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优秀散文的典范。《左传》的外交辞令可分为战争状态和非战争状态两大类。《左传》的外交辞令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各诸候国外交策略、外交手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试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一部以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历史著作。  相似文献   

3.
《左传》中多有做梦情节描写,其作用主要有:塑造人物形象,使其更为丰满、生动;预示结局,暗示情节;点明主题,表明作者态度,寓褒贬于其中;刻划心理;增加行文的生动性。  相似文献   

4.
本分别就《格萨尔》史诗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史诗中的社会理想范型、史诗中的道德评价标准以及对格萨尔是古代藏族人民的理想人格典范进行了论述。章指出,《格萨尔》中伦理思想的意蕴是丰富的。格萨尔其人的人格是伟大的,在批判地继承和弘扬藏族传统化的遗产时,很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左传》中有许多关于卜筮的记载,当时各种文化如阴阳五行、梦占的观念对卜筮的影响尤为明显。寻绎各种哲学思想与卜筮的结合及其发展,对于探究周人卜筮思想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左传》“君子曰”史评形式内容丰富,形式独特,自成一格,对后世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司马迁《史记》继承创新,以“太史公曰”取而代之,成为历代正史所效仿的典范。唐传奇作者评论和宋元话本、拟话本小说之“以诗入话”、“以诗结论”均为“君子曰”史评形式的发展,到《聊斋志异》中“异史氏曰”可谓发展到一个极致。  相似文献   

7.
管理与人格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在当代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人格困惑,这种人格困惑客观上影响着当代管理的效能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周易》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人格义理,它对当代我们进行的宏伟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活与工作都以“平安”环境为前提。无论从历史角度看,还是从现实角度看,“平安”都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保障。由于“平安”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先民非常重视“平安”理论建设。仔细研读《周易》,不仅可以发现先民们对“平安”生活的渴求,而且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为当代建设“平安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左传》里的数词调查表明,《左传》的数词系统已经非常完备,系位组合规则是按照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计数方法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意义有基数、序数、分数、虚数和概数;数词的句法功能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  相似文献   

10.
《史记》与《左传》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两部历史著作,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中国早期女性形象的记载也大多留于此。但不论从形象塑造内容、人物塑造方法,以及各种形成原因等方面来看,二者都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左传》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其中记述的外交辞令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就其整体风貌而言,体现出鲜明的崇礼、重礼色彩。本文从《左传》外交辞令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入手,主要就礼对外交辞令的制约作用、积极影响,以及礼在外交斗争中的具体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以《左传》中的动词同义词为研究对象,从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分析同义词之间的区别特征,并概括其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占胜 《科技资讯》2011,(31):249-249,256
《左传》虽成书于战国早期,然细绎其内容,我们发现《左传》中记录的文学批评思想,其产生却早于孔子生活的时代,从《论语》中所见孔子论诗论文的一些见解来看,它们往往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本文试图采用"左孔互证"的方法,从中和之美、文质并重、诗言志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左传》中的文学批评思想对后世文论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左传》中所记信德之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春秋时期,信德作为最初的协调神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发掘,成为施政者教民、得民的重要道德手段,邦国之间结盟、外交所遵守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尤其是臣子应谨守的道德操守,更是协调社会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之一,对此后社会伦理观念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左传》中根据梦象、占梦经验和其它知识,利用直解、转释、反说等方法预言人事未来吉凶的梦占预言多所应验。梦占预言的记述和描写不仅在《左传》中起到系连相关材料、增强史籍可读性的作用,而且对中国古典小说戏剧和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周易》的翻译研究大多集中于其文本内容的翻译,文章拟以传播学理论作为框架,从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以及噪音处理等方面对《周易》的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贝恩斯的译文优于理雅各的译本,但这两个译本尚有许多欠缺,《周易》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广泛的传播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主谓词组只能“作句子里的一个成份”,“是句子中的建筑构件”①.同时认为,主谓词组加上语调就是句子,主谓词组的主语和谓语就分别成为句子的主语和谓语②.这就自相矛盾了.汉语中究竟有没有“只等于一个单词的用途”③,即加上语调也不能成为句的主谓关系的组合呢?即汉语中客观上存在不存在主谓词组这一层级的语言单位呢?本文全面分析了《左传》的语料,确认先秦汉语中存在有主谓词组这一级材料单位,初步探讨了先秦汉语主谓词组的特点及其在语言类型学上的意义.1 词组是汉语三级语言单位——词、词组、句子的“中间站”①.语法学家对词组和其上一级材料单位——词的区别论述颇丰,但对其与下一级使用单位——句中的区别却注意不多,从而没有认清汉语的词组与句子的特点,造成了自相矛盾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左传》外交辞令的民族特色的内容、成因两方面对《左传》外交辞令的民族特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马融为东汉关中大儒,遍注群经,但惜其注本散佚。清人始为辑佚,然所得文本不多,几家辑本大同小异,总体分一卷本和三卷本。诸家辑本皆据《释文》《周易正义》《周周易全解》等书采摭,大抵孙堂辑本所辑较备。整理校正,相参为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礼”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历代的礼学家有较多的研究,但对于其中的投降礼,却较少涉及。投降礼在《左传》中有三次确切记载:僖公六年,许僖公向楚成王投降;宣公十二年,郑襄公向楚庄王投降;昭公四年,赖国国君向楚灵王投降。实施投降礼仪通常是失败的国君“面缚、衔璧、肉袒”,大夫“衰绖”,士“舆榇”;接受投降的一方通常是“从之”,以礼相待。《左传))里的投降礼仪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