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识别是对生活-生产-生态等“三生空间”进行科学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研究基础,是因地制宜有效预防及解决人地矛盾冲突的数据基础。【方法】以位于三峡库区腹心位置的重庆市万州区为研究单元,基于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共3种用地类型的竞争力以识别该区潜在土地利用冲突。【结果】1) 万州区建设用地适宜性总体水平较高,整体呈现中高边缘低,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 万州区农业用地适宜性总体水平较低,整体呈现中低边缘高,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 万州区生态用地适宜性总体水平较低,整体呈现中低边缘高,西低东高,南低北高的空间分布特征;4) 万州区总体潜在土地利用冲突程度较低,它的空间表现为研究区北部和东部等经济发展较差区域潜在冲突一般,研究区边缘和中部较少区域潜在冲突剧烈,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等3类用地优势区则分别呈现为集中在研究区中部区域(主城区)、整体斑块小且分布零散以及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和东南部边缘,对不同情况的冲突类型,需全方位考虑,实施差异化政策管理。【结论】基于多目标适宜性和竞争力构建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识别模型,不仅发现万州区建设用地适宜性总体水平较高,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适宜性总体水平较低,这表征万州区建设用地挤压了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建设用地占用“好田好土”,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条件较差,说明万州区土地利用冲突程度较高;同时还能利用矩阵识别潜在冲突情况,即在评价冲突现状的同时还能对冲突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在RS、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了近20年来重庆主城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林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水体面积相对比较稳定。2)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土地利用类型转变较为剧烈,土地开发强度不断增强。3)研究区景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斑块密度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减少,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上升,在整体景观破碎化加剧的同时,景观结构趋于多样化、均匀化,景观异质性不断增强。研究认为,由于山水阻隔,重庆主城区形成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景观格局,然而,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推进,这种格局正逐渐被弱化,呈连片发展态势。因此,管理和决策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社会和经济全面转型发展过程中,研究土地利用冲突成为预测土地发展方向和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依据和参考之一。【方法】以重庆市綦江区为例,建立了山地城市中建设用地与农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并通过排列组合法得到了研究区土地利用潜在冲突的空间分布和类型。【结果】1)适宜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土地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中高适宜性面积分别为1 425.25和1 586.97 km2,空间分布总体趋势都表现为由北到南逐渐减弱,在空间上两种用地类型存在较大的重叠。2)将綦江区可利用土地资源划分为9类土地利用潜在冲突区域,其中C1型强度潜在冲突与C2,C3型一般潜在冲突的面积分别为197.26,362.43和690.25 km2,分别占綦江区总面积的9.02%,16.58%和31.57%,整体来看綦江区有58.1%的土地具有潜在冲突的风险。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北部城区潜在冲突最剧烈且分布广,南部、东部和西部在镇有用地有一定潜在冲突。【结论】积极发展建设用地优势明显区域的同时需加强建设用地扩展的管制,应将高效的农用地列入基本农田加以保护和最大化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格局的分析,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政府如何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方法】对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格局的相关数据从纵向、横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数量不足;面向基础学科及文化传承类的较少;工学、医学所占比例较大,而人文社会科学较少;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参与情况均较好。【结论】协同创新中心作为“2011 计划”的实施载体,理应得到以资金资助和政策支撑并重的支持。基于“汇聚资源、激发活力”的基本原则,建立以导向性经费资助政策、多元化薪酬绩效分配政策、专业化公共服务政策为主体的支撑保障政策体系,进一步夯实政府主导、高校引领、企业主体的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5.
引入产业集成思想,依据旅游业在区域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区域旅游集成开发概念。根据旅游产业在区域产业中的地位,将之分为主导型开发和非主导型开发两种类型。从基础分析、开发路径两方面出发,构建了区域旅游集成开发理论框架,其中基础分析包括经济区位、区域产业、旅游资源等3个方面,开发路径包括产业定位、开发定位、空间布局等3部分。应用上述框架,对重庆长寿区旅游开发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该区具有区位交通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和旅游资源富集优势,并提出了服务功能的产业定位、高端商务度假的开发定位和“三圈一体”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6.
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而人类的过度活动会对区域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使区域环境承载力出现超载,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构建重庆市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状态空间法评价了重庆市2006—2011年的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发现:重庆区域承载力虽呈现逐渐改良态势,但仍一直处于超载状态;重庆的区域承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最后,论文提出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环保执法、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新兴产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7.
以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C2R模型为基础,首先计算了2013年西南地区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值,进而计算出综合效率值,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各区域经济效率、生态效率和综合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与四川省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率有效;其他3个省(自治区)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率虽然均为无效,但效率值均接近1,说明都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除西藏自治区外,其他4个省(市)土地利用产生的生态效率均不佳,应注意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在合理选择反映土地利用带来的经济收益与附带产生环境影响指标之后,分析了投入过剩与产出不足的原因,设计出了基于经济与生态综合效率的西南地区土地利用产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提高多目标基因算法的有效性,获得更真实的Pareto前沿面。【方法】利用有效点定义减少计算复杂度,并基于分类Pareto前沿面的动态规划,定义了密度指数描绘前沿面上有效点的密集程度,使得被选点差异性更大且更靠近前沿面。【结果】在减少计算复杂度和增加被选点多样性这两方面改进了多目标基因算法。【结论】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9.
考虑了一类非可微的多目标分式规划问题, * 。对其建立了二阶和高阶对偶模型。在 Suneja 等人给出的弱对偶定理的基础上,利用 Fritz John 型必要条件,在没有约束品性条件下给出了二阶和高阶对偶问题的逆对偶定理。(注:*处代表公式)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10.
生态交错带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交界过渡的区域。基于生态交错带理论对重庆三峡库区的生态脆弱性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道夫尼尔和地球环境的潜在指数M,计算人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评估土地类型和环境污染状态。通过对生态环境潜在容量指数E的修正评估了库区 22 个区县的生态环境潜在容量,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预警研究,将其划分为急警、重警、中警、轻警和无警 5 种类型。最终得出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状况两极化现象比较严重,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生态破坏较为严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