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佘建峰 《广东科技》2011,20(20):75-76
笔者针对蓄电池实现剩余容量的在线检测、单体端电压测试及落后电池检出、电池体温度测试等功能的检测方法进行详细叙述,同时,就蓄电池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起动型铅酸蓄电池为例,建立了电极表面电位、电流分布的数学模型。模型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良好,表明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该数学模型可用于予测电池放电过程中,电池端电压和电极表面电位、电流分布,活性物质利用率的分布等,并可用于分析不同板栅结构对这些主要参数的影响,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铅酸蓄电池组的充放电特性,采用工作电流放电法测量蓄电池组的蓄电能力。设计了铅酸蓄电池组蓄电容量的计算机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在测量过程中可以对电池放电时的剩余电量给出线性的指示。蓄电池组放电时对电池组单节电压进行巡检,发现性能开始下降的电池,排除电池失效的隐患。在浮充状态下在线测量电池的内阻,在非放电的条件下发现电池性能的变化。通过计算机对铅酸蓄电池组的各参数的在线监测,实现了铅酸蓄电池组监测和预警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动力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如何保证锂离子二次电池组能在工作条件下安全地进行充电、放电,设计硬件系统,可精确检测每一只电池的端电压、电池的温度及电池组的工作电流。根据这些参数计算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对电动车实际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以上实验已经通过5000km路程的实际考验。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如何保证锂离子二次电池组能在工作条件下安全地进行充电、放电,设计硬件系统,可精确检测每一只电池的端电压、电池的温度及电池组的工作电流。根据这些参数计算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对电动车实际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以上实验已经通过5000km路程的实际考验。  相似文献   

6.
基于单片机最小系统,针对在线蓄电池工作状况,设计了新型车用蓄电池检测仪。在剩余电量检测中将开路电压法和安时积分法相结合,相对于已有的一些剩余电量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更精确地检测剩余电量,而且能够分析出电池的老化程度。提出分电池检测法,能够对电池组工作中的不平衡情况发出警报,保证电池组的良好运作。在软硬件方面很好地实现上述功能,并设计了操作便捷的人机界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快捷方便的太阳能电池故障在线检测方法,利用单片机Atmega16,通过编写程序控制电池系统电池个体间的电子开关,使电池单体逐个脱出和接入电池系统,在线检测负载端电压和工作电流来检测和判断电池状态或故障位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铅酸蓄电池的剩余电量存在计算不准确、电池的健康状况评价不准确的问题,以提高铅酸蓄电池剩余电量的检测精确性和合理估算电池的健康状况,通过曲面拟合的方法获得电池放电电量与电压和电流的关系,计算温度对电池电量的影响,将不同温度条件转换成标准温度条件,计算电池的剩余电量;通过获得电池放电情况与电池循环次数的关系,用剩余循环次数的分数来表征电池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通过曲面拟合方式得到的关系式的误差较小,能够实现铅酸蓄电池剩余电量和电池健康状况的合理估计。  相似文献   

9.
通信系统电源供电大多由不间断的蓄电池组提供,其温度过高势必影响到电池组的工作效率和寿命.以单片机C8051F040为控制核心,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控制板安装在STD标准机箱中,维护方便且性能可靠,实现了在线监控UPS蓄电池组的标识温度和环境温度,从而完成了阀控式铅酸密封蓄电池组的巡检温度检测,通过对检测温度数据的分析,实现了对故障电池的修复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常用电池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实验建模和电路等效建模相结合的方法改进了传统的蓄电池模型,改进的电池模型对蓄电池荷电状态(SOC)的实时计算更加方便;依据电池的荷电状态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的蓄电池组能量管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电池模型使得电池荷电状态的计算有较好的精确性;分组系统在能量管理策略上优于未分组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利用γ射线在不同偏置电压和不同辐照温度条件下,对不同导电沟道功率VDMOS器件进行总剂量辐照实验,从而分析研究这两种情况下器件总剂量辐照阈值电压的漂移情况.根据实验数据结合VDMOS器件物理特性分析得出:偏置电压相同时,导电沟道不同其阈值电压的漂移不同,而低温辐照则使得阈值电压漂移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2.
根据晶体管基本原理,从集成稳压器的内部电路出发,分析研究了一种新基准电压源实现零温漂的原理.  相似文献   

13.
延迟焦化节能新工艺及对设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炼油装置中传统的焦炭塔蒸汽大吹汽工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水代蒸汽的节能降耗新工艺及其新的工艺步骤,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在比较产品质量指标数据、设备薄弱温度循环和应变循环测试数据验据的基础上,征明了此新工艺技术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和设备负荷等方面的新颖性和合理性,分析了由此对设备长周期运行性能带来的益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验某水电站5#变压器铭牌损耗参数的准确性,为变压器损耗分析提供依据.方法:空载损耗从5B高压侧加压和低压侧加压进行测试;负载损耗在发电机电流升至最大输出值,分别在变压器油温达到40℃、50℃、55℃时进行测试.结果:若不带主变高压侧电缆时,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与铭牌值比较无明显差别;在额定电流下,再用绕组温度换算至参考温度时,负载损耗均与铭牌值比较无明显差别;大型变压器由于短路阻抗电压校正到参考温度基本不变,因此阻抗电压值与铭牌值无明显差别.结论:某水电站5#变压器铭牌损耗参数均与现场测试值比较无明显差别,偏差符合规程要求.  相似文献   

15.
综合比较工厂试验结果得到的微观结构和电气参数的差异,优化得到了适合作为高电压梯度ZnO电阻片的配方和工艺。研制的ZnO电阻片在1135。C电压梯度达到330V/mm,最小漏电流IL4uA。并研究了其致密化过程,运用SEM、电性能测试等手段,分析了烧结温度对其微观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精确测试半导体激光器(LD)的光功率-电流-电压(LIV)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脉冲注入调制的方法,并据此研制新型的LD脉冲测试系统.系统通过给被测LD注入脉冲宽度、周期及幅度连续可调的脉冲电流,采集恒功或恒流工作LD的工作电流、两端电压、背光电流和输出光功率等信息,绘制LD的LIV特性曲线,并以此推断LD的性能.采取低占空比的脉冲注入,有效抑制了LD有源区温度升高,保证了测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电流的稳定度达到10-4,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其性能优于连续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在构造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的同时采用概率统计的中文地名实体的识别方法,并利用这种基于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测试语料库进行识别测试,实验证明该方法获得了较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也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工业生产中塑封二极管全自动测试的实现方法。重点介绍高电压和大电流可编程电源的硬件实现,并讨论了小电流的测试方案、软件结构及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电器安全检验在热态耐压测试中漏电流及其波形检测的实现.系统采用浮动电位的隔离和磁气耦合技术实现高压电路中电流的检测,设计适当的硬件电路处理被测信号以适合计算机数据采集和Windows编程接口,并达到漏电流峰值检测和波形显示的要求.此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阻尼谐振子量子化方法,将介观RLC串并联电路量子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热真空态下,各支路电流和电压的量子涨落,结果表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量子涨落均与电路器件的参数以及温度有关,且随时间衰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