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当今语用学研究的两大主题是话语生存和话语理解.Grice的会话理论是当今语用学的理论基础.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基础.两种学说在语言学界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并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先概述两种理论的基本观点;然后初步讨论其差异:合作原则与关联性,暗含交际与暗含明说交际,隐喻、认知语境与语境假设;最后谈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2.
当今语用学研究的两大主题是话语生存和话语理解。Grie的会话理论是当今语爱科学 的理论基础。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基础。两种学说在语言不界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并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行概述两种理论的基本观点;然后初步讨论其差异:合作原则与关联性,暗含交际与暗含明说交际,隐喻、认知语境与语境假设;最后谈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3.
帕尔默首次使用“文化语言学”这一名称,在西方语言与文化研究领域中具有创新意义。帕尔默将人类语言学三大传统及认知语言学结合在一起形成文化语言学理论。本文旨在讨论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并在语言人类学三大传统及其弊端和认知语言学如何弥补其弊端方面作一评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言语认知理论的发展,语言研究的重心发生了转变,从研究语言体系本身转移到观察这个系统在交际过程中的使用.相应地,词汇教学重点也不应再局限于传统的音形义三要素,而应注重词汇习得过程研究,优化词汇习得效果.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应借鉴言语认知理论成果,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习得环境,为提高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英语语句重音相关研究的基础出发,运用认知语言顺应性理论探析了语句重音的交际功能,对在内在因素制约下的情感顺应性和在外在因素制约下的话语交际效应顺应性进行了讨论;指出了交际主体的诸多语用因素对英语语句重音的使用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秀会 《科技信息》2012,(12):159-160
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了用关联理论来解释人类交际和认知活动。作为一种交际和认知的理论,能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言语交际中的隐喻、幽默、反语、夸张等现象。本文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来分析相声、小品语言产生幽默效果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7.
言语交际中呈现的语言经济性原则是人类的天然特点所驱,在此基础上考察语言的认知思维模式,发现经典的范畴化理论、范畴化原型观、隐喻联想思维模式具有经济性特点,并用语言的表现形式,即词汇形态学、句法的构式,来阐述人们使用这种简约的原则来衍生语言,扩大语言。从语言的经济性特征来看人类认知思维和表达方式,能更明晰地认识语言认知与发展特点,这对语言的习得、外语教学都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交际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和基础。在无共同使用语言跨语种交际中,语言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声音转化成解码话语的依据。本文以索绪尔交际过程描述为理论基础,探索无共同使用语言跨语种交际中话语解码的方式。以声音为根本出发点,研究俄罗斯人对因素的偏好,以求对中俄交际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口译过程主要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密不可分的.而理解和表达都是在特定的语用场合中发生的,同时也和认知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语用研究中,社会语用观和认知语用观两种观点相互渗透,语用学越来越与认知结合,因为语言产生和理解的语用研究离不开交际活动的认知基础.从语用认知角度的研究,能够对口译中的言语理解和表达进行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掌握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不同研究学派对儿童如何获得语言进行了深入、持久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儿童语言获得的机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们认为,从儿童语言获得的影响因素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本文从生物学、学习理论、语言学、认知主义、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五个侧面阐述了儿童语言获得的基本观点与研究进展,并对五种理论的不同观点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1.
美国语言学家Lakoff和英国哲学家Johnson将隐喻研究提升到了概念和认知层次,并指出"隐喻无处不在","隐喻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其就职演说中将"历程"隐喻与美国的发展前途紧密结合,赢得了支持,振奋了民心。"历程"隐喻在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应用和作用,对英语口语教学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布赖特提出的“语言和社会结构共变”理论为依据,从语言中最敏感的词汇的角度出发,结合西藏历史实际,对当代藏语词汇中具有时代性、标志性词汇的发展变迁情况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指出了现存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卓 《科技信息》2009,(31):I0154-I0154
语言的产生、习得与发展都与人的认知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人类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语言的,并非是先学会语言才去学习知识,语言习得依赖于认知思维的发展,语言也是认知水平的体现,并且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与认知水平基本上是一致的。本文主要讨论语言学习与认知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些现象来阐述语言与认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是否起作用是二语习得(SLA)领域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本文讨论了普遍语法在解释第二语言习得时的不足和障碍以及认知论的解释优势,认为在二语习得领域我们应该放宽眼界,不应束缚于普遍语法。  相似文献   

15.
从英语有效句子的两个要素即统一性、强调性出发,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中由于缺乏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系统地了解而产生的一些弊病,认为要使学生有效地避免中式英语,写出纯正地道的英语句子,有必要在教学中比较系统地、适当地给他们介绍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The nature of metaphor is not only a matter of language,but also a matter of mind. Metaphor,as a kind of common language phenomenon,reflects different cultural models used in different languages,that is called cognitive models. The application of metaphorical concept shows that the metaphor cognition is universal across cultures,but at the same time,it has some differences in their application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We should consider the factor of context when perform c...  相似文献   

17.
象似性体现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人类的思维具有普遍性的一面,但英汉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环境中,各自对世界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在观察、认识事物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视角,得到不同的效果,这些认识的差异反应到各自的语言中,表现为象似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词义演变是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包括词义范围的变化、词义褒贬的变化、词义的生死演变以及词义的转移等。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在英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隐喻是英语词义演变的内在机制和源动力。  相似文献   

19.
类比词作为当代英汉语中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构词方式,具有极大的语言创造性和能产性。然而国内关于类比词的研究成果甚少,对其语义认知机制的探索更鲜有涉及。从概念合成理论的角度看,类比构词的概念合成网络具有非对称性投射、选择性投射的特点,并且在类比语义结构组合的过程中存在主次之分。对这种特殊概念合成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完善对英汉词汇的认知与学习,并进一步验证人类认知的普遍性和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20.
语言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乔姆斯基所创立的转化生成语法理论对语言学界和其他认知科学领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近年来,认知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由此也出现了一些批驳转化生成语法的论文和著作,而这实际上是对转化生成语法产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