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非饱和含湿多孔介质微波冷冻干燥的物理过程,提出了一个更适合于实际情况的升华-冷凝物理模型,导出了相应的传热传质微分方程组。模型中考虑了升华冷凝区内由于蒸汽迁移造成的含湿量重新分布及其对热质传递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微小气候热湿传递理论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考虑微小气候区的热湿传递现象,将温度梯度和水蒸汽压力梯度作为主要驱动力,同时考虑热湿相互耦合作用及相变过程中发生的蒸发冷凝现象,建立了一种反映微小气候热湿传递现象的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冷凝的控制方程和相应的边界条件,得到了传质及界面对冷凝过程影响的解析解,并对影响冷凝过程的机制和主要因素,如表征蒸汽及界面速度的因子B、表征由传质引起动量传递的因子φ以及反映传质及界面综合作用的因子ω分别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传质及界面对冷凝过程有明显的影响,本文解与努塞尔解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4.
表面改性对织物湿传递性能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实验用织物进行了亲水性和拒水性整理,使用织物微气候仪,利用汽态湿传递和液态湿传递方法研究了织物热湿传递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无论经过亲水性整理或拒水性整理,织物的水汽湿传递性能均无明显变化,而织物液态湿传递性能却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织物液态湿传递过程中,影响其传递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织物的毛细吸水效应。  相似文献   

5.
考虑双电层效应对多孔纤维材料热湿传递的影响,根据双电层的Poisson-Boltzmann方程和液体运动的Navier-Stokes方程建立模拟多孔纤维材料热湿传递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给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数值计算了多孔纤维材料热湿传递过程中温度和电解液体积百分比的分布。和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数学模型能很好的反映多孔纤维材料热湿传递过程,也显示出双电层效应对多孔纤维材料热湿传递过程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日光温室南北向地表面热湿耦合传递的规律,以一栋日光温室为试验平台,对南北向地表面温湿度场、地表面辐射强度以及近地空气温湿度进行了连续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是夜间的冷凝过程还是白天的蒸发过程,温室中部地表面的温湿度变化梯度最大,换热量最大;白天8:00-18:00时间段内,地表水分发生蒸发现象,土壤含水率下降,夜间18:00-次日8:00时间段内,近地表空气发生冷凝现象,土壤含水率上升。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含湿气体横掠冷却液柱流阵列冷凝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受冷却液柱流表面的影响,冷凝阻力主要集中在液柱流表面附近;凝雾产生受湿蒸汽过饱和度控制,其分布受冷凝推动力影响;因液柱的降液流动,增强了气相的湍动,强化了传热传质过程。本文研究结果得到了含湿气体冷凝实验数据的验证,模拟值与实验数据较吻合,相对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木结构墙体的热湿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学为基础,以墙体内的空气含湿率和温度为驱动势建立了多层墙体中的一维瞬态热湿耦合传递方程.以长沙地区为例,分析了我国南方热湿气候地区一种新型木结构墙体的热湿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热湿气候地区推广应用该墙体需要注意玻璃纤维内部冷凝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为数值求解微小气候热湿传递理论模型,通过定步长隐式差分法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并编制了计算机模拟分析微小气候区动态热湿传递过程的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10.
析湿在翅片管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经常发生,对换热器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文中提出了能从机理上对湿工况下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的热质传递过程进行模拟的数值模型,它不仅包括用于反映水蒸气和液态水之间由于浓度差所形成的传质模型,而且包括基于经典成核理论的反映水蒸气直接冷凝过程的传质模型.该模型的计算精度较好,传热无量纲参数jh和实验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93%,传质无量纲参数jm和实验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1%.数值仿真表明,空气相对湿度仅在部分析湿工况下对传质特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木板多点温度、湿度及干燥速率等参数的测量,得到了干球温度、木板温度及干燥速率的变化规律。据此,推导了适合于全干燥过程的干燥速率的公式,并对木材干燥影响极大的升温速率问题也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红外辐射与对流干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辐射器的优化布置方案,进行丹参辐射与对流的对比实验,推导非稳态干燥动力学方程,计算辐射强化系数K_l、对流传质化系数K_t、对流放热系数α_(ci),对升速、恒速、降速3个干燥阶段及其影响因素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以表面水分为主的颗粒物料(黄沙)和以内部结合水分为主的食品物料(土豆、萝卜)在离心流化床中的干燥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各种物料的干燥曲线,并对影响干燥特性的气体表观流速、床体转速、床层厚度、物料形状和特性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影响蜜枣传质特性的因素.对蜜枣在间歇干燥过程中间歇前后的干燥速率进行了对比,得出了蜜枣对流干燥的最佳工况,建立了蜜枣干燥的数学模型,其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粉碎气流干燥的原理、特点和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测定了小颗粒膨润土在气流干燥管内的体积传热系数,为膨润土的粉碎——气流干燥器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胡萝卜冷冻干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胡萝卜的中心与外层部分进行冷冻干燥实验的研究,比较了胡萝卜在冻干过程中的传质、传热性能;建立了胡萝卜在升华阶段的冻干模型。对由本模型计算得出的模型参数和升华干燥时间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讨论。  相似文献   

17.
吴静  王宏耀  李选友  史勇春  刘涛  刘明 《山东科学》2007,20(4):65-68,7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间接换热式列管回转干燥机换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建立了间接换热式列管回转干燥试验台,并利用该试验台分析并获得了列管的换热系数随筒体转动的变化规律,以及转速、填充率等参数变化对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径向位置的列管具有不同的换热系数,且同一根列管表面与物料颗粒的换热系数也随其所在的周向位置而改变。  相似文献   

18.
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含湿毛细孔介质干燥过程的相变现象,建立了相变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模型中以残余饱和度将多孔介质划分为湿区与干区,湿区和干区以“蒸发界面”动态边界相互耦合.用有限差分方法对多孔介质一维干燥过程进行了计算,数值解表明:干区是等速干燥与降速干燥的分界点;干燥初期多孔介质压力升高,温度下降;随后在等速干燥段温度分布保持不变,在出现干区时再度升高.干区出现的初期,蒸发界面向多孔介质内部推进的速度较慢,在到达介质厚度10%左右时出现转折,随后推进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大豆干燥和发芽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了干燥过程对大豆发芽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显示,热风干燥过程中,风温和初始含水率对种子的发芽率影响明显.当风温>42℃时,大豆发芽速度减慢,幼芽开始出现畸形,发芽率降低.当风温>62℃时,大豆发芽速度更慢,发芽率降低到70%以下,幼芽畸形率达到90%;初始含水率越低,干后种子发芽率越高.正交试验表明,风温、大豆初始含水率、干燥时间及风温与大豆初始含水率的交互作用对大豆发芽率影响高度显著  相似文献   

20.
红外干燥实验研究和三阶段干燥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30mm厚木板红外干燥实验结果,进行了物料三阶段(加热段、恒速段和降速段)的分析,且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获得明显效益。用大量动态测试数据和简化的非稳态传热传质方程分析了采用优化操作条件实现厚木板红外干燥过程的节能、省时和优质,同时证明可以采用新的无因次准则方程和三阶段理论来研究物料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