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掺杂金属离子对α—FeOOH的形态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EM、HREM、DTA和XRD等表征方法,研究了掺杂Ni^2+、Cr^3+、La^3+和Ce^3+四种金属阳离子对α-FeOOH粒子形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掺杂Ni^2+和Cr^3+可明显提高α-FeOOH粒子的轴比,而掺杂La^3+和Ce^3+则不能;Ni^2+、La^3+和Ce^3+亦可抑制α-FeOOH枝叉的形成。研制发现,杂质离子改变了铁黄表面和本体结构,且提高铁黄粒子轴比  相似文献   

2.
纺锤型γ-FeOOH的合成及其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气氧化FeSO4与Na2CO3作用生成的Fe(CO3)x(OH)2(1-x)悬浮液体系,通过稀土离子Y3+的掺杂合成出均匀纺锤型铁黄γ-FeOOH微晶.由DTA-TG和XRD分析得出γ-FeOOH随温度升高,发生如下相变过程:γ-FeOOH→γ-Fe2O3→α-Fe2O3.本文还对γ-FeOOH的脱水过程机制和以γ-FeOOH为中间体经热处理制备的纺锤形γ-Fe2O3磁性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吡啶乙酸内盐,简称pyb)为配体,在pH2.5和3.5下分别合成了2类配合物。经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RECu(Pyb)_5(ClO_4)_5·nH_2O(RE=La,Ce,Nd,Sm,Gd,Dy,Er,Y)和RE_6Cu_(12)(OH)_(24)(Pyb)_(12)(ClO_4)_(18)·nH_2O(RE=La,Ce,Nd,Sm,n=32;RE=Gd,Dy,ErY,n=28),观察了Nd~(3+)的水溶液中,分别加入Pyb,Pyb和Cu~(2+)或Mn~(2+),Ni~(2+),Prb[三甲基按丙酸内盐,(CH_3)_3N~+,简称Prb],Prb和Cu~(2+)后,f-f超灵敏跃迁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2.5和3.5下,Cu~(2+)均使Nd~(3+)·pyb体系超灵敏跃迁的振子强度增大,且增大值相同,Cu~(2+)对Nd~(3+)-Prb体系、Mn~(2+)(或Ni~(2+))对Nd~(3+)-Pyb体系超灵敏跃迁吸收光谱均无影响,讨论了超灵敏跃迁振子强度变化与杂金属配合物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镧锰系钙钛矿可脱附氧与催化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热分解法合成La0.8Me0.2MnO3(Me:Na,K,Ca,Sr,Ba)和La0.8Sr0.2Mn0.7M0.3O3(M:Fe,Co,Ni,Cu)系统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用TPD方法研究部分取代对样品的氧吸-脱附性能的影响,对于La0.8Me0.2MnO3系列,氧的吸-脱附特性由A位的离子半径、价态和物化性质决定,对于B位取代基活性与可脱α氧量并不成比例关系,其活性的决定因素可能是B位离子的自氧化还原循环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XRD,IR,Mobauer ESR,XPS,SEM和孔结构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比研究了新鲜,失活和再生三种丙烯氨氧化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结果表明,新鲜催化剂中各元素以Fe2(MoO4),α-CoMoO4,NiMoO4,γ-Bi2O3.MoO3,α-Bi2O3.3MoO3,η-MoO3,α-Bi2O3和β-Bi2O3形式存在2;失活催化剂中,部分Fe2(MoO4)3转变为α-Fe-M  相似文献   

6.
报导Eu_(1-x)Sr_xFeO_(3-y)(x=0.0~1.0)的固相反应法合成,测量了其X射线衍射及室温下的 ̄57FeMossbauer谱。实验结果表明,Sr掺入了EuFeO_3晶格,结构变化与掺杂量密切相关。室温下 ̄57FeMossbauer谱由一套反铁磁六线谱、一套顺磁双线谱和一套顺磁单线谱组成(X=0.2,0.4,0.6).处于立方相的Fe离子的IS介于Fe ̄3+和Fe ̄4+之间,可能参与电子跳跃。  相似文献   

7.
用密度泛函方法的LDA和NL/LDA优化分子片试HFe(CO)5^+和Mn(DCO)^-5的几何结构3,并计算了Fe(CO)5的NL/LDA亲子亲合能,其来751.6kJ.mol^-1,介于文献报道的HCN和NH3的质子亲合能之间,解释了Fr(CO)5容易从H2CN^+中得到了质子而难以由NH^+4夺得质子的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8.
采用DTA、TG、TEM、XRD、HREM等研究了酸法铁黄脱水过程中相变及孔洞产生的变化机理。发现α-FeOOH在275~310℃完成向α-Fe_2O_3的转变,沿颗粒针形方向形成片状α-Fe_2O_3相与狭长脱水通边交替排列的组织,且随温度升高,狭长通道缩短变粗,至500℃左右时,则转变成零星分布的圆孔。通过分析α-FeOOH与α-Fe_2O_3的拓扑转变过程,认为交替组织是α-FeOOH沿[100]方向收缩至25%的结果。颗粒内部空位浓度梯度的存在是导致空洞形态衍变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应用Corning一价阳离子选择电极(M^+ ̄ISE)和Orion氯离子选择性电极(Cl^- ̄ISE)组成可逆电池,即Cl^- ̄ISE/RbCl(m),H2O(1-x),DMF(x)/M^+ ̄ISE 通过测定上述测量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m^0/mV),根据溶液热力学原理,运用扩展的Debye-Hueckel公式,计算求得了RbCl由H2O至(H2O ̄DMF)混合溶剂的标准迁移自由能(ΔGt^0/k  相似文献   

10.
用密度泛函方法(DFT)的LDA和NL/LDA优化分子片试剂HFe(CO)5+和Mn(CO)5-的几何结构,并计算了Fe(CO)5的NL/LDA质子亲合能,其值为751.6kJ·mol-1,介于文献报道的HCN和NH3的质子亲合能之间,解释了Fe(CO)5容易从H2CN+中得到质子而难以由NH4+夺得质子的实验事实。HFe(CO)5+电离H+后其几何结构由C4v对称性变为D3h对称性,与等电子体HMn(CO)5电离H+后几何构型的弛豫相类似。NL/LDA计算的分子片Fe(CO)5的弛豫能为-59.78kJ·mol-1。计算结果还表明,HFe(CO)5+电离H+后Fe→CO反馈π键得到加强,使得FeC键缩短,CO键增长;同时,Fe原子上的电子电荷减少,而C和O原子上的电子电荷增加。Muliken布居分析同样表明,在HFe(CO)5+电离H+后,Fe和C之间的Muliken键级增加,C和O原子之间的键级减少  相似文献   

11.
利用HDEHP从硫醚体系中液一液革取分离镍和锌铁,研究了HDEHP对Fe ̄(3+)Zn ̄(2+)、Ni ̄(2+)、Cu ̄(2+)的萃取行为,反萃取条件及三级连续萃取。结果表明:萃取除铁锌符合硫醚镍溶夜净化的要求外,镍的直收率达98%以上,无废渣  相似文献   

12.
均匀纺锤形α—FeOOH微晶制备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以Na2CO3作为沉淀剂,在FeSO4溶液中形成Fe(OH)2-FeCO3沉淀,通入空气氧化制备了均匀纺锤形α-FeOOH微晶。研究了碱比、通气量、温度、浓度、搅拌转速以及加料方式等对制备过程以及纺缍形铁黄形态的影响规律,并制备出粒度为0.2μm,轴比为3~4,均匀、无枝杈的纺锤形α-FeOOH粒子。实验验证了该过程为传质控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用二(2.6-二甲基-4-庚基)磷酸[HD(DIBM)P]作为萃取剂,用于镍阳极电解液中的Ni2+、Co2+、Cu2+和Fe3+的萃取分离流程。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测定了各种金属离子的平衡数据,建立了Ni2+、Co2+、Cu2+和Fe3+的分配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含有 140 克/升 SO4-2和 40克/升 Cl-的镍阳极电解液体系对其中 Ni2+、Co2+、Cu2+分离工艺进行了最优计算,并确定了水法处理该溶液的萃取流程。所得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50℃;HD(DIBM)P浓度=0.23M; pH=5,74; 3级,有机相对于水相流比O/A=0.31。此时,镍回收率为99%,钴回收率为94.1%,铜回收率为99.99%。此项研究由北京第五研究所提供萃取剂。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5′端共价连接EDTA的寡聚核苷酸与生命金属的螯合物ODN-5′-EDTAM(n+),其中M(n+)为Fe(Ⅱ),Co(Ⅱ)或Cu(Ⅱ);分析、计算了这3个螯合物形成的最佳pH值范围,ODN-EDTAFe(Ⅱ)为pH5.8~8.6,ODN-EDTACo(Ⅱ)为PH4.6~8.1,ODN-EDTACu(Ⅱ)为pH3.4~5.7;在此条件下,剪切反应必须的Mg2+并不与Fe(Ⅱ),Co(Ⅱ)或Cu(Ⅱ)竞争EDTA,也不会形成沉淀;讨论了ODN-EDTAM(n+)切割DNA双链的反应机理:修饰寡核苷酸通过氢键在DNA双链的大沟结合形成三链体,在O2和还原剂DTT作用下,Fe作为催化剂,产生羟基自由基,氧化糖环,切割EDTAFe(Ⅱ)附近的DNA双链.  相似文献   

15.
用电导法研究了在25℃时几种稀土硝酸盐与15冠5在(CH3)2CO、CH3CN、CH3OH及DMF中的配位反应,计算了1: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摩尔电导率.结果表明,在溶剂(CH3)2CO、CH3CN、CH3OH和DMF中,稀土和15冠5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大小分别为Nd3+<Eu3+<Y3+,Eu3+>Gd3+>Y3+>Dy3+>Tb3+,Eu3+<Gd3+<Y3+和Nd3+<Gd3+,在这几种无水溶剂中,同一稀土冠醚配合物的AML(NO3)3值大小顺序为:DMF>CH3OH>CH3CN>(CH3)2CO.  相似文献   

16.
Ni42Cr6Fe合金广泛用于制作显象管玻壳阳极帽。为了改善它作为软玻璃的气密性封接材料的性能,采用TEM、XRD、SEM等技术研究此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组成、结构及其气密性封接性能,以选择合适气密封接的氧化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氧化初期以Cr2O3为主,后期以(Fe,Mn)Cr2O4为主。氧化膜表面为(Fe,Mn)Cr2O4,主要起浸润玻璃作用;氧化膜底层为Cr2O3,主要起致密稳定和与基体连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掺杂对酸法铁黄制备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酸法铁黄制备过程中掺杂Zn^2+,N^2+,Cd^2+,Cr^3+,PO4^3-等离子对晶种及铁黄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杂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掺杂离子改变晶种及铁黄的形态和结构,掺杂Zn^2+可增加晶种轴比,减少枝权和孪晶,优化铁黄形态。  相似文献   

18.
1,2-二环戊二烯基四甲基二硅烷与丁基锂作用生成[四甲基二硅撑]双(环戊二烯基负离子盐),后者随即与六羰基钨反应形成1,1-[四甲基二硅撑]双[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钨负离子盐],(Me2SiSiMe2)·[Cp′(CO)3W-]2·2Li+(I).(I)分别与六种卤化物反应,生成在钨原子上引入取代基的产物:(Me2SiSiMe2).[Cp′W(CO)3R]2,(R:Me,C2H5,2;PhCH2,3;CH2COOC2H5,4;CH3CO,5;P3hSn,6).(I)用醋酸处理后,随即分别与CCl4,NBS及I2作用,生成相应的钨卤化物,(Me2SiSiMe2)[Cp′W(CO)3X]2,(X:C1,8;Br,9;I,10),(I)与Fe3+/H3O+作用发生氧化偶联,生成双核W-W键产物(Me2SiSiMe2)[Cp′W(CO)3]2,11.(Cp′=C5H4)  相似文献   

19.
流动注射光度法测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行组装的FIA装置,对Fe(Ⅲ)、SXO,Fe(Ⅲ)-5-Br-PADAP-EtOH,Fe(Ⅲ)-CAS-HDMAA-Triton X-100 3种显色体系分别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考察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优化了工作条件,建立了3种测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不同取代基的N-取代苯氨基乙酸金属配合物M(R-PhG)n(其中M=Cr(3+),Mn(2+),Co(2+),Ni(2+),Cu(2+);R=p-CH3,m-CH3O,p-CH3O,p-C1,m-C1;PhG=C6H4NHCH2COO-)并对它们进了元素分析,差热分析,红外振动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分析,以及磁化率的测定。对它们从组成,热稳定性,磁性,及空间的构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