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并分析了其成因,重点探讨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模式。  相似文献   

2.
不良贷款处置回收已成为我国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化解经营风险、增加市场竞争能力和全面迎接外资银行挑战最紧迫的任务.本文从随机性动态规划原理出发,对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就不良贷款在五年内处置完成,同时使回收的价值最大化进行了最优化选择,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不良贷款处置回收已成为我国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化解经营风险、增加市场竞争能力和全面迎接外资银行挑战最紧迫的任务.本文从随机性动态规划原理出发,对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就不良贷款在五年内处置完成,同时使回收的价值最大化进行了最优化选择,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从信息不对称、市场合约、成本利益比较、委托代理等方面,分不同的阶段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我们看到,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形成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原因.因此,我们提出在各个不同的阶段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我们认为,入世后,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长期居高不下,贷款质量持续恶化,成为目前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巨大障碍。如何在消化已有不良贷款的同时,遏止新的不良贷款的生,是目前摆在国有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复杂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徐建灏 《海峡科学》2004,(12):51-51,39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后,不良贷款率得到大幅度降低,多年来束缚银行发展的不良贷款包袱得以充分暴露和化解,新的股份制改革对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股份制改革使得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内外部双重压力,不仅要接受国际标准、国际投资者和国内外监管部门的检验,要承受更大的信息充分披露的压力,还要面临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文化落后、  相似文献   

7.
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实际上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通病,这在业内已成共识。为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有关部门先后于1999年和2000年两次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进行了剥离,一度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所占比例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我行也于2000年成立资产经营中对不良资产进行了剥离。然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剥离的仅仅是1999年9月份以前形成的呆滞呆账贷款,以后遗留下来的不良贷款仍然滞留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而且在正常贷款中,也还隐藏着不良资产潜在的风险,不良资产反弹的“隐患”还远远没有消除,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不良资产又在源源不断地产生,而且随着“抓降”攻坚战的不断深入和持久进行,不良贷款“抓降”难度越来越大,困难和障碍也越来越多。虽然城市商业银行比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成立时间较短,历史包袱较轻,但由于其前身城市信用社人员素质低,经营良莠不齐,因此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为此,商业银行进一步“抓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于是清收不良贷款就成了银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既是金融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金融风险备受各国政府、金融监管当局、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我国的金融业也潜伏着严重的金融风险,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大、比例高等问题没有彻底根除,这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沉重的历史包袱,是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隐患。不良贷款是指:银行投放贷款后形成的信贷资产中不符合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处于逾期、呆滞或呆账状态,而使银行资产风险加大并面临资本损失的那部分贷款、按照人民银行实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在这五类贷款中,次级、可疑和损失视同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9.
为贷款合同提供保证。这是我国和目际贷款合同最为普遍的担保方法。由于贷款合同保证虚设问题的存在。导致不良贷款率惠剧上升,成为国有商业银行防不胜防的一大难题。探析贷款合同保证虚设之形式、成因、对策,旨在消除隐患、增强防范,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讲述的是在“双降”现象下,而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却有增长的势头,在现状中存在着不良贷款的数额大,企业逃债,政府干预、监管不严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几点方法来帮忙解决一些问题:转股、规范政府行为、加强沟通、推行市场利率、建立信用体制、建立和完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