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新型充气膜吸收技术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应用技术回收起爆药废水中叠氮化物过程的操作参数对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废水酸度的增加,传质系数也相应增大;随着废水中叠氮化的物浓度的增大,传质数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2.
以γ免疫球蛋白为吸附对象,对亲和膜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进料浓度、停留时间、操作方式对亲和膜吸附透过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亲和膜吸附γ免疫球蛋白遵从Langmuir吸附规律,膜最大吸附容量为9.5kg/m3;不同进料浓度下亲和膜吸附透过曲线的变化趋势相似,但进料浓度越大,γ免疫球蛋白透过越早;停留时间在6.75~18.75s的范围内变化时,吸附透过曲线变化较小;操作方式不影响亲和膜对γ免疫球蛋白的吸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焦化厂循环水系统开车前的清洗预膜进行了动态循环清洗预膜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了相应的清洗剂和预膜剂,确定出了清洗操作终点时间;清洗剂、预膜剂的清洗操作浓度、清洗预膜液PH、温度及流速等操作条件,得出了相应的焦化厂循环水系统开车前的清洗预膜方案。该方案的得出,对该系统下一步的现场清洗预膜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Al2O3-聚砜复合超滤膜用于中水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节约用水,对住宅区的分质排水和城市污水厂的污水(中水)进行处理回用是较为可行的方法.膜分离技术是进行中水回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膜蓉易被污染,造成通量下降.为此,研究了自制的耐污染Al2O3-聚砜复合膜在中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操作压力、水温、操作时间和膜清洗对水通量的影响,并对产水水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膜的水通量随着操作压力的提高而增大,在相同操作压力下,复合膜的水通量要高于聚砜膜的水通量;复合膜在操作24h后水通量保持较高;随着水温的升高,复合膜的水通量逐渐加大;适当的清洗工艺可使复合膜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产水水质达到生活杂用水的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5.
中空纤维含浸液膜渗透器烟气脱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O2在中空纤维含浸液膜渗透器中,不同的操作模式对渗透行为的影响。考察了采用纯水和柠檬酸钠溶液为膜液、不同的操作条件对SO2渗透和脱除效率的影响及液膜渗稼率的稳定怀。结果表明:在液膜渗透器中,逆流操作优于并流;较低的进气速率有利于烟气脱除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对硫泡沫回收工艺进行技术改造的必要性以及戈尔膜系统原理,提出了戈尔膜硫磺回收工艺改进措施,介绍了戈尔膜系统运行时出现的故障统计及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微滤膜截留丙球蛋白过程中,操作条件、溶液性质等因素对膜截留性能的影响。随着跨膜压差从0.02 MPa上升到0.12MPa,膜对蛋白的截留率从31.5%上升到94.4%;运行时间延长、浓缩倍数上升都引起截留率增加;溶液pH值的变化对膜的截留率和通量有显著影响,同时溶液中盐度增加对膜性能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双极性膜电渗析法用于糖酸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双极性膜电渗析用于生物质水解液糖酸分离的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验考察了操作电压、电流强度、操作时间、处理溶液组分以及平均电流效率等因素对糖酸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水解液中的糖酸可以得到分离,盐酸(w=0.01)和醋酸(w=0.01)可以完全回收,还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电流效率和操作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乳化液膜分离富集烟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液膜分离技术;综述了利用乳化液膜(ELM)从烟碱模拟溶液中分离、富集烟碱的技术;分析了乳化液膜内外相条件、乳化液组成及其他操作条件对烟碱提取过程的影响,从而为从废烟叶、烟梗中分离、富集烟碱的优选条件做了预见.  相似文献   

10.
超滤法处理含油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滤膜聚丙烯腈(PAN),分别选用直接超滤和混凝-超滤工艺进行了含油废水的处理试验研究,探讨了操作压力、膜面流速对膜通量的影响,以及对石油类和COD的去除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超滤法处理含油废水去除率高,出水水质稳定,石油类和COD去除率高于90%,适宜的操作压力与膜面流速分别为0.06MPa和0.6m/s;采用混凝工艺作预处理,在其后超滤过程中,膜通量变化比直接超滤下降幅度小,且能保持较高通量较长时间的运行。  相似文献   

11.
膜技术处理大豆乳清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运用膜分离技术回收大豆乳清液中的有用成分不仅可以减轻环境工作的压力,而且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国内外大豆蛋白生产废水-乳清液的膜技术回收研究进行了综述,着重讨论了超滤膜的应用研究,并结合实践提出了自己观点,为实现大豆乳清液膜技术回收在我国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湍流入料对线型中空纤维膜和编织型中空纤维膜的强化分离作用,比较了湍流入料与直流入料对线型中空纤维膜性能影响的差别,进行了迪恩涡强化编织型中空纤维膜与湍流入料强化线型中空纤维膜渗透性能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湍流入料能显著提高线型中空纤维膜渗透性能,减少浓差极化和膜污染,回收率增大2倍,能耗低20%以上;湍流入料可增大编织型中空纤维膜渗透流量10%左右,能耗降低5%左右,膜组件长度越短,效果越明显迪恩涡强化编织型中空纤维膜分离性能优于湍流入料强化线型中空纤维膜分离性能,能耗低20%以上,渗透回收率高1~1.5倍.图6,参8.  相似文献   

13.
通过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某车辆厂洗车废水的实验研究,结合理论计算,分析了操作压力及环境因素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压区,膜本身阻力占主导地位,它与操作条件无关;在中压区,浓差极化阻力占主导地位,它与其他操作条件关系密切;在高压区,凝胶层阻力占主导地位,操作压力增加对膜通量影响不大,在此阶段膜分离特性还与污泥浓度、膜面流速等操作条件有关.所以,采用膜反应器处理洗车废水,在MBR中存在一个临界压力,当操作压力高于临界压力时,膜通量随操作压力变化不大,而膜表面污染却明显加剧.因而设计膜生物反应器时,操作压力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此外.还研究了温度、pH值、水力停留时间等环境影响因素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膜污染与浓差极化是不同的概念,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浓差极化使膜表面被截留组分浓度提高,从而加速了膜污染过程的,而膜污染使部分膜孔堵塞,又会促使局部浓差极化的加剧.因而,膜污染与浓差极化成因果关系,浓差极化是导致膜渗流量下降和分离效率降低的原因.在中空纤维膜中,Dean涡这种不稳定流能有效地将膜靠近膜壁的浓差极化现象大大消除.通过设计一组试验,证明了浓差极化的危害性和Dean涡能较大程度的降低浓差极化.从能耗的观点上说,试验结果表明,有Dean涡存在的编织型中空纤维膜,其能耗低于直线型,其渗透流量和回收率高.图12.参19.  相似文献   

15.
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生物反应器不断被应用于污水处理与污水回用。但膜污染问题已经成为膜生物反应器广连应用的障碍。从膜的性质、活性污泥混合液和膜组件的操作条件3方面阐述了膜污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膜污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陶瓷膜污染主要由膜面滤饼层、膜面凝胶层、膜孔堵塞3部分污染组成,通过陶瓷膜污染过程的实验研究,对陶瓷微滤膜有机污染进行了阻力分析,分析了操作压力、模拟液浓度、模拟液温度对膜过滤过程中总阻力以及各部分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5 MPa~0.2 MPa的试验操作压力范围内,膜表面阻力所占比例均在75%以上,是膜污染最主要来源;膜孔堵塞阻力所占比例较小,且随着操作压力的增大,膜孔堵塞阻力越不明显;随着模拟液TOC值的提高,膜污染加剧,在3 mg/L~40 mg/L的实验浓度范围内,膜表面阻力均占总阻力的50%以上,是膜污染的重要来源;通过电镜对陶瓷膜被污染前后的断面进行扫描比较在微观层面上证实了阻力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膜,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水溶液为介质,通过考察温度、原料质量分数以及是否加入NaCl等因素对跨膜通量的影响来研究膜润湿的过程。结果表明:膜蒸馏过程中膜润湿的进程与膜表面孔径的分布有关,表面活性剂分子由于表面扩散作用在部分润湿膜孔内爬伸的过程中,由于热侧气液界面处温度的降低导致的传质推动力降低占主要作用。当膜孔全润湿后,通量完全由膜两侧渗透压决定,脱盐率下降到较低水平。降低膜蒸馏的温度或降低SDBS含量均可以减缓膜蒸馏膜润湿的进程;加入NaCl导致溶液表面张力增大,也可以减缓膜润湿。  相似文献   

18.
膜分离技术纯化绞股蓝皂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形物得率和绞股蓝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陶瓷膜和超滤膜过滤实验,对操作压力、溶液温度和膜的规格进行优选.结果表明:选择孔径0.5μm的陶瓷膜,在溶液温度40℃、过滤压差0.24MPa条件下,能达到较好去除提取液中的悬浮物和大分子杂质的效果;选择截留分子量为3×104的超滤膜,在溶液温度40℃、操作压力0.8 MPa条件下,去除小分子杂质和截留绞股蓝皂苷的效果较好.采用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纯化绞股蓝皂苷,该工艺操作简单、可靠,纯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真空膜蒸馏NaCl水溶液脱盐过程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尘气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真空膜蒸馏NaCl水溶液过程的传质传热机理模型,并用膜孔径分布函数代替膜平均孔径值,首次实现了孔径分布与膜蒸馏机理模型的有效结合.与平均孔径模型相比,随温度变化的通量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证明了所建模型的实用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操作条件和孔径分布函数的主要参数对蒸馏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通量随进料温度和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料液中NaCl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膜的平均孔径越大,通量越大;在平均孔径相同的情况下,膜孔分布越密集,通量越小.  相似文献   

20.
对一系列不同封装分率和不同膜面积的中空纤维膜组件进行了直接接触式膜蒸馏对比实验,并考察了操作方式对跨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封装分率可以明显降低沟流效应,使壳程流体分布趋于均匀,总体传质、传热效果得到改善,从而使跨膜通量提高,增幅可达40%以上; 在组件封装分率较低时,热流体走管程更有利于跨膜传质。在进料状况不变的条件下,随着膜面积的增加,组件单位膜面积的跨膜通量明显降低,而总产量则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