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解决目前氨水焦油分离系统存在的氨水焦油分离效果差等多种问题,提出了将原来一级分离工艺改为二级分离工艺,采用将原矩形槽体改进为梯形槽体等关键技术,该技术吸收了国内外同类设备的优点,并进行多项更新和改进,目前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
刘泽祥 《科技资讯》2013,(12):100-100
本文介绍了宣钢焦化厂3#和4#焦炉焦油氨水系统工艺优化与设备改造的原因、过程、运行情况及推广应用前景,通过设备改造与工艺优化,消除了焦油渣堵泵现象,不仅减少了设备点检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消除了设备隐患,杜绝了因焦油氨水系统的事故而造成焦油氨水泄漏或焦炉循环氨水供应不足或中断而造成焦炉荒煤气放散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3.
冯保兴 《太原科技》2011,(9):96-97,99
针对煤调湿工程的实施,介绍了对冷凝系统的工艺进行优化处理,解决了横管初冷气阻力大、焦油质量差、循环氨水质量差等问题,保证了冷凝系统及后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煤气净化车间由于送往焦炉的氨水循环中焦油含量高,造成粘度大,达不到工艺参数指标要求,经常出现喷头堵塞现象,影响氨水喷洒效果,给生产工艺控制带来一定难度,大大降低了煤气净化率,导致煤气纯度低,给后道工序甲醇的生产带来不利因素,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为满足焦化企业煤气净化车间生产实际的要求,对氨水循环系统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在循环氨水泵进口增加计量泵,加入焦油氨水分离剂。改造后,确保了焦油氨水的彻底分离,提高了焦油在机槽的沉降,同时剩余氨水的COD也大为降低。改造后的生产工艺大大降低了剩余氨水的含油量,消除了因喷头堵塞给生产带来的影响,改善了后续生化污水处理站的生产稳定性,同时增加了焦油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仰角式油水分离器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仰角式油水分离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为了深入了解其分离机理和内部流场分布,利用Fluent 12.0数值模拟计算软件,基于多相流欧拉分析方法,结合Realizable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油水两相在分离器内的分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数值模拟方法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分离器的分离特性和内部流场分布,与传统卧式分离器相比较,仰角式油水分离器内堰板处的"死油区"和"死水区"明显减小,油水分离效率更高,当仰角为12时,油水分离效率达到了最高值90.48%,提高了29.26%;仰角式分离器的结构简单,但内部流场分布较为复杂,入口分液管处的速度分布不均匀,存在不同程度的旋流,易造成油水两相在分界面处的掺混;分液管处的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  相似文献   

6.
人为故意排放船舶舱底污水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为了制止人为故意排放船舶舱底污水,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油水分离器监控技术,即单片机的船舶油水分离器监控技术上的应用。该技术将单片机强大的数据采集记录功能应用于海船油水分离器的监控。在油水分离器运行时采集油水分离器的启动和停止时间、油份浓度、出海阀流量等参数,PSC检查人员可以在现场查验并通过U盘把数据从系统中拷贝带走。为查处违规船舶提供强有力理论依据和为海洋的更清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电捕焦油器在焦化运行中起着净化煤气中焦油等杂质的作用。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电捕焦油器电晕极和沉淀极会附着沉淀焦油、萘等杂质,造成电捕阻力大、运行参数波动时,通常采用蒸汽进行清扫不但工作量大、清扫时间长、清扫效果差,而且还容易发生危险。该文阐述了针对蒸汽清扫电捕焦油器的缺点和产生的问题,采用一种节能减损、简单易操作、效果明显、安全环保的氨水代替蒸汽清扫方法。该方法具有工作量小、环保无污染、能耗低、耗时短、效果佳、安全稳定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8.
对氢氧化铝是否溶于氨水的问题回答 ,众说不一 ,经仔细分析、计算 ,可知氢氧化铝由铝盐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时 ,在溶液中加过量氨水 ,则生成的氢氧化铝不溶解 ,将洗涤干净的氢氧化铝加入浓氨水中 ,则可溶。  相似文献   

9.
新型油水分离器提高含油污水处理效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庆油田产油高含水背景,为了提高油水分离效率、减少污水沉降罐的数目,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在多杯等流型油水分离器的基础上,与粗粒化技术相结合进行了油水分离实验研究。与未连接粗粒化的油水分离器分离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油水分离器连接粗粒化装置后的最高油水分离效率可以达到92.12%,最大处理效率是现场大罐的246.5倍。未连接粗粒化的新型油水分离器的处理效率是现场用大罐的59.2倍。使用粗粒化后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焦炉荒煤气从焦炉逸出,经上升管桥管进入集气管,同时用循环氨水喷洒,使煤气温度由650~750℃降至80~85℃,通过集气管和气液分离器将循环氨水及煤焦油排出。煤气进入初冷器,用江水间接冷却至20~35℃,由二级离心式鼓风机吸入并提高煤气压力,经硫铵、终冷、苯洗涤工序送往焦炉和化肥。可见,煤气冷却是经过两个重要环节,循环氨水的直接喷洒和江水的间接冷却,而后者的冷却效果直接影响到下道工序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1.
水中氨氮的测定方法小结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中氮化合物的多少,可作为水体受到含氮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反映水体受含氮化合物污染程度的几种形态的氮是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有机氮。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离氨(或称非离子氨,NH3)和离子氨(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含量较高时,对鱼类呈现毒害作用,对人体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水中氨氮的来源主要是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分解的产物、某些工业废水及农田排水等。此外,在无氧环境中,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亦可受微生物作用,还原为氨。在有氧环境中水中氨亦可转变为亚硝酸盐,甚至继续转变为硝酸盐[1]。因此,水中的氨氮存在量对人类有重要影响,测定水中各种形态的氮化合物,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程度和"自净"的程度,所以,测定水中氨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氨氮的测定方法很多,下面我们简要介绍几种测定氨氮的方法、原理以及用各种方法对已知氨氮浓度的水样进行测定的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消除炼焦生产中煤焦油乳化的现象,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煤焦油的乳化机理及各种对焦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焦油和氨水形成了以碳质粉末(煤粉+焦粉)为乳化剂的、稳定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其稳定性会受到乳化剂的粒度、组成、剂量以及分散相组成等因素的影响:乳化剂越细、乳化剂中煤粉的比例越大、乳化剂的剂量越大,煤焦油乳状液就越稳定;乳化剂的剂量越大,煤焦油乳状液的粘度就越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煤焦油乳状液模型。  相似文献   

13.
烟煤快速加氢热解,除获取轻质烃和甲烷等气,液产品外,还得到半焦,焦油和水,半焦中残留挥发分。在氢气氛中快速热解生成半焦中的挥发分低于氮气氛,残留挥发分的多少是衡量快速热解反应程度的标志。加氢热解后生成半焦的堆密度仅为原煤的1/3.5,活性半焦直接加氢反应生成甲烷是引起半焦密度减小的主要原因之一。轻质烃产率与焦油生成量有关,焦油加氢二次反应是轻质烃生成的主要途径。氢气氛中热解生成的水多于氮气氛,气相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吹脱法处理包头市稀土行业高浓度氨氮废水时的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水氨氮浓度大于18000mg/L时,控制出水流量1.00m^3/h、出水温度为27.0℃时出水氨氮浓度为10.1mg/L,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时段一级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5.
对生物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焦油进行了理化特性的研究,包括闪点、燃点、密度、黏度和酸度的分析,并对典型生物质焦油进行了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重点研究了生物质焦油蒸馏前后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蒸馏后的桦木屑焦油、秸秆焦油和稻壳焦油的理化特性无明显差别;三类焦油的发热量、水分和灰分相近,但是元素组成的百分比有差异;焦油经过蒸馏后成分种类从45种增加到147种,馏分中可辨识的成分种类增加,可利用性增强.  相似文献   

16.
煤焦油属煤焦化的副产品,它的存在为合理利用化工资源提出了新的技术课题。通过对山西振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煤焦油加氢生产燃料油项目水资源的论证,阐述了本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T-80聚醚多元醇与煤焦油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对涂膜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防水涂料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腐蚀性、耐老化性与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循环氨水产生、冷却煤气的机理,阐述了循环氨水余热采暖在实际生产中的利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