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外来入侵物种 大瓶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瓶螺的引入大瓶螺(Ampullariagigasspix)又称福寿螺、苹果螺、金宝螺等,是一种大型的两栖淡水螺类,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一带,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种,又称亚马逊瓶螺。大瓶螺的贝壳近似圆盘形,一般有6个螺层,爬行体长约3.5~6厘米。成螺喜欢栖息在土壤肥沃、水生植物丰盛且流水缓慢的河沟或水田等地方,白天一般沉在水底,或附着在池边,或聚集在水生植物下面,晚上出来觅食、繁殖。大瓶螺为雌雄异体,卵生。雌雄螺交配后,雌螺产卵次数多,产卵量大,每交配一次可连续产卵10多次,每次产150~960粒不等。大瓶螺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可自然越冬,一…  相似文献   

2.
饲养虫草蝙蝠蛾昆虫是人工栽培冬虫夏草最重要的基础。下面介绍其饲养方法:1 饲养工具 虫草蝙蝠蛾一生中有98%的时间在土壤中生活,因此要制作装土饲料工具。1.1 卵孵化设备 用10×5厘米的广口瓶或罐头瓶,放3~5厘米厚细腐殖土,把卵放养于1厘米左右的土层内,每瓶可养300~500粒卵。1.2 幼虫饲养设备 玻璃缸饲养可用18~  相似文献   

3.
报道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幼虫取食经历对其成虫寄主产卵选择性的影响。用香蕉分别饲养1代和20代的幼虫,羽化后的成虫对6种水果有不同的产卵选择性,饲养20代的成虫在罩有香蕉的产卵杯上卵粒数最多,次之是芒果,差异显著。饲养1代的成虫在罩有芒果的产卵杯上卵粒数最多,其次是香蕉,差异不显著。从野外莲雾和黄皮落果中羽化出的成虫对水果种类的嗜好程度也有所不同,产于芒果的卵粒数多于产在香蕉的卵粒数且差异显著,产在莲雾的卵粒数最少,产于黄皮的卵粒数居第四位。幼虫的取食经历对成虫产卵时选择水果的部位和颜色也有影响,但其影响要小于对水果种类的选择。不同部位的选择结果显示香蕉肉的卵粒数多于香蕉皮,而芒果肉的卵粒数少于芒果皮。颜色选择试验结果显示,黄色杯上的卵粒数比绿色、红色、黑色杯的卵粒数多。  相似文献   

4.
大瓶螺繁殖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培育池设置不同水平进行大瓶螺养殖,测试结果表明大瓶螺在长沙地区全年共产卵141d,有效繁殖期近4个月。平均每对亲螺年繁殖成螺、中螺、仔螺共870个,重3158g。水温20~30℃、饵料充足时,螺苗发育最快,38d达性成熟。成螺密度、性比及水草覆盖率对雌螺的产卵频数、产卵量及成螺生长速度均无显著影响。雌螺体重与其产卵频数、产卵量间分别存在着显著、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714、-0.8131。雌螺体重与其产卵量间直线回归方程为y=88.22-1.82x。近亲繁殖使得螺苗存活率有下降的趋势,生长速度有变慢的趋势,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福寿螺又称苹果螺、大瓶螺等,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系大型水生螺类。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等省,20世纪80年引进后,由于该螺抗逆性强、食性杂、惊人的繁殖力和极快的生长速度,现已在我国华南、西南地区普遍危害成灾。据调查,沧源县1990年,有人到德宏考查,认为该螺个大、肉多,带回两只放入池塘饲养作食用而传入的,后因该螺繁殖太快,进入沟渠,流入农田危害农作物,成为我县外来有害生物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县的工农业生产。同时,由于当地群众广泛食用,如果食之不当,所带寄生虫和病菌可能对广大群众的健康问题存在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6.
蝈蝈的研究     
蝈蝈为一欣赏娱乐昆虫,主要捕食昆虫,食量非常大。在害虫生物防治中,以虫治虫有着一定的应用前景。一年发生一代,以滞育卵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6月中旬孵化为若虫,若虫经5龄,1龄期23~11d,2龄13~8d,3龄12~6d,4龄8~6d,5龄11~10d。6月下旬至8月中旬羽化为成虫,卵量264.5±44.98粒。成虫寿命82.44±7.63d。雄虫能发声,声音淳美响亮。饲养蝈蝈的笼子和葫芦已发展成精美的工艺品。人工可以大量养殖蝈蝈。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冬季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繁殖力大小及其影响因素,于2017年12月中旬采集广西桂林地区福寿螺卵块,置于室温下进行孵化实验,记录孵化期间的气温以及孵化率,测量卵块长、宽、质量、卵粒总数和卵粒直径,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福寿螺单块卵粒数为48~608粒,均值(mean±SD)为214.14±10.45粒;卵粒直径为2.31~3.32 mm,均值(mean±SD)为2.69±0.018 mm;孵化率为0~93.94%,均值(mean±SD)为29.21%±3.12%。其中冬季(12月—次年2月)孵化的卵粒占所有孵化卵粒的82.18%,春季(3月)孵化的卵粒仅占17.82%,表明福寿螺冬季产的卵主要采取冬季孵化策略。福寿螺孵化率与卵粒总数(r=0.365,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卵粒直径(r=-0.248,P=0.013)呈显著负相关,卵粒数多少是孵化率高低的关键。冬季孵化量与气温相关(r=0.607,P=0.002),春季孵化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相似文献   

8.
美国青蛙由我国有关部门于1987年从美国引进,经过三年多的试养和驯化,已在广东、湖南、浙江、上海等地饲养成功,并开始向商品蛙发展。美国青蛙具有其它蛙类所不具备的优异特性。 1.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蛙卵孵化后经过5~6个月饲养,个体重量可达250~300克,经过8~10个月饲养达到450~500克,最重可达600克。美国青蛙肉质比  相似文献   

9.
螺螨酯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螺螨酯亚致死量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实验种群的影响,采用室内叶碟饲养的方法,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螺螨酯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螺螨酯LC20和LC10处理成虫后,雌螨寿命明显缩短,卵、幼螨和若螨的发育时间明显延长;次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由0.3659分别降低至0.2363和0.2162;存活率明显降低,LC10处理对次代种群的平均每雌日产雌率有刺激作用。螺螨酯LC20和LC10处理卵后,对若螨期没有影响,但卵期、幼螨期和产卵前期都明显延长,成螨期和雌螨寿命显著低于对照;种群内禀增长率(rm)由0.3183分别降低至0.2207和0.2131,生存率和平均每雌日产雌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研究棘腹蛙在渝西地区的人工饲养及繁殖情况,通过对成蛙两年的饲养繁殖观察,发现其生长良好,能安全度夏和越冬;采用自然受精繁殖,获得棘腹蛙卵2 870粒(受精卵1 925粒,平均受精率为67.1%),孵化出蝌蚪1 700尾(孵化时间为12天左右,平均孵化率为88.3%),培育出变态幼蛙230只,越冬前未变态蝌蚪530尾(蝌蚪期为90天左右,平均变态率为39.6%,平均成活率为39.2%).结果表明,在海拔低、气温高的渝西地区进行棘腹蛙人工饲养和繁殖是切实可行的.该研究对棘腹蛙的规模化养殖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用人工控制七星瓢虫眠期变温处理后,投食7—10天即可产卵,产卵量790—1300粒,卵的孵化率为85%以上,可缩短饲养期60—90天。应用于瓢虫治蚜是一种省工省料、经济成本低、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如今国内外市场上蝴蝶十分走俏,一般每只售价可达30~250美元。一只珍贵的金丝凤蝶高达4100美元。我国为蝴蝶资源富国,不仅数量多、分布广、品种多,而且还有许多世界珍稀品种。蝴蝶标本及活蝶国内外贸部门大量收购,本地女青年罗倩去年饲养蝴蝶纯收入达27000多元,今年效益更高。饲养蝴蝶确为一项快速致富的新兴产业,现将我们的经验及技术介绍如下: 一、饲养技术:从野外采集优质蝴蝶的幼虫、成虫、卵和蛹均可移入室内饲养。饲养室可用木或竹钉成笼子、四周用16~18孔的铜纱或尼龙纱覆盖好以防外逃。蝴蝶的成长要经过幼虫、蛹、成虫和卵四个阶段。正常交配后的雌虫,喜欢在叶面、果面、枝干或缝隙等处产卵,室内饲养时应准备适宜的产卵物,如折迭的纸条、谷草、干枝或纱布等供其产卵。卵期要特别注意保湿,过于干燥也会降低卵的孵化率,措施是用湿纱布覆盖在卵的上面。经过一定时间卵会孵化成幼虫。幼虫大多均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现已知全世界玛瑙螺科共计有23属和亚属。玛瑙螺属有80种和亚种,在我国仅一种,即褐云玛瑙螺(AchatinafulicaBowdich)。褐云玛瑙螺又称非洲大蜗牛,原产于东非沿岸桑给巴尔、奔巴岛一带,由于战争或其他人为因素,于上个世纪初开始传入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褐云玛瑙螺在中国的传播和分布,是由一位华侨从新加坡运回国内的植物中,无意之中夹带了此种蜗牛的卵和幼螺而繁衍起来的。随后逐渐在闽南一带扩散,分布到福建省福州地区。褐云玛瑙螺在中国的传播,除台湾外,大约在1935年左右逐渐由福建扩散到珠江三角洲及雷州半岛…  相似文献   

14.
通过月季花上二斑叶螨的室内饲养,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斑叶螨在19.5~26.0℃变温条件下,其发育历期为16.2天,雌成螨在23.5~26.0℃变温条件下,寿命是12.54天,产卵量是27.63粒,平均日产卵量6.32粒,卵的孵化率为72.5%。  相似文献   

15.
一、准确预防,适时用药。据当地的虫情测报,结合棉田植株定期定点调查判断防治最佳时期。春棉二代田间累计百株卵量200粒、三代80粒、四代100粒;夏棉百株累计卵量100粒。田间幼虫数百株累计8~15头即是防治最佳时期。要严防人为的定期定时防治方法。 二、合理使用复配农药。使用复配农药要根据各种农药的机理合理复配,可现配现用,也可先配  相似文献   

16.
研究福寿螺卵中虾青素的溶剂浸取方法,运用正交实验法对福寿螺卵中虾青素的浸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浸取条件下,虾青素的收率达0.058%;采用制备型液相色谱仪分离提纯虾青素,对螺卵虾青素进行了定性分析,推断该来源的虾青素为左旋型(3S,3’S);探索了两种大孔树脂吸附虾青素的规律,实验发现AB-8树脂的吸附平衡时间为3h,吸附率可达94.2%,适用于螺卵虾青素的大规模工业分离提纯.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2016,(4)
正酢浆灰蝶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小型蝴蝶。2015年9月27日,作者去泰安市高新区专门拍摄酢浆灰蝶,并采回4粒刚刚产下的蝶卵。10月1日小毛虫孵出,经过饲养观察,作者发现酢浆灰蝶不仅成虫外表朴素平凡,幼虫性情也十分低调安静,与之前饲养过的多种灰蝶幼虫行为截然不同。初识最初认识酢浆灰蝶是2005年10月17日下午,当时,我刚走出山东农业大学图书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鳃及性腺组织制片法,分析大瓶螺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大瓶螺染色体为2n=28,可配为14对,除3、8、12这3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外,其余皆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长度呈连续递变,其中相对长度最长的1号染色体为10.09,最短的14号染色体为5.10,NF=56,全套染色体上未发现有次缢痕,随体及与性别有关的性染色体存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单笼饲养联合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建立支气管哮喘伴抑郁样行为幼龄大鼠模型的可靠性。方法 将幼龄SD大鼠随机分为群养对照组、孤养对照组、群养哮喘组和孤养哮喘组。采用单笼和群笼饲养结合卵清蛋白-氢氧化铝混悬液腹腔注射致敏,卵清蛋白0.9%氯化钠溶液雾化激发制备支气管哮喘伴抑郁样行为大鼠模型。观察并记录大鼠体质量、体征、肺组织病理情况、静脉血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清中IL-4及BDNF水平,同时采用糖水消耗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结果 与两对照组比较,群养哮喘组体质量增长缓慢(P<0.05),孤养哮喘组体质量增长明显缓慢(P<0.05);群养哮喘组及孤养哮喘组出现典型呼吸急促、抓耳挠鼻等哮喘样表现,孤养哮喘组出现活动减少、进食进水减少等抑郁样表现;肺组织出现哮喘样病理改变;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增高(P<0.05);血清中IL-4升高(P<0.05);与两对照组及群养哮喘组比较,血清中BDNF降低(P<0.05);糖水偏好指数降低(P<0.05);强迫游泳实验中静止不动时间延长(P<0.05)。结论 单笼饲养结合卵清蛋白致敏激发...  相似文献   

20.
合征姬蛙蝌蚪栖息地和人工饲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的综合方法,对陕西省洋县北部合征姬蛙繁殖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合征姬蛙产卵、蝌蚪水中生活时期多与稻田相关,稻田是蛙类的最佳栖息地;蛙类从卵到幼蛙成活率约3%;合征姬蛙产卵期较长;影响繁殖成活率因子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水源>挖沙>农药>捞鱼>水质>天敌。人工饲养蛙卵,放归田间,实验数据支持这一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