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田应忠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4):22-24
当前,旅游业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建设,经济利益成了压倒性的目标,而造成区域不少高品味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景观环境遭到很大的破坏。通过对平坝挂多地区喀斯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野外实地考查,分析旅游开发对景区自然和人文各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措施,以期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2.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与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对各类旅游资源进行赋值,统计出8个地州市的资源禀赋总分值,并作相关资源禀赋图。黔南州、遵义市以256分和210分,位于旅游资源禀赋的第1层次;安顺市、贵阳市、铜仁地区、毕节地区、黔西南州位于第2层次;六盘水市位于为第3层次。提出了利用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优势,从旅游产品、旅游形象、旅游人才、区域内外合作、国际合作全面探讨了对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开发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3.
喀斯特峡谷景观资源的旅游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明德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4):1-4
喀斯特峡谷是一个物质能量作用的地貌系统 ,在 3种地质营力———侵蚀、溶蚀及崩塌联合作用下形成 ,由于其地表、地下形态结构复杂、类型多样 ,且在不同的演化阶段 ,有不同的地貌景观 ,并能集山、水、石、景于一处 ,构成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而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文章即从喀斯特峡谷形成发育入手 ,以我国南方典型喀斯特峡谷为例 ,评价了其风景资源特性及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4.
贵州喀斯特洞穴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喀斯特洞穴旅游是贵州旅游发展的品牌之一,洞穴资源具有数量多、观赏价值高等特点,但洞穴作为一种区域内遍在性资源,只发展传统观光旅游会导致洞穴重游率低,生命周期短。为保持洞穴旅游的持久吸引力,应充分发掘洞穴文化内涵,提高其文化品味,并设计多元化旅游产品以适应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5.
陈作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3)
广西喀斯特地形区面积广大,约占广西总面积的40%左右,其旅游资源很丰富,有景点达190处,文章分别按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域、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生态学科等要素划分旅游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及其特点,指出当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发育最强烈的省区之一,喀斯特地貌具有的二元结构,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开发旅游的宝地,但在开发旅游中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民族旅游在贵州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龙宫为例,通过抽样调查,揭示喀斯特民族旅游区旅游效应及其空间辐射的基本特片。探讨其成因机制,提出喀斯特民族区旅游开发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贵州喀斯特地区传统民居风格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喀斯特传统民居是在喀斯特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影响下 ,各民族建筑文化相互交融 ,在明清的发展渐趋稳定的表现为干栏式建筑的民居 ,原为仡佬族、侗族、水族、布依族的住屋形式 ,后为土家族、苗族仿用 ,具有美学代表性的是吊脚楼和石板房。贵州喀斯特传统民居以其就地取材的便利和实用功能至今仍大量使用。充分利用传统民居的实用功能和美学价值 ,结合景区开发能促进景区、社区和自然的统一 ,并能保持旅游地的持久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零陵地区以九嶷山为核心,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风光,有着广阔的旅游资源开发前景,文章并就开发利用问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3年5月1日最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调查工作组对陕西省咸阳市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类型划分与评价,查明咸阳市共有845处旅游资源单体,认为成阳市旅游业已形成了以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的主要特征,但是旅游资源结构单一,地域发展不平衡是阻碍成阳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研究老庙山地区岩溶地貌的发育过程和形态特征入手,结合区域的景观结构,运用综合观点,对该区旅游资源质量及开发利用潜力进行评价.为我省开辟新的旅游园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旅游资源的供求关系论其基本属性及贵州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红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6(1):39-42
本文立足于旅游资源内在的供求关系,揭示出它的五大基本属性,以及贵州旅游开发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洞穴旅游在贵州省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开发条件具有景观质量高,区位条件不佳,经济背景差等特点。本文分析了贵州省洞穴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景阳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3)
从广义的角度探讨贵州省喀斯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其中包括供水、温泉、矿泉水、地下热水及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兼论了贵州省喀斯特地下水资源类型的划分、地下水环境及开发的环境效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分析了郓城旅游资源现状并对其特色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6.
吴艳茹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3):317-319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775—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方法”,对伊金霍洛旗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将伊金霍洛旗旅游资源划分为一带两区,即蒙古族民俗风情旅游带、伊东工业旅游区和伊西生态旅游区,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各区(带)旅游业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7.
贵州龙里麻若平台属一岩性、构造控制的喀斯特断块台地。地貌的多样性以及台地峡谷为主的景观结构表现出别具一格的旅游资源特点。其开发和利用应加强宣传,以自然保护为主,结合科研,探险及观光旅游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新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2):103-105
以雷山郎德寨,镇宁的石头寨为例,揭示了贵州民族旅游资源受制约的因素。指出要走出民族资源开发的误区,首先要做的是更新观念,其次是从整体上对贵州民族旅游资源加强规范。 相似文献
19.
贵州龙宫喀斯特地貌发育与洞穴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龙宫水系主要由东、西两支组成,两支流之间在一年中又根据季节不同而通过地表溢流或地下伏流相串通。挽近以来由于新构造强烈抬升、河流强烈下切,喀斯特地貌回春发育,由北而南呈现峰林溶原→峰林谷地(盆地)→峰丛谷地(洼地)的系列更替。龙宫地区洞穴成因及发育与地下河系变迁密切相关,上层洞呈潜流型水平穿洞的特点;中下层洞往往相连,洞顶钟乳石发育、底部为现代地下河床,追踪构造薄弱带垂向下蚀,具有明显的裂隙洞特征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