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胡良玉,女,出生于1964年,四川省成都大邑人,1986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并获教育学学士学位,体育学教授,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现任教于西昌学院。胡良玉教授长期从事"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公共体育"等课程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  相似文献   

2.
发问肇端于体育课程论真理的源泉,追索体育课程论的建构对人发展本原的教育存在;解析体育课程论的使命、任务,指出体育课程论为我们迈向新高地的敞亮;明晰体育课程论的建构是当前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理据防止"蔽于辞而不知实"影响了体育课程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社会转型中的融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今学校体育与社会转型相同的是,都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深刻变化而变化,社会凸现为结构的变化、分层的变化,学校体育则凸现为教育模式的转型.在承应于这种模式的转型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课程改革于1999年应然而出,这种强调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特别是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健康教育,被学校体育摆到了教育目标的高度上,成为新世纪学校体育教育模式的主流方向.本文试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问题作出相应之探讨.  相似文献   

4.
体育大类人才培养,指从传统的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对口"培养为主,转变到综合学科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三峡大学从2004年起,酝酿并尝试构建本科体育大类培养人才模式,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本文以三峡大学为例,探讨了地方综合性院校该如何有效地实施体育本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李代勇,男,出生于1966年,四川省西昌市人,1989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国家二级武士,国家二级武术裁判员,体育学教授,现任教于西昌学院。李代勇教授长期从事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教育教学研究,承担武术专业课、公共体育课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出版专著《我国武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一部,副主编《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教程》等著作。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已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文章将"中国梦"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融合,深入探索两者的内涵和意义,反映了当前大学体育教育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了弘扬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方法,用科学有效地方法使学生受益于体育,成功于体育。  相似文献   

7.
刘静教授     
刘静教授,男,河北满城人,1958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11月,毕业于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留校任教至今;1985年9月,在武汉体育学院全国青年骨干教师进修班脱产学习一年;1997年6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函授本科。北京体育大学国内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全国高师体育研究会教材研究编写委员会委员;常德市“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8.
刘静教授     
刘静教授,男,河北满城人,1958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11月,毕业于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留校任教至今;1985年9月,在武汉体育学院全国青年骨干教师进修班脱产学习一年;1997年6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函授本科。北京体育大学国内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全国高师体育研究会教材研究编写委员会委员;常德市“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发展对策。认为高校实施体育健康教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以人为本的体育理论体系;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优化体育教育手段;倡导自我教育与锻炼,实施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终身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0.
体育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命内涵,生命是体育的固有品格,然而当前体育教育客观存在着生命缺失的流弊,具体表现为单向度的体育教育价值、封闭的体育教育目标以及压抑的体育教育过程.体育教育要回归生命本源,必须回归"生命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回归"体验生命"的体育教育过程以及回归"改善生命"的体育教育结果,当务之急是转变体育教育价值观念、塑造新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以及营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开发体育校本教材,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目标的要求;是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模式的要求;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是确保高职体育教学科研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扩大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的成果,从人才培养这一系统工程角度,探讨了高校体育教育对接"项目"工程问题;从保证高校体育教育与其顺利衔接出发,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项目"实施中存在的运动目标评价不均衡、"机能"和"特长"认识偏差,以及常规化建设等问题。讨论了对接工作对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模式转变、提升师资专业水平和教学条件的影响。提出接续教育的准备、初始和完全承接的不同阶段,在思想认识、师资队伍建设和场馆设施应做好准备,使对接工作成为提升高校体育教育品质和向俱乐部教学模式转化的助推器,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大学体育的教育模式,结合当前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大学体育"课内外五结合"的教育模式,该模式包括"体育课程导论""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体育文化知识讲座""体质训练监测""体育俱乐部业余训练与竞赛"等5个模块,并探讨了各模块的教育内容、实施策略及评价办法.该模式在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进行了运行实践,结果表明:它不仅能调动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能激发教师教学的潜能;整合学校体育教学的资源,充分体现了体育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育作为"五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发展及素质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辨证统一.体育教学在推动素质教育中起到以下作用:学校体育首先是生存教育;体育教育起着德育功能;开发智力的功能;体育锻炼发展人的自主性.最后还提出了体育素质教育实施的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借助"顾客满意度"理论,构建高校体育教育学生满意度测量量表.运用因子分析理论,对"感知质量"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运用参数检验的方法对各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性做对比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高校体育教育学生满意度模型中的5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育服务感知质量包括"体育硬件感知""体育教学感知"和"课外体育感知"3个维度;各变量的均值及差异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和"总体满意度"评分偏低,男生评分低于女生;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体育硬件"对"总体满意度"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体育教学"通过中介变量"感知价值"对"总体满意度"有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国内外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生活化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仅仅是中小学体育的延续,其重心依然是技术学习和知识的传授等。而国外高校体育教育更加注重体育教育回归生活,体育作为大学生活的重要方式,注重培养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养成。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化的对策: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加强运动技术的学习;构建良好的高校体育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具体阐述了健康的概念,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关系。提出了高校体育进行健康教育的途径:体育理论课上对学生进行生理、心理的基础知识教育;在体育实践课中利用集体项目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与能力;利用合理布置场地器材和越过障碍等项目改变大学生孤僻和恐惧心理;利用多种形式在全校形成健康教育的氛围,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1月12日上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全国体育学博导论坛暨中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办学100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仙林校区隆重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黄汉升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杨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整理晚清体育科学在中国体育学校中的整体传播,分析期刊传播体育科学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 近代中国体育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军队编练和新式学堂的体育教育;戊戌维新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力倡学校体育;体育文章和赛事报道首见于清光绪六年(1880)的<万国公报>,继见于<知新报>、<杭州白话报>、<广益丛报>、<教育杂志>等刊.<体育界>是最早的中文体育专业期刊.结论 西方体育引入中国学校教育和中文体育专业期刊的创办,是近代中国体育学科生成的社会化标志.  相似文献   

20.
汪江 《科技信息》2014,(1):118+151
本文以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指出进行改革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的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提出体育教学中按运动项目设立体育教学俱乐部,营造一个轻松、活跃、个性化的教学氛围;积极发展课后学生体育社团,使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成为课堂体育的有机延续和有效补充,更成为体育课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符合现代人才观的体育课堂评价机制;体育课程结构设置单一,影响高校体育的教育成果的保持,降低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实际价值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