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由电子X 射线激光器有三个主要困难:谐振腔、电子束和波荡器(wiggler).这三个困难又是互相联系的,例如合适的谐振腔和波荡器,将会降低对相对论电子束的流强等参数的要求.最近,Colella 等建议用硅单晶使X 射线  相似文献   

2.
刘文汉 《科学通报》1994,39(7):594-594
近20年来,同步辐射光源的迅速发展为软X射线波段提供了性能优良的光源.由于通常的光学反射、透射元件在软X射线波段不能使用,在紫外波段使用的光栅单色器和在X射线波段使用的晶体单色器也由于各自的结构、性质,在软X射线波段的使用受到限制.层厚为纳米量级轻/重元素层(或其他低/高电子密度层)组成的周期性多层膜在软X射线波段可以  相似文献   

3.
盛六四  齐飞  高辉  俞书勤  张允武 《科学通报》1997,42(21):2278-2282
同步辐射光源是优良的真空紫外光源,以其波段广、方向性好、强度高、偏振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由于分子体系的电离阈值大部分为6~12 eV,位于真空紫外波段,所以真空紫外光电离是研究分子电子态、超激发态、离解过程等的有力手段。光电子谱是基于光电效应原理,对一定能量的光子与原子、分子或固体作用后产生的电子能量进行分析。原则上光电子谱可以直接提供物质的所有电子无论是最强键合的还是最弱键合的结合能,各种电离势,原子之间的结合能,可以给出分子的结构。随着同步辐射的应用,Schlag等人发展了阈值光电子谱(TPES)技术,它以其简单方便、得到的谱图分辨比常用的PES高一到两个数量级而倍受欢迎;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阈值光电子谱也叫共振光电离谱或近零动能电子谱。它和普通的光电子谱(PES)不同之处是光子能量是变化的,单色化的真空紫外光作用于分子,直接测定形成母体离子和碎片离子或发射的电子所必需的最小的能量,接收到的电子能量仅仅局限于接近零的电子。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建筑照明节能重要性和建筑节能的原则出发,对建筑照明节能设计中采用高效节能光源、照明方式的选择、改善照明器的控制方式、选择节电的照明电器配件、合理选择照度值、提高照明系统的功率因数、合理利用太阳能等方面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建筑照明节能重要性和建筑节能的原则出发,对建筑照明节能设计中采用高效节能光源、照明方式的选择、改善照明器的控制方式、选择节电的照明电器配件、合理选择照度值、提高照明系统的功率因数、合理利用太阳能等方面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美国科学家们已发明了一种利用光衰减技术来测量液体水位和容量的新装置。这种新技术测量装置在测量液位和液体容量时,既不需要与液体接触,也不需要与盛放液体的容器接触,它是由一单独的光源,一台光检测器、同步放大器,一信息处理机和相关的电子线路所组成的。这套装置  相似文献   

7.
陈梅芳 《科学通报》1982,27(4):204-204
一、引言直流碳电弧光源是发射光谱分析用的基本光源之一,这种光源具有设备简单,应用对象广泛,灵敏度也能满足一般要求等优点,因此,尽管二十年来出现了很多新光源,但是直流碳电  相似文献   

8.
封面说明     
正阿秒(10~(-18)s)光源是21世纪新兴的光源,是目前人类所能掌握的具有最短时间宽度的脉冲光源,是目前唯一同时具有纳米空间分辨率和阿秒时间分辨率的全相干光源.阿秒光源的应用覆盖了物理、化学、生物、材料、能源、超快信息等领域.利用阿秒光源的超高时间分辨率,可以对微观超快过程进行跟踪拍照,从根本上揭示这些领域的微观机理,为它们提供原始创新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光源与艺术:从历史向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吾三 《自然杂志》2005,27(4):238-242
光源反映科学技术的进步,光源带动光艺术的发展.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讨论了油灯、蜡烛、电灯、霓虹灯、荧光灯、激光、新兴的LED光源与艺术的密切联系,由此看出光艺术的绚丽.  相似文献   

10.
在月球表面建立能持久活动并适合居住设施的科学理论早已不再被人们怀疑了。月亮上存在着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它们是揭开地球早期历史之谜的关键。从月球研究宇宙空间,能够获得一种全新的、富有成果的基础知识,利用月球表面的高真空和低压强可进行独特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其他的科学实验。在地球上的科研活动中,有许多问题通过对宇航器取  相似文献   

11.
王卫  李承祥  盛六四 《科学通报》2011,56(31):2567-2573
以KrF 准分子激光器为光源, 利用MAPLE(matrix-assisted pulsed laser evaporation)技术制备了磺基水杨酸掺杂聚苯胺(PANI/SSA)薄膜, 利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 射线衍射(XRD)对薄膜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显示, 在基质分子的保护作用下, 复合材料的有机结构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但聚苯胺的分子量和与掺杂有关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实验结果同时显示, SSA 掺杂的PANI 薄膜具有一定的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12.
探索自然奥秘的X-射线光源--同步辐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丽军 《自然杂志》2000,22(2):116-120
一种比太阳还亮10亿倍的X-射线光源--同步辐射,已在众多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解决了许多过去所无法解决的难题,找到了许多现象的科学答案.本文主要介绍了这种光源的概念,并选择几个代表性的应用实例说明这种X-射线光源惊人的用途.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2021,66(8):833-834
正2001年,科学家首次在实验中产生了阿秒(10~(–18)s)量级的超短光脉冲~([1]),从此打开了阿秒科学的大门.迄今为止,阿秒光源是人类所能掌握的唯一同时具有纳米空间分辨率和阿秒时间分辨率的全相干光源.由于其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广泛的应用领域,部分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韩国等相继制定了阿秒光源研究计划,如美国将阿秒光源产生技术列入21世纪的20项战略科学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4.
江兴流 《科学通报》1989,34(1):20-20
真空广泛用于X射线管、真空电力开关、电子显微镜、粒子加速器等设备的高电压绝缘。人们希望对真空击穿过程有所了解,以便改善真空间隙的绝缘性能和预防意外事故。目前存在多种解释真空间隙击穿的理论模型,如场致电子发射理论、蒸汽电弧理论、团块理论和微放电  相似文献   

15.
超级高铁:从广州到北京只需90分钟目前,从北京到纽约最快的直达航班需要12小时,也许不久后,我们乘坐超级高铁(Hyperloop),可将时间缩短为2小时。早在1904年,美国学者罗伯特·戴维便提出了"真空管道运输"的设想。20世纪80年代,美国机械工程师达里尔·奥斯特开始思考"真空管道运输"的可行性。1999年,奥斯特为"真空管道运输"这一概念申请了专利。2010年,奥斯特成立了致力于开发真空运输项目的公司ET3。他们设想,真空管道运输是一个类似胶囊一样的运输容器,它通过真空管道进行点对点传送。因管道处于真空状  相似文献   

16.
沈蔟 《世界科学》1999,(11):2-4
真空,谁都知道并非真的空无一物,它是衬托。影响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物质背景。对于真空的复杂性,恐怕还鲜为人知、或知之不详;专业人员大多觉得这是一个解不开的难题。真空,早就被认作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随着物理学的发展,此概念自然在不断地演变。在量子场理论中,它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场理论的统一性探讨,因其围绕对称性以及对称性破缺而展开,就更离不开这个概念了。¥ZZ经。隆真空服8鼻子。撤g壑。本文讨论的真空,实为物理真空的简称。这真空概念有经典和量子之分,暂且名其日‘’经典真空”和“量子真空”…  相似文献   

17.
正钻石光源上波长为0.1~0.2纳米的X射线束,其亮度比太阳光高100亿倍。当第7 000篇报告钻石光源实验结果的论文发表时,《物理世界》杂志探究了钻石光源这个科学装置为研究各种样品的材料科学家提供了什么:冰淇淋和伦勃朗油画碎屑、下一代数据存储技术、近来面向生物学和物理学界开放的一些配套仪器。  相似文献   

18.
新型微波无极紫外光源用于光化学反应的综合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于光化学反应的光源中,微波无极紫外光源可以完全避免普通紫外光源的一系列问题.由于该类光源没有电极,不会产生像其他放电光源那样由于电极氧化、损耗和封接密封问题引起的发黑现象,而且很少受工作电压、工作频率、工作电流的限制.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无极紫外光源具有发光强度高,启动快,形状可灵活多变等特性.将微波无极紫外灯取代普通紫外灯,应用于环境治理,能提高处理效果,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9.
真空变压法干燥炉的优良特点达到了变压器干燥的目的,干燥方法原理简单操作方便,设备多样化.传统真空干燥方式和喷油干燥式相结合,有效地为变压器的真空干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为了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白炽灯逐渐被淘汰,代之以节能的萤光灯和发光二极管等新型光源。但是这些新型光源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同样功率的白炽灯相比,这些新型光源发射的光谱中,蓝色光成分的比例高得多。还有,现在人们看电视、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彩色荧光屏发射的光谱中蓝色光的成分的比例也比太阳光和白炽灯高得多。很多人担忧,这种情况对人眼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