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认为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讲授法是《中国古代史》教学的主要方武,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课堂讨论、自由命题、口试等方法是《中国古代史》教学的辅助方式,而将读书指导法融入《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这些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由“教会”到“会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恰当合理地引入当今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以及考古发掘发现的新成果,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而史料的正确运用更使课堂气氛活跃,能使学生产生庄严而深厚的历史感,在整个《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应始终贯穿“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用历史眼光看待现实和未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如何进行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首先教师素质要提高,既要有传统功力,又必须与时俱进,兼备现代信息技术的熟练使用;其次,除了要提高自身素质外,教师在教学中亦须转变教学理念,要在教学中探索和实施研究性教学,这种研究性教学应从两方面变革和突破,即教师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4.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多年来各门学科教学改革的中心课题和共同任务。历史学科中的中国古代史课也不例外。中国古代史是师专政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其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学习、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的基本技能;……”①而师专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已具备较为丰富的历史基础知识,善于独立思考,社会信息广泛,不满于教材中提供的现成结论,喜欢多向或逆向思维,具有相当的抽象思维能力。据此,几年来,笔者在教学中除认真抓好双基训练外,着重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史》是大学本科历史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内容繁多,要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知识,教学中有效运用史料是必不可少的。史料包括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和口传史料等。通过恰当的史料运用,既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历史发展规律,思考与探索众多历史现象背后复杂的因果关系,也可通过对历史现象复杂关系的分析,形成学习者对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将读书指导法融入《中国古代史》教学中,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这些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教会”到“学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古代史教法的认识与实践黄山松中国古代史是历史系的基础课之一.长期以来,中国古代史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沿用了,或者说还没有完全摆脱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相去甚远,而且也不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  相似文献   

8.
正万:早就拜读过您的大作《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中国物理学史大系·计量史卷》《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中国古代计量史图鉴》……但第一次谋面很晚,是2015年12月中旬应关增建教授邀请,在杭州中国计量学院召开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计量史"开题报告会上相识的,您是出席这次会议的泰斗级专家,有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9.
“文革”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陆敬严看到了中国机械史奠基人刘仙洲先生编写的《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一书,引起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开始走向中国机械史研究之路.后来又涉及中国古代战争器械研究,悬棺研究.编撰了《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中国机械史》、《中国古代兵器》等重要著作.从1982年起,陆敬严先生还从事复原...  相似文献   

10.
学习毛泽东思想是提高《中国近现代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汤道富199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一大进步就是提高能力教学的要求。教材说明第四条写道:“课文中的思考题与课后练习题,着重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多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对学生单向灌输,较少考虑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方式无助于学生古代汉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为此,我们进行了学生古代汉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旨在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策略,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乐学"教育源远流长,它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审美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实现创新,在教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中国古代文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乐学"教育资源,在教师先进理念的指导下,经过学生的探究创新,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将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3.
汉语报刊阅读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外国学生发展和完善相关的阅读理解策略以及汉语交际能力,在中高级阶段报刊阅读课教材的编写中.对于汉语词语、句式的认知特点以及外国学生在进行报刊阅读过程中的语言和心理机制的研究,是决定教材特色和质量.尤其是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外汉语教学方兴未艾,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研究如何使汉语口语学习更有效便显得既迫切又必要。韩国、欧美学生基本代表东西文化圈汉语口语学习的特点,使用问卷调查、访谈与课堂观察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他们的汉语口语学习策略(CSLS)使用情况,研究得出:韩国、欧美学生使用最多的是社会策略;使用较少的是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文化背景对韩国、欧美学生CSLS的使用总体影响不大,但明显影响记忆策略的使用。建议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课民族融合问题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学生对我国古代史上民族关系中的民族融合问题认识不够清晰,可在历史教学中从民族融合的五个重要时期、民族融合的途径及特征加以分析,以便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提高对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古代汉语文选学习是巩固和深化通论知识的重要环节。学生因其古汉语基础比较薄弱,知识不丰富,导致学习文选具有一定的困难。此种状况有悖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课堂练习力度,正确处理篇章讲授详略,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面等则是针对学习实际进行的有益教改尝试。  相似文献   

17.
罗慧 《新余高专学报》2006,11(6):115-116
语文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作用,让研究性学习渗透语文学科课程。一是要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当好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二是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做好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三是搞好课内外链接,担任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  相似文献   

18.
追溯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用户教育的历程,阐述了用户教育的目的,对高校图书馆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高中生不想学、不愿学、不会学语文等学习力低下的现状,从国内外的形势要求、语文学科本身特点及学生自身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提升语文学习力的意义。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重点探讨了提升语文学习力的途径、策略,主要以"会学———好学———乐学"为主线,论述"会学"是提升学习力的根本,"好学"是提升学习力的关键,"乐学"是提升学习力的法宝,从三个层面来探索提升高中生语文学习力的方法,以期为学生喜爱学习语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论文言文的英语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言文的英语翻译是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的主要目标,通过加强学生的双语能力和双文化深度,从而改善提升其翻译层次。现阶段学生的文言文英语翻译能力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敏感度较差,古代和国外文化意识淡薄,受翻译习惯性思维影响严重。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英语翻译能力,重在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扎实的双语基本功和对中英两种文化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能准确理解汉语古今词义的差异,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