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试论孙思邈对桂枝汤方系的临床研究成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有关桂枝汤方系的材科为依据,探讨其临床研究成就。将他所使用的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内补当归建中汤、坚中汤、茯苓汤、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等方剂,与医圣张仲景所使用的桂枝汤类方,结合现代临床医学进行了试探性分析对比。说明孙氏无论是对桂枝汤方系的研究改进,还是在临床应用方面的发展都是精至纯熟的,而且孙氏还将桂枝汤方系的幽隐难悟之意,搞得条清理晰,从而便于后世医家学习和临证时掌握运用桂枝汤的奥妙之处。  相似文献   

2.
<正> 中药方剂是以君臣佐使的方式组成。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症的主药、臣药是增强和促进君药的药效、佐药是防止药物毒性及副作用、使药是调合作用以便服用。例如麻黄汤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位药组成。其中君药是麻黄、有发汗、解热、治喘咳作用;桂枝是臣药,助麻黄发汗,解热之药效;杏仁是佐药有镇咳作用;助麻黄以治喘咳;使药甘草是调和诸药加强麻黄杏仁的镇咳祛痰作用,其药效是溶于汤剂中的各成分相互的化学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桂枝、白术及其药对中提取挥发油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检测,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重叠色谱峰进行分辨解析;同时,利用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单味药桂枝、白术及其药对中鉴定出66,29和55个组分,分别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94.43%,95.93%和96.35%;单味药与药对共有4种组分,占药对挥发油总含量的13.14%;组成药对后,新增4种组分,单味药桂枝消失33种组分,白术消失7种组分;药对中挥发油主要成分是2-(2-甲氧基)苯甲氧基苯酚、γ-芹子烯和桂皮醛等,它们主要来自于白术;药对种类与含量变化并不是单味药的简单相加,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中医方剂学领域内,孙思邈首创用桂枝汤方系与四物汤合方治疗疾病。本文从中药配伍学、中药药理和药效学角度,对孙氏此类合方的结构,随证加减进行了讨论;对其所主治的症侯群,按临床科别进行了归纳;同时也对其临床使用的病理基础和要点进行了探析。此外,并把芍药黄芪汤作为此类合方代表,分析其所含的方剂群,发现该方是一个功效颇多,治疗面广的方剂群聚合体。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中药方剂温脾养胃颗粒进行科学的质量控制,本研究建立了君药黄芪和白芍的主要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应用于制剂的稳定性研究。分别建立适用于温脾养胃颗粒中黄芪甲苷和芍药苷含量测定的UHPLC-MS/MS和HPLC-UV方法,并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和经典恒温试验进行制剂稳定性研究,拟定贮藏条件,预测有效期。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和芍药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60μg/mL(r=0.999 8)、10~100μg/mL(r=0.999 6),颗粒剂中黄芪甲苷和芍药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26 mg/g、1.02 mg/g。颗粒剂的指标成分含量受温度及光照影响较小,但对环境湿度相对敏感,应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有效期至少为1年。  相似文献   

6.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白芍配伍前后芍药苷的含量,展开剂为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氨试液(8∶1∶4∶1),检测波长575 nm,参比波长700 nm.比较白芍单煎液和小建中汤复方煎液中芍药苷的含量变化,探讨小建中汤配伍的合理性.结果发现,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和准确度良好,芍药苷在1.93~19.3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白芍单煎液和复方煎液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8.3%和95.9%,单煎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明显低于复方煎液(P<0.01).表明白芍在小建中汤中配伍可以增加有效成分芍药苷的煎出量.  相似文献   

7.
探讨小青龙汤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前后挥发油成分和比例的变化.采用枟中国药典枠挥发油测定甲法提取小青龙汤复方、组方中含挥发油的单味药(麻黄、桂枝、细辛、干姜、五味子)及各单味药的阴性对照处方的挥发油,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应用峰面积百分比法计算相对百分含量.从小青龙汤中共鉴定出80个挥发性成分,其中百分含...  相似文献   

8.
桂枝汤方出自我国东汉末年(公元210年),医圣张仲景撰著的划时代医学经典名作《伤寒杂病论》中。它名列群方之首,一千七百多年来,不断吸引着国内外无数医学家和其他学科的学者,对它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它在方剂学史上所占的独特地位和影响,重要而又显赫。本文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桂枝汤方证的资料为依据,整理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桂枝汤原处方药物组成和用量, 2,桂枝汤方的煎服法; 3,桂枝汤方的配伍结构和药理; 4,桂枝汤方证的论述; 5,桂枝汤加减方方证的论述; 6,桂枝汤方的并证与合方的论述; 7,桂枝汤及其加减方,需配合针灸辅助治疗的方证; 8,服桂枝汤或桂枝汤合方后的反应证及其治疗方药; 9,桂枝汤方的禁忌证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0,桂枝汤合方的禁忌证和使用时的注意点; 通过对以上十个问题的探讨,从散见在各章节的大字里,找出桂枝汤方证及其活用的规律性。使张氏所拟的助正驱邪,安内攘外的桂枝汤及其加减方,形成了条清理明的体系。此外,还对桂枝汤万的某些现代科学性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为桂枝汤方系的临床实践效果,提供科学性依据。也为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学家提供参考,以提高使用桂枝汤方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在制备工艺已确定的基础上,为控制柴胡桂枝固体汤剂的内在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对其进行了质量标准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柴胡桂枝固体汤剂中黄芩苷和芍药苷的同时含量测定方法,可有效控制本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对菟丝子方剂进行研究,对临床用药和开发新方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药典》2020版和《新编国家方剂》第2版中含菟丝子的方剂,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7.0等对含菟丝子的方剂进行分析,包括主治疾病、用药频率、主成分等,并选择高频使用药对和疾病类型,对药物组合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分析得出:使用频次排名前5的药物依次为: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当归、山药;对含菟丝子成分的中药方剂进行相关性分析,共获得19个常用药对。[结论]含菟丝子的方剂以补虚药为主,其与淫羊藿、肉苁蓉配伍主治男性前阴病类,与枸杞子、熟地黄配伍主治肾病类,并对其他病症及剂型进行了研究,使其主治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1.
从野菊花、石榴皮、车前草和紫草四种常见的中草药中提取天然染料,并作为敏化荆将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分别考察提取方法、天然染料浓度和中草药类型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在所考察的四种中草药天然染料中,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从高到低均依次为野菊花、石榴皮、车前草和紫草。煎煮法比乙醇浸提法更适合用于提取DSC敏化剂的野菊花天然染料,前者获得的野菊花天然染料的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分别达到后者的1.29倍和1.6倍。当采用野菊花天然染料作为敏化剂时,染料浓度1%是关键临界点,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在浓度小于1%时均急剧增加,在浓度为1%-10%之间时均缓慢增加,而转换效率在浓度到达20%时反而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中草药提取液为疗效剂,丝肽液为营养剂,以去头屑防脱发护理香波为研究对象,对中草药提取液的配方选择、制备工艺、方法以及香波的主要原料、添加剂及工艺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8味抗艾滋病中药的性味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了白蔹、老鹳草、生晒参、栀子、银耳、淫羊藿、商陆和贯众8味植物类中药中V、Ti、Mo、Co、Cr、Cu、Fe、Mn、Ni、Sr和Zn的含量,并根据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统计力学理论对实验测得的离子体系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不同性味中药材的微量元素的分布特点有显著的差异,中药的性味与微量元素的分布呈相关性。利用计算所得的群子参数对中药的性味、药理活性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提示反映中药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的群子参数可作为筛选抗艾处方用药的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14.
苦参蛇床子等六种药用植物的抑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试管药基方法,进行了苦参、蛇床子、黄连、青蒿、白头翁、大蒜等6 种药用植物水提液对大肠杆菌、产黄青霉等6 种微生物的抑菌试验和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发现这6 种药用植物水提液对G+ 和G- 细菌以及真菌均有抑制能力。除了青蒿外,其它5 种植物均具有广谱高效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蜀葵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黄蜀葵去痘美容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黄蜀葵的药用特性,设计了一系列以黄蜀葵为主,其它相关药材为辅的去痘美容液配方,主治粉刺、消炎、去脓包。通过近50人试用评价,现已确定了疗效较佳的几种配方,并对其理化、防晒、保湿性能做了测试,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18种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18种中草药的抗氧化活性,测定了它们的乙醇提取液对DPPH(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其中杭白菊、虎杖、白芍、女贞子和龙井茶等5种中草药对DPPH的清除作用都在80%以上,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尤其杭白菊高达93.17%.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对中药提取过程中"火候"的自动控制,使中药浓缩过程稳定、可控,将中药煎煮中的"火候"用给热速率来描述,建立了导热油阀门开度与给热速率常数之间的回归关系.通过阀门开度控制给热速率,实现了对中药提取过程的火候控制;根据热力学关系确定浓缩过程中的理论压强,在线调节实际压强至理论值,可有效避免浓缩时液泛,局部过热导致的活性组分的氧化、热分解等非稳态现象的发生,使操作成本显著降低,提高了产品质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控制策略可根据检测信号在线调节操作参数,使中药提取、浓缩过程处于稳定、可控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是否通过酶的诱导作用,用洋地黄皂甙作为体外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诱导的阳性对照物。用Black法测定茵陈(Artemisiacapillaris)、黄连(Coptischinensis)、大黄(Rheumofficinale)、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栀子(Fructusgardeniae)及甘草(Glycyrrhizaglabra)的水提物对Wistar大鼠肝匀浆在体外UGT酶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在体外实验,这6种中药水提取物不能增加大鼠肝细胞中UGT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解表类中草药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个二因子的模型能够合理地解释微量元素间的相关关系;其因子得分可用于解表类中草药的分类,证实了微量元素含量与解表类中草药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这些研究为以后解表类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是否通过酶的诱导作用,用洋地黄皂甙作为体外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诱导的阳性对照物。用Black法测定茵陈(Artemisia capillaris)、黄连(Coptis chinensis)、大黄(Rheum officinale)、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栀子(Fructus gardeniae)及甘草(Glycyrrhiza glabra)的水提物对Wistar大鼠肝匀浆在体外UGT酶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在体外实验,这6种中药水提取物不能增加大鼠肝细胞中UGT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