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焦粉为煤源,水泥和膨润土为粘结剂,采用冷压成型法制备了焦粉型煤,研究了具体配方、测试了型煤性能并对水泥粘结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焦粉同时加入5%的膨润土和5%的325#水泥冷压成型并在25℃下覆膜养护一周,焦粉煤球湿、干强度分别达到363N和651N。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一种新型改性水溶性树脂粘结剂,其中不含镁、磷、铝、铁等化学成份,能够使焦粉冷固成型球团的生球强度和干球强度大幅度提高.具有球团生产成本低、耐高温、化学反应性好、固定碳降低量小、灰分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由于目前我国的能源现状及优质炼焦煤储量的不断减少,人们开始关注焦粉的利用情况.但焦粉因灰分高而不能直接用于生产.提出一种新的方式去除焦粉中的灰分,可使灰分从31.52%降至18.44%,去除率达41.5%以上,回收率接近75%.该工艺具有投资小、处理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相同的工作制度下 ,生焦粉的热物理性质 ,机械化学处理后的主要特征 (粒径、比表面 )。结果表明 ,在所选用的生焦粉中 ,荆门生焦更利于制备优质的无粘结剂碳材料。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淀粉、MJ、SW等做粘结剂来对焦粉进行冷压成型,选择了适宜的粘结剂使工业废弃焦粉在低温下成型,对粘结剂配比、成型压力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合适的粘结剂的配比及成型压力,然后对型焦进行高温下灼烧,根据灼烧后的型焦的抗压强度、灰分、挥发分、水分等指标的测定。对恒温时间进行优化,并从粘结剂的热重机理分析了粘结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淀粉是低温下最优的粘结剂,成本低;MJ、SW等是高温下最优的粘结剂;通过对高温下粘结剂的热重机理的分析得知MJ、SW在高温850℃下熔融,从而表现出粘结性。本研究得出了制备型焦时最佳的粘结剂配比:每20g焦粉中粘结剂为1.5gSW、2.00gMJ、淀粉0.38g、水10mL,并在150000N的压力下成型,1000℃高温下恒温5个小时能制备出符合条件的型焦,粘结剂的成本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低压粉末注射成型技术制备FeCrAl多孔材料,并研究了粘结剂配比和温度对其成型特性的影响。将FeCrAl合金粉末与不同配方的粘结剂混合,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热重分析仪(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TGA)和旋转流变仪测试混合物的熔化温度、分解温度以及不同转速和温度下的黏度,计算原料体系的塑性成型指数。结果表明,不同粘结剂配比和不同温度下,原料的流变行为和成型特性不同。成型温度越高,黏度越低,成型性越好。相同温度下,石蜡和石蜡/硬脂酸配方成型性较好,但原料在高转速下易分层,且压注样品在溶液脱脂过程中发生溃散;采用石蜡/低密度聚乙烯/硬脂酸和石蜡/乙酸乙烯共聚物/硬脂酸配方制备的样品,成型性较好,且高转速下原料稳定。采用石蜡/低密度聚乙烯/硬脂酸配方制备的样品,经脱脂烧结后,外观完好,粉末之间呈现冶金结合,维氏硬度为210,抗弯强度为(250±20)MPa。  相似文献   

7.
褐煤无粘结剂热压成型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外丰富的褐煤资源及其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发展褐煤无粘结剂热压成型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褐煤无粘结剂热压成型重要影响因素-成型温度和成型压力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型煤的抗压强度随成型温度的上升先增大后减小,即每种褐煤均存在最佳的成型温度,褐煤的失重率随成型温度的上升而增加,但其速率的变化是受褐煤煤质控制的.型煤的抗压强度随成型压力的增大而加强,但其防水性与褐煤的煤质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冷压成型工艺在一定的压力下生产出生物质型煤,并对型煤的成型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物质型煤中,生物质起到了粘结剂的作用。在相同的成型条件下,生物质复合型煤的抗压强度比一般型煤的抗压强度要高,并且把生物质添加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生物质复合型煤的强度随着生物质添加量和成型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李富波  路书芬  贺勃 《科技信息》2007,(32):111-112
介绍了快速成型技术在模具工业中的铸模,制母模及冲模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快速成型技术与模具工业结合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用鹤岗洗煤厂产出的煤泥分别与当地收集的玉米秸秆、稻壳及一种木屑混合,制成生物质型煤,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制成型煤的生物质种类、配比、成型压力、成型速度几个变化因素进行其冷态成型特性的试验研究,对生物质型煤压缩成型曲线与相应抗压强度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其成型特性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成型工艺条件与生物质型煤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选取6m焦炉焦炭,对干、湿法熄焦焦炭进行质量对比分析,研究干熄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熄焦对焦炭的灰分和硫含量改变不大,对焦炭的真密度、气孔率、灰成分和光学组织指数影响较小,对焦炭的成熟度、平均粒度、粒度均匀系数、孔径分布、机械强度和热态强度等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反应性焦炭的溶损劣化行为与孔隙结构变化的关系,以不同温度下溶损反应前后焦炭气孔结构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自主研发的焦炭综合热性质检测装置,对6种焦炭进行国标实验以及1 050、1 100、1 150、1 200、1 250和1 300℃恒温等溶损率为25%的溶损实验,通过I型转鼓检测焦炭溶损后强度,采用低温N2吸附法检测溶损反应前后气孔结构。结果表明:国标法评价焦炭的热性质值得商榷,应采用等溶损率为25%,且通过调整溶损温度来改变溶损速率的方法,模拟焦炭在高炉内实际溶损过程。通过焦炭溶损-转鼓后比表面积变化得到焦炭在不同温度下溶损反应模型存在差异,相同溶损温度下高反应性焦炭溶损区域较大,低反应性焦炭溶损反应区域较小。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干熄炉内焦炭床层换热的特点,建立了固定床干熄炉传热模拟实验装置,针对焦炭粒度、冷却气体流量等关键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 为有效处理实验数据,重新定义、推导了平均换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得到了干熄炉冷却段平均换热系数及其相关准则数关系,并利用导热反问题原理得到了焦炭床层的局部换热系数. 研究结果表明,局部换热系数和平均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相似,冷却气体流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换热系数;换热系数对焦炭粒度较敏感,焦炭粒度变小时,换热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14.
复合外加剂在道路工程水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三种不同配方的复合外加剂:掺加萘系(Ⅰ)、掺加氨基磺酸盐(Ⅱ)和萘系+氨基磺酸盐(Ⅲ)按不同掺量加入到水泥中,比较测出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和水泥砂浆抗折、抗压强度,选出一种使水泥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较小、水泥砂浆强度高、压折比较小的方案.结果表明:掺加萘系+氨基磺酸盐(Ⅲ)复合外加剂是符合公路工程要求的一种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研究了离心工艺参数、骨料级配、钢纤维长度和体积率等因素对离心成型钢纤维混凝土环形截面构件的轴向和环向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离心加速度有利于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的轴向劈裂抗拉强度;选用长度较小的钢纤维时,适当延长中速阶段的离心时间也可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的轴向劈裂抗拉强度;选用长度较大的钢纤维时,适当延长中速阶段的离心时间或增大离心加速度可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的环向劈裂抗拉强度.选取粗骨料级配5—10mm可获得较高的轴向劈裂抗拉强度,选取粗骨料级配5—15mm可获得较高的环向劈裂抗拉强度.对于外径为550mm以内的离心成型环形截面构件,钢纤维长度宜为25—32mm,体积率不宜大于1.2%.经统计分析提出了离心成型钢纤维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配煤炼焦生产中焦煤用量,提高废塑料利用率,利用废塑料代替一定比例焦煤,在40 kg实验焦炉中与煤共焦化,考察焦炭、焦油产率和焦炭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为1%~5%的废塑料替代焦煤炼焦后,焦炭产率下降,焦油产率增加,M25先提高后下降,M10先下降后提高,焦炭的反应性提高,而反应后强度下降;当废塑料质量分数控制在3%以下时,焦炭的冷态强度和热态强度符合国家二级冶金焦炭质量分级标准。该结果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压汞仪测量焦炭与CO2或H2 O反应后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孔隙率、平均孔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对焦炭高温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焦炭孔隙率和平均孔径随反应率升高而增加。平均孔径小于30μm时气化反应以造孔为主,比表面积随反应率升高先增后减,大于30μm时以扩孔为主,随反应率升高而减小。与CO2相比,H2 O反应后焦炭平均孔径小,比表面积大,抗拉强度高。焦炭抗拉强度随孔隙率和平均孔径增加而降低,平均孔径小于30μm时抗拉强度随比表面积增加而降低,大于30μm时随比表面积减小而降低。焦炭中小孔数量越多抗拉强度越高,大孔数量越多抗拉强度越低。相同反应率下, H2 O反应后焦炭中小孔数量增加,比表面积大,有利于保护气孔壁结构,抑制高温抗拉强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为了工业配煤炼焦生产的需要,通过对配合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与焦炭机械强度的研究,得出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与焦炭机械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相关性好、可信度高的数学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焦炭机械强度M40和M25的预测误差小,可以用于指导工业配煤炼焦生产;影响M40和M25最大的均为肥煤,影响M10最大者为焦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