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取代苯基化合物荧光发射光谱中取代基效应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体系的取代苯基化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中的取代基效应进行了研究.其中,对于二苯乙烯衍生物、1,4-双(取代苯乙炔基)苯,激发态取代基参数(σcccx)的单参数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对于取代苯乙烯、取代α-甲基苯乙烯和反,反-1,4-双(β-取代苯乙烯基)苯,则用Hammett参数(σp)和σcccx的双参数方程关联,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结果表明,激发态取代基参数能用于共轭化合物的荧光发射能量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2.
亚碘酰苯氧化锰卟啉反应的取代基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锰卟啉系列化合物被PhIO氧化开环的反应动力学和取代基效应对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单锰卟啉被PhIO氧化反应在动力学上为一级反应,且反应动力学常数k与取代基特性常数σ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取代基效应是有机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取代基效应对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等都有着重要影响,了解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基效应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作用方式,对于学习有机化学及应用有机化学知识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取代基效应是有机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取代基效应对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等都有着重要影响,了解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基效应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作用方式,对于学习有机化学及应用有机化学知识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46个2-(4-X苯基)-5-Y嘧啶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共轭链两端取代基X,Y对紫外最大吸收波长λmax对应的能量vmax的影响规律,提取表征基态取代基电子效应的Hammett参数σ和表征激发态取代基电子效应的激发态取代基参数σexCC对vmax建立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模型,得到了相关系数高(R2=0.948 7)、平均相对误差小(D=1.26%)的5参数模型.结果表明,取代基X,Y的共轭效应、激发态取代基效应及取代基的交叉相互作用对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有较大影响.结合各参数前面的系数对模型的物理意义进行了合理解释,并与本课题组之前研究的取代基对2-X-5-Y嘧啶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能量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取代基效应是有机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取代基效应对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等都有着重要影响,了解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基效应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作用方式,对于学习有机化学及应用有机化学知识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取代基效应对取代二苯乙烯化合物还原电位的影响,合成了38个3,4′-二取代二苯乙烯模型化合物3-XSBY-4′.以无水乙腈为溶剂,在CS300电化学工作站上测定了化合物的还原电位E_(Red).分别探讨了取代基X, Y对3-XSBY-4′还原电位E_(Red)的影响,以及X和Y共同对E_(Red)的影响.得到了表达E_(Red)变化规律的定量相关方程.结果表明:(1)取代基X, Y的Hammett参数σ和激发态参数σ_(CC)~(ex)均对E_(Red)有重要影响.参数σ(X)和σ(Y)均与E_(Red)正相关,表明取代基X和Y的吸电子效应使化合物的E_(Red)升高.而取代基X, Y的激发态参数σ_(CC)~(ex)(X)、σ_(CC)~(ex)(Y)对化合物E_(Red)的影响,则通过交叉相互作用形式表现.(2)处于间位的取代基(3-X)比处于对位的取代基(Y-4′)对于E_(Red)的影响更明显,同一个吸电子基团,处于3-位比处于4′-位时,使E_(Red)升高更多.(3)取代二苯乙烯XArCH=CHArY(XSBY)与取代二芳基希夫碱XArCH=NArY(XBAY)的母体分子是等电子化合物,但由于前者含有无极性桥键CH=CH,后者含有极性桥键CH=N,因而前者母体分子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能量更低,还原电位更小,化合物更难被还原.  相似文献   

8.
根据取代基诱导效应指数(In)与基团电负性(x)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出了求算取代基诱导效应指数的一个简便公式:In×10^2=15.817x-31.76。运用该公式,求出了52个取代基的诱导效应指数。其计算值与献值接近。并且与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定性序列,取代基常数(Taft5)等有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取代基及同一取代基在不同位置对苯甲酸酸性大小的影响较复杂 .很多资料用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对一些情况作了解释 ,效果很好 .但还有许多情况下 ,用简单的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无法解释 .本文应用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和邻位效应等对取代苯甲酸酸性大小进行合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含取代基的酞菁铜,如十六氯酞菁铜、十六氢酞菁铜、四硝基酞菁铜及四氨基酞菁铜等.测定了这些衍生物在铂电极上和砷化镓电极上的光伏效应.结果表明含拉电子取代基的酞菁铜比含推电子取代基的酞菁铜的光伏效应大.  相似文献   

11.
几种甲基/苯基聚硅烷的光谱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聚硅烷的发光性能,找到紫外区上聚硅烷吸收光和发射光的规律以及与其结构的关系,用二甲基二氯硅烷、二苯基二氯硅烷和甲基苯基二氯硅烷合成了几种不同组成及结构的甲基/苯基共聚物聚硅烷,并研究了其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荧光光谱(FL)性质.探讨了聚硅烷组成和结构对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取代基中苯基的含量逐渐增加,其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峰位置都呈波长逐渐增加的红移趋势.聚硅烷链的侧链组成对光谱性能起决定性影响,增加侧链中苯基的含量可以增加主链电子离域范围,从而使聚硅烷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峰向长波移动.  相似文献   

12.
紫杉醇(Taxol)等天然大分子加入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的基体溶液中,基体的吸收光谱没有峰移,但某些吸收带的吸光度却随大分子的大小,溶剂体系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其中Taxol对基体对硝基苯胺(PNA)的吸收光谱影响最大,Δε达6.44×10-4Lmol-1cm-1.表明基体的能量状态没有改变,其跃迁偶极矩却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从溶液中分子的簇集倾向及溶剂笼效应得到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利用AFM ,XRD ,UV Vis等手段对Ag+ /ZnO掺杂体系的形貌、平均粒径、吸收光谱进行表征 .研究了苯酚的初始浓度对光催化的影响 .探讨了在紫外光和太阳光下对 4 0mg/L苯酚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结果表明掺杂后能有效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催化降解 ,当Ag+ 掺杂摩尔含量为 2 .0 0 %时 ,反应常数Ksunlight/KUV=1 .78,与掺杂前相比Ksunlight和KUV分别提高 1 5倍和 1 1 .4倍  相似文献   

14.
采用PM3 系列方法对新合成的10 个不对称取代方酸内钅翁盐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得到它们的优化几何构型、电荷分布、IR谱及UV谱,并对光谱进行了理论确认.考察了组态数对理论UV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刚性平面结构:方酸环为缺电子中心:对前线轨道的能量分析说明这10 个衍生物的一价负离子可以稳定存在,随着组态数目的增加,理论UV谱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呈减小趋势.所有的光谱理论值和实验值的误差在10% 左右.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中,分别测试了2-(2′-苯基乙烯基)-5-联苯基(口恶)唑在极性不同的十种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阐述了不同有机溶剂对此化合物光谱性质的影响。并讨论了2-(2′-苯基乙烯基)-5-联苯基(口恶)唑的,与描述溶剂极性参数S,Z及E_T(30)之间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范利平  方靖淮  袁莉 《江西科学》2005,23(4):416-417,420
阐述一种新的制备银纳米粒子基底的方法,可使银纳米粒子生长到一定的尺寸,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AFM研究该基底纳米粒子的尺寸分布和形貌,并对基底的SERS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用Na3C6H5O7还原HAuCl4, 获得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球, 观测粒子的UV/VIS吸收光谱,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理论进行模拟, 探索纳米粒子的尺寸对吸收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对靛蓝二磺酸钠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DNA)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发现核糖对靛蓝二磺酸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并测定了其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基本热力学参数等,紫外吸收光谱证实了靛蓝二磺酸钠通过嵌插作用与核酸结合.  相似文献   

19.
钛硅沸石UV—Vis谱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以TPABr为模板主事成的TS-1的UV-Vi谱,考察了配料方式,模板剂量用,络合剂、酸处理等对270-280nm峰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宁  唐世华 《河南科学》2000,18(2):144-146
用紫外及荧光光谱法测定了 β -环糊精与酚类包合物的解离常数 ,分析了 β -环湖精对苯环和萘环共轭效应的影响 ,通过比较紫外法和荧光法测定包合物解离常数的可靠性 ,提出用荧光光谱法测定包合物中客体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