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根藕长达1.47米,一串西红柿重达2.6公斤,一个青椒重达400克,一株玉米上结7个穗,小麦出现高产、优质、矮秆、抗病害性能强的渚多特点……这些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太空种子结出的硕果、空间技术带给人类的又一奇迹。那么,什么是"太空种子"?"空间技术育种"又是怎样进行的呢?说得简单些,就是利用返回式卫星(或宇宙飞船、航天飞机、高空气球),把农作物种子搭载上天,随着卫星在太空中飞行数天至散十天,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对种子诱变,再返回地面进行试种、筛选、培育,最后得到优质、粒大的精品"太空种子"用于推广,从而达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目的。目前,位于北京市郊大兴县的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育种试验基地,就已试种了几十亩太空青椒,不仅其产量相当  相似文献   

2.
太空西瓜     
北京市大兴县于1996年选择35个西、甜瓜品种的种籽共计749粒,特载我国第17颗返回式卫星进入太空,经过15天高真空、宇宙射线、微重力环境作用,进行品种诱变,然后在这些种籽返回地面后,在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科院的航天育种专家指导下开展了封闭式试种选育。通过四代选种、配种、筛选与培育,从315个自交系中选育出6个杂交西瓜新品种并采用复播技术进行示范种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小麦花药培养,我国许多科研单位,特别是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所、中国科学院遗传分所、西北植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黑龙江省合江地区稻科所、河北省农作物研究所、山东省昌潍地区农科所、昆明市农科所以及兰州大学生物系、甘肃农业大学等做了不少工作。且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与昆明市农科所协作,培育出了小麦新品系“花培一号”。这个品系是由科春五号与小偃759杂交第一代花药培养育成,据试验,产量超过对照品种34.2~53.4%。看来,小麦花药培养对粮食增产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4.
诱变育种,是继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等育种方法之后,利用物理和化学等诱变因素发展起来的一项育种新技术.随着植物诱发突变研究的进展,国内外对于诱发突变体在作物育种上的作用,引起了很大的兴趣.在诱变剂的应用上,也从单一的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快中子等)、化学诱变剂(如EMS、NEU、NMU等)到理化综合因素的应用.例如、意大利的Scarasciag—Mugnozza采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剂在硬粒小麦上引变出38个在抗倒伏性上明显强于原品种的高产突变系,其中三个最优良的突变系已直接培育成品种.苏联Φ.用化学诱变方法从丰产小麦品种“无茫一号”和“高加索”中获得一系列矮秆突变系,蛋白质含量高达23%—24%.我国浙江省农科院利用~(60)Co—r互射线照射水稻品种“科字6号”,选育出比原品种早熟40天的新品种一“原丰早”,比同熟期推广品种增产一成以上.但是总的来说,辐射和化学诱变剂诱发的有利用价值的变异率仍然很低,一般仅为千分之几.尤其是突变体能作为新品种在生产上应用的更是少数.因此,当前国内外诱变育种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诱变的有益变异率,从而提高诱变育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舟山地区农科所,曾利用“电子流”技术处理稻麦萌动种子的胚部,使其产生诱变,育成新品种。1970年以来,已育成水稻“东海一号”、“珍电早”、“桂17”,大麦“牛电32”等新品种,在生产中试种证明,新品种不仅保持了亲本的特性,并且还具有早熟、增产的特点。同时还获得了不少有经济价值的突变系,为培育本地区早熟、高产、抗病、优质的稻麦良种,提供了试验材料。由于“电子流”诱变育种设备简易,操作方便、安全,为群众性辐射育种科学实验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三系杂交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良亲本,以"嘉花1号"水稻为转育亲本,与香型软米水稻杂交,再与"嘉花1号"水稻多代回交及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香软型水稻新品系"SH101B"."嘉花1号"与"SH101B"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差异都不显著(p0.05)."SH101B"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质量分数)为10.0%,明显低于"嘉花1号"水稻(15.2%).又将"SH101B"与三系不育系水稻杂交和回交,转育获得香软型三系不育系"SH101A",再与籼型恢复系"T201"进行配组,并对后代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H101A×T201"组合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为12.8%,每亩产量达到848.1 kg(12 726.4 kg·hm~(-2)).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下小麦新品系89122的抗氧化酶类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受粉后的花粉管通道将高梁DNA导入普通小麦陇春13号,在其后代中出现了广泛变异,从中选育出已稳定遗传的丰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系89122。经大田和盐池鉴定,89122的耐盐性明显高于陇春13号,用NaCl(0,0.1,0.15,0.2,0.25mol/L)处理89122和陇春13号幼苗7d,测定盐胁迫后其幼苗中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转基因小麦89122较其受体陇春13号能维持较高的SO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全市科技进步表彰奖励大会传来喜讯,市旱农中心获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其中《甘肃当归新品系90—02选育及研究》获一等奖,同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旱地豌豆新品种定豌4号(S9107)》、《抗旱经济植物菊芋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抗旱丰产旱地冬小麦新品种中旱110选育》获市三等奖。  相似文献   

9.
太空诱变宫颈癌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搭载于“神舟四号”飞船飞行返地后的宫颈癌Caski细胞进行单克隆化,筛选出生长速度快于对照组、编号为44F10的细胞克隆,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多,成瘤能力增强;编号为48A9的细胞克隆细胞学行为与之相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为了解太空诱变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的机制,从分子水平入手研究经太空诱变的宫颈癌细胞和地面对照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应用含2747个人类肿瘤相关基因的Oligo双通道芯片研究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抽提44F10、48A9组和地面对照细胞的总RNA,逆转录cDNA并标记探针。将实验组和对照组cDNA探针混合,分别与同一张芯片杂交后,用不同的波长扫描荧光强度,从而筛选出差异基因。44F10组有16个基因呈现差异表达,48A9组有36个基因呈现差异表达。差异性表达主要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调控和信号转导的基因。促进细胞增殖的基因在44F10组中表达上调,而在48A9组中限制细胞增殖的基因表达上调。研究表明,太空诱变宫颈癌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导致了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受粉后的花粉管通道将高梁DNA导入普通小麦陇春13号,在其后代中出现了广泛变异,从中选育出已稳定遗传的丰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系89122.经大田和盐池鉴定,89122的耐盐性明显高于陇春13号.用NaCl(0, 0.1, 0.15, 0.2, 0.25 mol/L)处理89122和陇春13号幼苗7 d,测定盐胁迫后其幼苗中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 ,转基因小麦89122较其受体陇春13号能维持较高的SOD,CAT及POD活性.并且以上几种酶之间能保持很好的平衡和协调表达.表明具有较高的清除活性氧的酶活力与小麦耐盐性紧密相关,可将其作为转基因小麦耐盐筛选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