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温下用直流对靶磁控溅射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出了高电阻温度系数(TCR)氧化钒薄膜.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系统分析了Ar和O2的标准体积比、溅射功率、工作压强和热处理时间对氧化钒薄膜TCR的影响.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薄膜进行电阻温度特性测试,TCR达到-3.3%/K,室温方块电阻为28.5kΩ,个别样品的TCR达到-40%/K以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形貌分析显示,这种制备方法结合适当的退火可以制备出氧化钒多晶薄膜,晶粒尺寸在纳米数量级.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发现,高TCR薄膜样品中钒的总体价态接近+4价.所有结果表明,制得的氧化钒薄膜电性能满足红外探测器的要求,且该工艺能与CMOS工艺兼容.  相似文献   

2.
钙钛矿锰氧化物薄膜具有庞磁电阻效应和较大的自旋极化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益于促进自旋电子学器件的发展.在对钙钛矿锰氧化物薄膜研究进行总结回顾的基础上,概述了晶格失配、应力和晶格弛豫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应力效应对钙钛矿锰氧化物薄膜的磁电耦合效应、相分离等物理性质的影响,发现薄膜与衬底间的失配应力和薄膜厚度变化引起的应力弛豫是影响薄膜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同时发现,针对钙钛矿锰氧化物薄膜应变效应的界面结构设计、磁电耦合的微观物理机制、器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铜锰比,不同分解气氛以及催化剂中不同组分的相对活性,并对不同预处理方法所得催化剂的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铜锰催化剂的活性源于氧化铜,氧化锰及锰酸铜之间的紧密结合,其中锰酸铜物相的存在对反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XPS-Auger,XRD及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铜锰催化剂中Cu 为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可能性较大,与锰的化合物相互作用催化该合成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研究了铜锰氧化物变换催化剂的制备工艺。考察了氧化程度、助剂加入量以及助剂之间的比例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铜锰氧化物有一最佳氧化态,在该状态下催化剂的活性、热稳定性均达到最佳值,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洗涤。同时,澄清了不同研究者对铜锰氧化物晶相结构的不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5.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Si3N4/Si衬底上淀积了一层55nm的氧化钒薄膜,随后对氧化钒薄膜分别进行不同剂量的O+和Ar+注入.O+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能够钝化各种电子材料中的缺陷状态,而Ar+作为一种惰性离子,主要是作为一种对比来研究离子轰击对氧化钒的影响.利用四探针测试设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拉曼分析(Raman)、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以及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方法来分析离子注入前后氧化钒薄膜性质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低剂量的O+或Ar+注入都能够使氧化钒的电阻温度系数(TCR)值上升,TCR值分别达到了-2.57%/K或-2.51%/K.而高剂量的O+或Ar+注入反倒会使氧化钒的TCR值和方块电阻(Rsq)值急剧下降.分析发现低剂量O+注入前后薄膜的表面形貌和价键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研究表明低剂量O+注入后载流子跳跃导电的激活能上升了,从而导致TCR值上升.  相似文献   

6.
运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涤纶非织造面料表面进行溅射镀膜,采用金属和金属氧化物靶材,探讨工作气压对薄膜沉积速率的影响,寻求最佳的溅射工艺参数.用扫描电镜分析镀膜表面微观结构,并测量薄膜厚度,结果表明,沉积速率从大到小分别是铜膜、不锈钢膜、不锈钢氧化膜、铜氧化膜和二氧化钛膜.金属膜在工作气压1.0~1.2 Pa达到最大的沉积速率;而金属氧化物膜在工作气压大约为2.8 Pa时薄膜沉积速率最大.镀膜后的织物外观因薄膜材料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铜膜为黄棕色,不锈钢膜为淡土黄色,铜氧化膜为黑色,不锈钢氧化膜为咖啡色,二氧化钛膜为淡黄色.  相似文献   

7.
特型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及电阻温度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真空蒸发真空退火的制备工艺,制备出了特定的VO2(B)型薄膜并给出了最佳制备条件,经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电学参数测试,其电阻温度系数(TCR)值达到-3.4×10-2K-1,无相变和热滞现象.作者还讨论了薄膜电阻温度关系,及其电阻温度系数与晶粒大小、激活能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利用疲劳试验测取铜薄膜试件的σN曲线,然后制备铜薄膜试件使损伤程度为0.5,最后对其进行激光强化处理.通过对比激光处理前后试件的剩余寿命,对于损伤程度为0.5的铜薄膜试件,激光强化处理的最佳能量密度为5×103 J/m2,最佳脉冲个数为30,显著地提高了铜薄膜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非晶合金薄膜(Fe_(0.4)Ni_(0.2)Cr_(0.4))_(72)Si_(28)在20-620℃范围内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以及这一变化与薄膜的物相构成及非晶度的关系。研究了这一合金薄膜电阻温度系数TCR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以及它与非晶度的关系。探讨了合金薄膜中Si的含量对TCR数值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指出了获得合金薄膜最佳电阻温度系数的一些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海南不同桉树人工林微量元素(Cu、Mn)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仅开展对海南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铜、锰)含量的研究来揭示微量元素(铜、锰)在按树人工林中的分布特征,以及它们有可能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南桉树人工林土壤中铜的平均值为38.3mg/kg,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mg/kg),锰的全量水平较低,平均值为518.6mg/kg,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10mg/kg).铜、锰在土层中的分布特征基本是呈自上而下增加的规律.在海南的西北部地区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铜、锰的含量均高于海南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微量元素铜的含量和北部地区微量元素锰的含量是最低的.以海南西部海尾地区为例,在相同的土壤类型上,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铜、锰的含量均低于对照样地(灌木林)土壤微量元素铜、锰的含量.第一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铜的含量高于第三代桉树人工林,但锰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论析了面形分割构成独特的审美性。指出这种构成形式得以成立的关键,是以线分割母面形后,所得五面形必须成为互相依存、牢不可分的,具有符合审美法则的视觉力学关系的整体。提出在作面形分割构成的基本训练中,兼做多种造型表现上的研究与体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疆野杏(Armeniaca Vulgaris)是新疆著名的伊犁野果林的主要组成树种之一,新疆野杏林是我国野杏的重要集中地,主要分布在伊犁地区的天山,海拔950~1400米的低山带,与野苹果(Maius sieversii)混交,但也有成片分布.它是荒漠地带山地中出现的“海洋性”阔叶林类型.它也是珍贵的山地“残遗”的古植物群落.作者于1985—1989年参加了《伊犁野果林的综合研究》课题,我们对新源、霍城、巩留等县的几种主要野生果树进行了定点观察和记载,对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境及经济性状等作了重点调查,并作了种下分类.本文将新疆野杏分成44个种下类型,以供研究及利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JR90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并用STD模板,组态灵活。通讯采用异频单工无线方式,复盖方圆50公里,采集的物理量可高达800个.系统采用并行传输、语音和警声报警等先进技术,软件丰富,功能齐全.系统的应用使调度手段科学化,数据信息及时、准确。文中还对通信处理机程序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针对我国沿海情况如何依据罗兰A测得的时差求出经纬度及海区信息,并对运算过程精度的提高提出了一些见解.最后讨论了全自动罗兰A定位仪的实现及会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铅,锌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以及铅,锌混合液在菲律宾蛤仔体内的积累和对过氧化氢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铅的毒性略大于锌的毒性:铅、锌混合液对蛤仔体内的重金属吸收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硫代硫酸盐从金精矿中提金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代硫酸盐从朝阳地区金精矿中提出金银,金银浸出率可达97%和45%,浸出周期仅为常规氰化法的1/3,并研究了硫代硫铵浓度,添加剂。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粒度等因素对浸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设G是一个简单无向图,称G是(P,P)图,如果|E(G)|=|v(G)|.若G同构于6某个子图,则称G可嵌入6,本文用极其简捷的方法证明了:阶数大于9的(P,P)图可嵌入其补图内的充要条件是G不和图(1)中的任一个图同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二茂铁阳离子的紫外吸收光谱并用于食品样品中微量铁的测定.选氯仿做溶剂兼萃取剂,lN盐酸做介质.在选定的操作条件下,试剂二茂铁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二茂铁阳离子转入水相.测其紫外吸收光谱,λ_(?)=250nm. ε=4.8×10~3.Fe~(3-)含量在0~6ppm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本法用于食品样品中铁的测定,与邻菲罗啉法对照,结果是满意的.对于铁含量在1~15mg/100g的试样,误差不大于3%,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环节,是联系体育社会化与终身体育的纽带.在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中,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开设选修课,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意识,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对实施终身体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