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金针菜的大孢了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针菜的孢原细胞在花蕾长0.5cm左右时形成,孢原细胞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胚珠薄珠心,蓼型胚囊。开花前,胚囊的变化是:卵细胞中具很多大淀粉粒,卵细胞和助细胞的合点端壁未完全消失;助细胞的丝状器在不同发育时间形态及大小不同;极核融合为次生核;反足细胞较早退化。对大孢子发生期间胼胝质壁的动态变化及胚囊发育中液泡的变化进行不探讨。  相似文献   

2.
珠心表皮下分化出一个或两个孢原细胞,但只有一个继续发育,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蓼型胚囊.成熟胚囊助细胞丝状器不发达,到受精前反足细胞仅体积增大但不增殖,两极核相互贴近而不融合.受精前胚珠发育过程中,珠被、珠心细胞中始终无淀粉积累;成熟胚囊各细胞中均未发现淀粉粒,但合点端胚囊壁及周围珠心细胞中具强的PAS正反应.同一珠心中发现有双胚囊现象,另外,在四分孢子旁发现由珠心细胞起源的孢原产生,认为诺丹冰草中有无融合生殖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3.
诺丹冻草(Agropyron nordan)天融合生殖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珠心表皮下分化出一或两个孢原细胞,但只有一个继续发育,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蓼型胚囊。成熟胚囊助细胞丝状器不发达,到受精前反足细胞仅体积增大但不增殖,两极核相互贴近而不融合。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裸燕麦和皮燕麦杂交种的胚胎学,结果概括如下:1)花药具四个花粉囊,药壁由四层细胞组成.药室内壁发育为纤维状加厚.中层短命,具腺质绒毡层.伴随着小孢子母细胞的连续型分裂,形成两侧对称型的小孢子四分体.成熟花粉3-细胞型.花粉释放时常出现不孕花粉,一般而论这种现象与无融合生殖有关;2)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内珠被组成.孢原细胞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功能.大孢子母细胞孢质分裂形成直线型的大孢子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发育为蓼型胚囊,助细胞为镰刀形,它们在极核融合前已退化一个.三个反足细胞分化很早,一般在胚囊发育早期即分化为一群细胞.随后,它们侵入合点端的珠心组织,并且吸收珠心的营养物质,再供胚囊发育之用;3)观察到有无融合生殖现象发生;4)核型胚乳,待大量游离核形成后才形成细胞壁.胚乳边缘的细胞层具次生形成层习性,最后形成种子的糊粉层;5)胚胎发生属紫苑型.多胚现象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润楠(Machilus pingii Cheng ex Yang)的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发育及胚乳和胚胎形成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用组织化学方法对雌蕊和胚珠组织中不溶性多糖的动态进行了观察。 孢原细胞多个,起源于珠心表皮下的第三或第四层细胞,通常仅一个初生造孢细胞分化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四分体直线形,少数T字形排列,蓼型胚囊发育,助细胞有丝状器.核型胚乳,胚胎发育为紫苑型(Asterad Type)的皮耐亚变型(Peanea Variation)。 雌蕊及胚珠组织中不溶性多糖的积累发生于大孢子母细胞形成之后。珠心冠原细胞中积累的多糖主要为复合多糖颗粒类型,而珠被及其它珠心细胞中则主要为单粒多糖。卵细胞、中央细胞及早期原胚中都积累有一定量的多糖颗粒,反足细胞和助细胞自始至终不积累多糖颗粒。 对樟科属间的系统关系和多个雌性孢原细胞深处发生的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长喙毛茛泽泻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长喙毛茛泽泻花药壁的发育属单子叶型,绒毡层为周原质团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胞质分裂时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呈左右对称式排列,个别为交互型,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双珠被,薄珠心,倒生胚珠,大孢子母细胞由孢原细胞直接发育而来,成熟胚囊为8核组成的7细胞胚囊,两个极核在受精前不融合成次生核。  相似文献   

7.
 厚皮香大孢子与雌配子体形成特征首次报道如下:双珠被,薄珠心,珠孔为内珠被构成,弯生胚珠,有珠被绒毡层;大孢子孢原细胞在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四分体直线型;功能大孢子为合点端的一个单孢子,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成熟胚囊中卵器发育正常并分化明显,两极核在胚囊发育后期融合为一次生核;成熟胚囊包括卵器,一个中央细胞,反足细胞与珠心核在胚囊初期存在而最终消失解体.笔者初步探讨了厚皮香亚科5属的比较胚胎学特征及其系统演化.  相似文献   

8.
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显微镜观察,对桐花树的胚胎发育早期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花药由4个花粉囊组成,药壁包括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及绒毡层,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3)成熟花粉二细胞,有4个萌发孔;4)特立中央胎座,薄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T形排列的4个大孢子,合点端的大孢子具功能,成熟胚囊为七胞八核结构,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5)花药壁中含单宁细胞团,发育过程中子房内的胎座出现类似于盐腺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常规的石蜡切片和塑料半薄切片法对四川杨桐(Adinandra bockiana prilz.ex Diels)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四川杨桐子房上位,由3~5室构成.胎座为侧膜胎座向中轴胎座的过渡类型.胚珠多数,倒生,双珠被,薄珠心型,珠孔由内珠被构成.孢原细胞分化于珠心顶部之表皮下,并直接发育成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发生及胚囊发育为双孢子葱型胚囊.但在实验观察中发现,大孢子发生过程中出现两种情况,即35%的胚珠中珠孔端二分体细胞不经减数分裂(?)就显出退化,而其余的胚珠其珠孔端二分体细胞经减敬第二次分裂之后方显出退化.类似的情形,在山茶科中未曾有过报道.但上述两种胚珠中.都只有合点端二分体细胞发育,经二核胚囊,四核胚囊,八核胚囊至成熟胚囊.在胚囊的珠孔端有两个助细胞,一个卵细胞构成卵器.中部有一含两个极核的中央细胞,含点端有三个交迭排列的反足细胞.PAS 反应表明,胚殊发育中,珠心、珠被组织中缺少淀粉粒.只在胚殊成熟时,珠孔处内珠被细胞内有淀粉积累.  相似文献   

10.
七叶一枝花的胚珠是倒生型,具双珠被和厚珠心,单个孢原细胞平周分裂一次形成一个初生周缘细胞和一个初生造孢细胞,后者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作用.大孢子发生和胚囊发育属于葱型.成熟胚囊由一个卵,二个助细胞和三个反足细胞构成.助细胞显著的特征是具有丝状器,反足细胞在其合点端壁上有明显增厚的内突.应用荧光技术及组织化学方法对大孢子发生过程中胼胝质与不溶性多糖的分布做了定位观察.试就这些特殊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 Pojark)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狭叶锦鸡儿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胚囊发育属蓼型.在卵与次生核周围的原生质中聚集多糖.卵细胞、助细胞具明显极性,幼期的卵细胞、助细胞和中央细胞具完整的细胞壁.受精时,次生核与卵器相贴近,卵与助细胞在合点端的细胞璧消失.受精后,合子在合点端重新产生不连续的细胞壁,胚胎发育属柳叶菜型.基细胞纵横分裂产生多细胞胚柄.球胚早期,胚柄呈泡沫状团块结构,珠孔端胚囊璧以及胚柄基部,与胚囊璧毗邻处都具明显的传递型细胞壁,胚柄细胞中积累网球状颗较,从球孔端至合点端其分布密度具一定梯度,珠孔端珠被细胞中富含多糖类物质,同时,与胚囊相邻的珠被细胞质膜与壁之间具壁旁体,显示珠被组织对早期胚胎发育的营养关系,胚乳细胞化完成后,胚柄即行退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对葎草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胚珠顶生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具承珠盘。珠孔道狭窄,仅由内珠被形成。单个雌性孢原源于珠心表皮下,大孢子四分体线型,蓼型胚囊发育。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甘薯受精前后卵器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助细胞在珠孔端具有丝状器,并有丰富的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和质体(在宿存助细胞中特别丰富),花粉管进入到退化助细胞中并将内含物释放出来.卵细胞具有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和核糖体.受精后,类脂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和核糖核蛋白体明显增加.受精前卵器各细胞只有珠孔端具有壁,受精后合子的高尔基体的数量和活性增加.还比较了甘薯卵器和到目前为止研究过的其它一些植物卵器超微结构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润楠雌蕊及胚珠组织中不溶性多糖的积累始于大孢子母细胞形成之后,珠心冠原细胞中积累的多糖主要为复合多糖粒类型,而珠被友其它珠心细胞中主要为单粒多糖。卵细胞、中央细胞及早期原胚中都积累有一定量的多糖颗粒,反足细胞和助细胞自始至终不积累多糖粒。对胚囊和胚胎的营养来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蓝盆花属的两种植物胚囊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华北蓝盆花和大花蓝盆花的胚囊发育及其他方面的比较研究,认为前者是一个物种,后者是前者的变种.  相似文献   

16.
五唇兰受精过程中卵细胞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唇兰Doritis pulcherrima Lindl.受精过程中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精子到达胚囊前。卵细胞呈梨形;精子到达胚囊时,卵细胞呈典型的倒梨形;精核和卵核融合时,卵细胞坐长圆型。卯核凹陷,整个精核被卵核包围着。由此可见:五唇兰受精过程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精细胞的主动参与,还要卵细胞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7.
Sexual reproduction in flowering plants requires that two sperm cells are delivered to the embryo sac where double fertilization of an egg cell and of a central cell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a diploid embryo and of the triploid nutritional endosperm tissue. The immobile male gametes are delivered to the im- mobile female gametophyte by a single cell, the pollen tube. The pollen tube must be able to germinate on a genetically appropriate stigma and it must be directed through the transmitting tract of the style from where it must target an ovule. Moreover, the pollen tube must enter the ovule at a defined opening, the micropyle, grow toward one of the two synergids and release the two sperm cells upon contact. This complex process requires recognition events with chemically based or physically supported cell-cell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directional cues for the growing pollen tube. A number of molecules and mechanisms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pollen tube guidance which are summarized in this review.  相似文献   

18.
 首次报道了长柱十大功劳(Mahonia duclouxiana Gagnep.)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主要结果如下:花药4室,花药壁发育方式属双子叶型;药室内壁有带状加厚现象;腺质绒毡层,双核;多孢原,发生于表皮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属连续型,形成双轴对称式四分体;散粉时花粉粒为2-细胞型,呈球形.雌蕊1枚1室,子房单心皮,边缘胎座,4~6枚胚珠,胚珠具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两层珠被共同形成,呈"Z"字形;单孢原,位于珠心表皮下;直线形四分体,合点端的1个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