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新闻     
《科学观察》2011,(6):73-73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对接 2011年11月3日凌晨,于11月1日成功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与此前于9月29日成功发射升空的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实现空间交会对接。此后,11月4日又成功实现了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这两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的成功,为中国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已经于11月17日19时30分左右在内蒙古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天宫一号还将继续在轨飞行,其设计寿命为两年,预计它还将迎来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以及中国宇航员。  相似文献   

2.
“神十”对接“天宫” 6月11日17时3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上,一座湖蓝色的发射塔架,一枚托举着神舟十号飞船的乳白色长征火箭,组成了这个大漠夏日最美的一道风景. 与此前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船试验性飞行不同,整装待发的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将为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服务.和此前“神九”飞船相比,“神十”又有哪些不同和突破呢?  相似文献   

3.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2,(13):8-9
"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并实现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7日,"神九"的轨控发动机经过短暂开机,对"神九"的轨道进行调整。这次"神九"追赶"天宫"的方式和"神八"完全相同。即经过五次变轨使飞船进入天宫一号正后  相似文献   

4.
<正>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神舟到天宫,从出舱活动到交会对接……从1999年那个深秋开始,中国神舟的每一次飞行,都在刷新着一个民族的太空高度。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更是令举国上下都为之振奋、为之骄傲。有人可能会认为,对载人航天工程的  相似文献   

5.
双周要闻     
《世界博览》2012,(13):8-8
6月24日,在航天员的手动操控下,中国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同日,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7020米的深度。连日来,外国媒体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和诸多评价。  相似文献   

6.
詹琰 《科技潮》2011,(10):64-65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升空了,它将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成为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也蕴藏着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未知太空的美好幻想。实际上,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和热爱一直没有停止过,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梵高的《星  相似文献   

7.
方晨 《科学世界》2012,(8):60-63
神舟九号飞船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载人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大家通过电视转播了解到,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开展了多项航天医学实验,研究空间飞行环境对航天员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影响。那么,除了这些实验以外,天宫一号上是否还开展了其他科学和研究呢?就这个问题,本刊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主任设计师郭丽丽。  相似文献   

8.
方晨 《科学世界》2012,(7):4-11
神舟九号即将踏上与天宫一号进行载人交会对接的旅程。载人航天交会对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神舟飞船要在控制系统的指挥下,克服各种干扰,准确无误地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姿态和轨道控制动作。那么,飞船的控制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它们是如何在特殊的太空环境中,保证飞船准确可靠地完成复杂的飞行和对接任务的呢?  相似文献   

9.
正去时无畏,归来身披荣光!今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天宫一号"是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重约8.5吨,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此后两年内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进行6次交会对接,帮助我国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0.
文怡 《今日科技》2012,(6):33-41
2012年6月24日注定是个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载人深潜双双实现新突破。 6月24日12时55分,神舟九号三位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正"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已经成功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二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和此前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相比,它都有哪些强大之处?"1.飞得更高:393公里轨道高度的对接与运行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轨道高度是393公里,比此前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的轨道高度343公里高了50公里。之所以要高出50公里,主要是为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建造空间站做准备——这一  相似文献   

12.
广角     
《广东科技》2012,(1):8-8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和之前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意味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又一个掌握完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科技》2011,(31):90-90
[新华网]11月14日20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这次对接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19时24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组合体发送指令,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中间位置显示出神舟八号逐渐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圆满完成。至此,在短短的12年时间里,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全自主地掌握了载人航天活动的全部三大基本技术,即载人航天器的成功发射和航天员安全返回技术、空间出舱活动技术以及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相似文献   

15.
王渝生 《科学世界》2011,(12):82-83
2011年11月3日,我国神舟八号宇宙飞船成功升天并实现同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和空间站工程第二步战略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关键词     
《华东科技》2013,(7):8-9
"神十"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相似文献   

17.
文怡 《今日科技》2012,(6):34-41
2012年6月24日注定是个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载人深潜双双实现新突破。6月24日12时55分,神舟九号三位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3个多小时前,即6月24日上午9时15分,在地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蛟龙"号成功下潜到7020米的深度,标志着载人潜水器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相似文献   

18.
再向太空行     
<正>太空又迎来中国人。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温柔拥抱,使得以实现载人飞行、空间交会对接为目标的这次行动离最终的成功,又近了一步,也让中国向最终实现建立独立自主的空间站的目标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始于1992年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迈步之初并不引人注目。然而,从1999年  相似文献   

19.
《青年科学》2013,(8):4-7
新闻回放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外太空300多公里高度的近圆轨道上成功交会对接。同年6月17日9时54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被成功布放至南海冷泉作业区并开始下潜,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的下潜任务。  相似文献   

20.
省内资讯     
《今日科技》2012,(6):27-28
宁波兵科院宁波分院为神九关键部件"体检"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其中承担神舟九号飞船宇航员生命保障系统、飞船推进系统某类型阀体检测分析任务的是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兵科院宁波分院理化检测中心副主任赵伟介绍,与天宫一号一样,神舟九号飞船一些关键零部件的检测也必须是无损检测,就是在不损伤产品结构的情况下检测。这次,宁波分院理化检测中心为"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