会飞的兽类,而不是鸟类;雷达的发明受其启示……然而,人们普遍对蝙蝠了解不深,即使是动物学家,对这一动物类群研究亦甚少。蝙蝠是哺乳纲翼手目动物的统称。它们起源于原始食虫类,在6千多万年前的古新世时可能已会飞翔。但它们的骨骼脆弱,生态特殊,化石保存较少,系统发育问题仍需探究。最早的翼手类化石发现在中始新世,完整的骨架及印膜表明,它们已完全适应飞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代表的脊椎动物是怎样演化来的?后口动物的起源是什么?生命大爆发和进化论矛盾吗?……这一系列早期生命演化的重大难题一直困扰着人类,成为科学界的难解之谜。近年来,有一位长期致力于早期生命科学研究的中国科学家,相继发现了“云南虫”、“华夏鳗”、“西大动物”、“昆明鱼”、“海口鱼”、“长江海鞘”等奇特动物活化石和灭绝动物类群“古虫动物门”,提出了脊椎动物起源“五步走”的新假说,在该领域的研究中成果迭出、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0.
<正> 毕格狗(Beagle)是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实验动物,在美国凡以狗为实验动物研究的成果中,只有毕格狗才能被国际上承认。而毕格狗在我国是近十年来引进的一种新型实验动物。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需要,毕格狗的实用价值逐步为广大学者所重视。狗的饮食制度构成了它外界环境的一大部分,而且这种“营养环境”的控制非常重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世界》2009,(8):93-93
A:老话说“狗改不了吃便便”,这一点都没错。而且,狗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自然界中好食此物者还不少,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食粪动物”(coprophagy)。如果你在自然界中看到一团粪便,除非它已经被冻得梆梆硬,否则它一定是“生机盎然”的。食粪动物中最大的一群就是各种昆虫。各种苍蝇自不必说,最著名的食粪昆虫莫过于粪金龟,它之所以滚粪球,是因为那是它的幼虫的美餐。享受粪便大餐的昆虫绝非只有这些其貌不扬的家伙,蝴蝶中的大多数不只是采采花蜜,它们对粪汁也颇感兴趣。  相似文献   

12.
暴龙超科恐龙是晚白垩世陆地生态系统的优势生物,曾广泛分布于劳亚古大陆,甚至作为冈瓦纳古大陆一部分的澳洲也有其化石的发现。最早的暴龙超科发现于中-晚侏罗世,如五彩冠龙(guanlong wucaii),并在白垩纪早-中期迅速分化,一些巨型暴龙超科如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勇士特暴龙(tarbosaurus bataar)、强壮惧龙(daspletosaurus torosus)等,在晚白垩世成为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强大掠食动物。而热河群暴龙超科的发现为进一步了解暴龙超科早期演化提供了机会,该文总结近几年来辽西热河群暴龙超科恐龙化石:奇异帝龙、华丽羽王龙、喀左中国暴龙,并分析其在暴龙超科早期演化及鸟颈类主龙演化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200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的评选中,由于在进化生物学中一个重大难题“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澄江动物群”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性进展,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舒德干教授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在此前,舒德干教授以并列第一的身份联合另外两位科学家申报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成果已经获得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后生动物的起源与进化问题一直是动物学、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上,对其系统发生和亲缘关系的探讨主要是基于比较形态学和比较胚胎学的证据,然而,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发育生物学的不断进展及其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普遍运用,从遗传基础和发育机理上追踪动物各分类群间的系统发生关系已经成为可能。本文就近年来后生动物高级分类群(主要为“门”一级)的分子系统发生研究及其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同时就后生动物系统发生研究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热河生物群--探索中生代生命演化的世界级化石宝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在热河生物群各门类生物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和成果。我国辽西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研究鸟类起源,恐龙的进化,鸟类、哺乳动物以及被子植物的早期演化和辐射等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同位素测年技术的广泛应用,表明热河生物群属于早白垩世,在地球上延续了大约2千万年。热河生物群的繁盛和东亚地区当时特有的温暖的淡水和陆地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而频繁的火山活动又是化石得以大量完美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热河生物群的研究还具有很大的潜力,而对化石的科学发掘和保护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6.
麋鹿之奇     
麋鹿属偶蹄目、鹿科、麋鹿属,俗称“四不像”。我国现有鹿科动物16种,而麋鹿是鹿科动物中最奇特的一种,它的奇特之处是:身世曲折麋鹿是我国的特产动物。1900年,出于战乱和洪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动物形态学课程群是我国高等涉农院校动物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群之一,包括动物解剖学、兽医病理学和动物形态学实训等课程及相关实验,兼具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特点.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服务社会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新农科”发展方向为导向,实现创新型执业兽医及“学农、爱农、为农、兴农”综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动物形态学类课程进行整合,重构教学内容,创新实验实践教学方式,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同向同行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动物地理学,一般都认为它是在生物学或动物学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生物学或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动物学范畴或介于动物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H·A·波布林斯基指出:“生物地理学是研究有机体沿地球表面的地理分布以及确定这种分布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生物地理学区分为植物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后者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动物区系。实质上是生物科学”。盖普特涅尔等认为:“动物地理学是动物学的一个部门,它研  相似文献   

19.
热河掘地兽     
《科学世界》2021,(7):70-75
正2021年4月7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毛方园博士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博士在《自然》(Nature)上发表文章,报道了中国热河生物群新发现的三列齿兽和真三尖齿兽的新属种,分别名为中国掘兽(Fossiomanus senensis)和陈氏掘尖齿兽(Jueconodon cheni)。这两种动物的发现,加大了热河生物群哺乳形动物的属种丰富度和形态多样性,并为早期哺乳类动物的形态学与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类——白鳍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属鲸目、齿鲸亚目、淡水豚总科、拉河豚科。它在地球上出现于几千万年前的中新世,比大熊猫的出现要早得多。因此可以说白鳍豚是比大熊猫更古老的动物,是现存于世的“活化石”。从进化的角度看,白鳍豚属“二次入水”动物,它与陆生哺乳动物一样,具有恒温、胎生和哺乳等特征。但其身体呈流线型、后肢退化、体毛消失,同时具有发达的声纳定位能力等,使它适应水生生活。白鳍豚为我国特有的动物,也是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是全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遗憾的是,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