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梁(SCCTG)的抗弯性能,对编号为CB1、CB2a、CB2b和CB3的4个试件进行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SCCTG截面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理论计算时可采用平截面假定,且SCCTG具有较高的极限承载能力和良好的变形性能,采用较密栓钉时可有效提高混凝土板和钢桁架的整体工作性能;当在弹性阶段时,SCCTG翼缘板的有效宽度基本不变,在塑性阶段,有效宽度有所增加,但均小于《规范》计算值,同时,试验证明混凝土受压翼缘存在较明显的剪力滞后效应,因此,设计计算时应考虑剪力滞后效应对组合梁承载力和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重组竹梁抗弯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重组竹的抗弯性能,本文制作了6根足尺矩形截面重组竹梁,采用4点弯曲加载方法,测量了不同荷载下重组竹梁的跨中挠度和横截面应变.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竹梁的跨中挠度和纵向应变均与荷载成线性关系,且与理论结果一致;指接位置接近支座时,重组竹梁的抗弯性能较好,试验所得最大压应变和最大拉应变分别为-7.855 62×10~(-3)和6.980 27×10~(-3),极限荷载为110kN,最大挠度为28.75mm;指接位置位于跨中时重组竹梁抗弯性能较差,此时重组竹梁的最大压应变和最大拉应变分别为-2.717 44×10~(-3)和3.584 94×10~(-3),极限荷载仅为65.34kN,最大挠度为14.44mm.因此,重组竹梁用作抗弯构件时应避免指接位置位于受拉侧弯矩较大处..  相似文献   

3.
基于已有的推出试验,选择螺杆、凹槽和预紧力凹槽3种连接件,开展了5根胶合竹-混凝土组合梁的四点抗弯试验,研究连接件类型与数量对组合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梁具有较高的初始组合效应,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的组合效应相对稳定,且组合梁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随连接件数量增加而提高;对于采用螺杆连接件的组合梁,其极限承载力取决于指接部位的抗拉强度;对于凹槽类连接件的组合梁,其极限承载力主要由端部连接件的抗剪切强度控制;采用预紧力凹槽连接件的半装配式组合梁与现浇施工方式的凹槽组合梁相比较,其抗弯性能很接近,但施工效率显著提高;欧洲规范EC 5中的等效截面刚度法高估了试件的承载力,不适合直接套用于组合梁.  相似文献   

4.
为恢复地震、爆炸、火灾等极端荷载作用后混凝土T梁桥上部结构的抗弯性能,利用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UHPFRC)材料的良好抗弯拉性能改进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提出钢-UHPFRC组合加固方法。以带损伤的足尺混凝土T梁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抗弯承载性能试验,分析钢-混凝土组合加固和钢-UHPFRC组合加固T梁在正常使用阶段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弯曲破坏模式;基于足尺试验弯曲破坏形态,建立钢-UHPFRC组合加固足尺混凝土T梁抗弯承载力计算图示和简化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钢-UHPFRC组合加固试验梁发生塑性弯曲破坏;跨中横截面变形符合平截面假定,加固部分与原结构之间纵向相对滑移小于0.35mm,加固后试验梁整体工作性能较好,与未加固梁相比,钢-混凝土组合加固T梁抗弯极限承载能力可提高71%;在加固材料质量减轻50%的条件下,钢-UHPFRC组合加固T梁抗弯极限承载能力可提高30%,正常使用阶段其抗弯刚度与钢-混凝土组合加固T梁相近,因此钢-UHPFRC组合加固可提升或恢复混凝土T梁的抗弯承载性能,同时降低加固材料对结构自重的增加;抗弯承载力简化公式计算值与钢-混凝土组合加固T梁和钢-UHPFRC组合加固T梁试验值的比值分别为0.97和0.95,简化公式计算可靠,可用于组合加固后混凝土T梁桥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5.
基于内+外(嵌入式加固+体外加固)与表+外(外贴加固+体外加固)组合加固思路,提出了嵌入式CFRP筋+体外预应力钢丝绳、外贴CFRP布+体外预应力钢丝绳组合加固混凝土梁新方法.介绍了组合加固工艺,并对组合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内+外、表+外组合加固可实现对混凝土梁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抗弯刚度的有效提升,同时不降低用其他方式加固梁的延性;传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时出现的剥离破坏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和改善,加固材料强度利用率有效提升.进一步对组合加固梁受弯最大承载力进行理论分析可知,组合加固梁破坏模式、最大承载力等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推导的理论计算方法可实现对组合加固梁最大承载力的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6.
李梦飞  缪言  朱华  蔡敏  李庆中  周安 《工程与建设》2022,36(1):13-15,48
钢围檩作为装配式H型钢支护体系中的标准件,主要起到连接支撑和围护桩以及传递荷载的作用.现以一种通过高强螺栓和盖板连接的装配式钢围檩为对象进行试验,以研究此种半刚性节点的抗弯性能.试验表明:① 此种节点下的装配式钢围檩弯曲变形的过程具有典型的弹塑性特征,试件屈服平台较长;② 受压区2根H型钢在对接处相互挤压,大大减小了上...  相似文献   

7.
基于13个钢-聚氨酯复合管试件的轴压试验,研究聚氨酯在钢复合管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承受轴向压力下,钢-聚氨酯复合管轴压试件破坏时呈多折腰鼓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后,受到聚氨酯材料的约束可以有效延缓试件屈曲发生时间与变形程度;整个加载过程,聚氨酯与钢材的黏结性能良好,两者未发生剥离现象。从试件荷载-位移曲线以及试验过程可得:荷载-位移曲线一般由弹性、弹塑性、下降和强化阶段组成,表明复合管具有很好的延性与强度储备,能有效抵抗地震等动力荷载的作用。随着L/D的减小,试件的极限荷载有增大的趋势,但是其增幅不明显。套箍系数ξ是影响试件性能的重要因素,当ξ值提高时试件承载力会明显提高;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8.
钢-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塔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钢-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塔节段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研究组合桥塔的受力性能,得到了模型破坏时的承载力和破坏形态,分析了其应变及变形规律。参考相关规范和规程,对组合桥塔的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组合桥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壁板的局部失稳对于组合桥塔的承载力影响较大;在计算组合桥塔的轴压承载力时,需根据壁板局部失稳的情况加以区分,可以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规范中的公式或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一种喷涂保温材料-原竹组合楼板抗弯性能,完成了1组共计2个试件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观察对比各级荷载作用下组合楼板和原竹骨架楼板挠度的发展情况,探讨楼板的破坏过程、破坏形式及破坏机理,考虑竹材与喷涂保温材料之间的组合效应,获得组合楼板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研究结果表明:原竹与物料组合效应较好,组合楼板能够满足抗弯承载力和挠曲变形的要求,可以作为土建楼板使用;试验组合楼板在正常使用阶段的整体抗弯刚度约为原竹骨架楼板的17倍,其极限承载力约为原竹骨架楼板的2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钢-混结合段的受力特征,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为1∶3的主梁钢-混结合段试验模型(长×宽×高:6.0 m ×1.722 m ×2.0 m),并进行了四点弯曲负弯矩受弯性能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荷载加载工况作用下钢-混结合段的受力情况和传力机理,基于模型试验,采用ABAQUS软件对钢-混结合段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加载和超加载工况下,钢-混结合段各构件应力水平较低,结合段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结合段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钢箱与混凝土之间共同受力性能良好,钢-混结合段钢顶板、底板和UHPC层所承担的弯矩由钢梁过渡段经承压板向钢-混结合段传递过程中逐渐减小,传力流畅.试验模型钢-混结合段主要由承压板承担荷载,荷载分担比例合理.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栓钉间距对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完成了3个钢-UHPC组合梁试件变幅疲劳试验,主要试验变量为栓钉间距(100 mm、150 mm、300 mm).在疲劳试验中,重点考察了栓钉间距对轻型组合桥面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关注了栓钉焊趾处钢面板受拉-短栓钉受剪耦合作用下的疲劳性能;而在疲劳后的剩余承载力试验中,探明了栓钉间距对疲劳后UHPC裂缝发展规律及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当栓钉间距为300 mm时,单位荷载下的钢-UHPC界面滑移明显高于其他两个试件,但在疲劳加载过程中,界面滑移增长并不明显;对于U肋受压区底板应变,当栓钉间距为100 mm和150 mm时,整个疲劳试验过程无明显变化,而当栓钉间距为300 mm时,应变呈现微小的增大趋势;为分析试件中栓钉根部的钢面板拉-剪耦合疲劳受力状态,基于《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JTG/T D64-01—2015)中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偏保守的计算结果.此外,疲劳后的剩余承载力试验表明,栓钉间距越小,试件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强,截面的抗弯承载力相应提高.分别按弹塑性理论和塑性理论计算了试件的剩余承载力,发现试件虽然经历了疲劳加载,但测承载力仍大于计算承载力,且基于塑性理论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加强槽钢剪力连接件的新型钢-砼-钢组合剪力墙.通过对4个试件进行推出试验研究该新型剪力连接件的受剪性能,分析其破坏模式、荷载-滑移曲线、极限抗剪承载力以及极限滑移量等.为研究采用该新型加强槽钢连接件的钢-砼-钢组合剪力墙试件的抗震性能,完成了3个剪跨比为2.0的组合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该新型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沿海浪溅区UHPC-NC组合板桥梁湿接缝薄弱问题,设计并制作了两块不同构造的组合接缝板(菱形企口接缝JF-L与倒T形接缝JF-T),开展了受弯性能试验并进行界面应力分析,得到组合板湿接缝从开裂到破坏的全过程力学响应,并根据本文试验和文献统计数据,推导了UHPC-UHPC接缝界面开裂荷载计算公式. 结果表明:两块接缝板均发生弯剪破坏,由于接缝界面存在加密钢筋,剪跨段存在纵筋配筋率变化截面,钢筋在该变化截面拉断;两块组合接缝板开裂荷载和极限破坏荷载基本相同,抗裂性能由接缝界面性能控制,不同构造对湿接缝的抗弯性能影响不大;JF-L与JF-T试件的名义开裂应力分别为4.71 MPa和4.74 MPa,满足沿海浪溅区桥梁正常使用要求;JF-L试件裂缝数量更多,但裂缝发展速度较慢,JF-T试件UHPC-NC界面未开裂,具有更高的延性和抗裂性能. 提出UHPC湿接缝开裂荷载计算公式并与本文和相关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适用性. 实际工程中,推荐采用更方便预制和施工的菱形企口湿接缝构造形式.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波折腹板内衬混凝土改善连续梁负弯矩区的结构力学性能.通过两点对称加载试验研究了波折腹板内衬混凝土组合梁的弯曲性能.试验表明:与钢波折腹板梁相比,内衬混凝土可限制波折腹板梁受压翼缘的屈曲,提高组合梁的弯曲强度与延性.依据试验弯曲破坏模式与应力分布,提出了弯曲强度的计算方法,理论与试验结果相比吻合较好.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方法可为波折腹板内衬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既有石结构中石楼板(石板)的抗弯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防止石板发生脆性破坏,提出了用于石板抗弯加固的粘钢加固技术,并对加固石板试件进行受弯性能试验,研究钢板厚度及宽度(即截面积)对石板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粘钢加固石板可显著有效改善石板的脆性破坏形态,加固后石板的破坏形式表现为具有明显挠曲变形的延性破坏;粘钢加固石板的抗弯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极限荷载较未加固石板提升了60%~233%,随着钢板的厚度和宽度的增大,加固效果更加显著;粘钢加固石板能有效抑制石板受拉区不可见微裂缝的发展,显著提高了石材的极限拉应变,从而增大石板的开裂荷载.随着钢板的厚度和宽度的增大,开裂前石材极限拉应变提升幅度为79.75%~178.48%,粘钢加固石板的开裂荷载较未加固石板提升了60%~140%;最后通过理论计算,建立粘钢加固石板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6.
按照1:4缩尺完成1个斜交钢-混凝土组合空间梁柱节点,以柱端加载方式对本试件开展水平低周循环荷载试验。主要研究节点核心区的受力特征、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试验,在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应较好的前提下,建立18个有限元模型分析轴压比、柱型钢腹板厚度及型钢翼缘厚度3种参数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加载后期,试件的节点核心区产生明显的剪切变形,并伴随扭转现象,反映了节点产生平扭耦联的空间作用特点;试件的滞回性能、承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较强,反映了此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且节点的极限位移角为1/25,满足规范规定1/50的限值要求;适当增大轴压比对提高承载力有利;在低配钢率下,优先增加翼缘厚度对提高承载力更有效;在高配钢率下,优先增加腹板厚度对提高承载力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进行了3块冷弯薄壁型钢桁架-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试件和1块冷弯薄壁钢桁架-ALC板组合楼盖试件的抗弯性能试验,详细考察了组合楼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分布规律和破坏模式,研究了荷载-挠度曲线和荷载-应变曲线。试验研究表明:组合楼盖的抗弯承载力随着抗剪连接件个数的增加和节点连接强度的增大而增加;组合楼盖在承受相同弯矩的情况下,冷弯薄壁型钢桁架-ALC板组合楼盖产生的最大挠度明显大于冷弯薄壁型钢桁架-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产生的最大挠度。研究结果将为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暗梁对钢-混凝土组合楼板静力性能的影响,对钢-混凝土组合暗梁楼盖进行了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并对有、无暗梁楼盖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该新型楼盖结构的受力变形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钢-混凝土组合楼板中嵌入钢暗梁后,极大地提高了钢-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承载能力和刚度,改善了其静力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钢-混凝土组合柱轴压性能的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钢-混凝土组合柱的静载轴压承载力试验,得出了各种组合柱在轴心荷载作用下的荷载-纵向位移曲线,分析了组合柱的工作及破坏机理,比较了组合柱的轴压极限承载力并对其轴心受压性能作了试验对比分析,对相关研究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钢管束混凝土组合墙-梁刚接节点抗震性能进行研究,设计1个肋板型节点和3个翼缘加强型端板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考察翼缘与墙体是否焊接对肋板型节点的影响和翼缘补强及端板厚度对端板型节点的影响,研究节点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滞回性能、延性、耗能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肋板型节点和端板型节点都展现了很好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肋板型节点因翼缘与墙体未进行焊接,虽延性有所提高但降低了其承载力,削弱了其抗震性能;端板型节点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随着端板厚度的增加而增强,端板厚度对节点有较大影响;端板型节点在梁翼缘增加了贴板后,对极限承载力、延性、刚度等均有一定提高,但耗能能力有微小下降,翼缘加强后在梁翼缘可以有效地形成塑性铰,达到"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