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葛彬超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4):15-18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理论,展示了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路向,即资本为商品完成形态的抽象统治的秘密,提出现代性的两大根基——资本和形而上学,并对其进行客观、历史的评价,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苟东锋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4)
青年卢卡奇创造性地提出了物化的概念,这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十分相像。不过,卢卡奇的物化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的负面批评,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则看到了辩证性的一面。卢卡奇认为克服物化的方法是总体性,而总体性的执行者是无产阶级,但这种思想却有使无产阶级物化的危险。今天,克服物化仍是这个社会的主要问题,我们还是应该回到马克思关于实践的前提下,以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姿态来理解总体性,从而寻找人本身。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都从物化现象或异化现象的批判入手来批判资本主义现实,而且这一批判都与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现象联系在了一起,这并不是说他们的理论没什么区别,相反,他们在异化或物化的理论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不仅包括对象化,也包括异化,并没有区分二者;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异化和物化(即对象化)却有了明确的界分. 相似文献
9.
卢卡奇通过研究《资本论》中的异化思想,针对一战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特点,敏锐的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表现为物的性质,并且提出了物化理论,本文就是从物化理论入手来探讨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批判与韦伯的合理化批判思想相融合的产物。如果对物化理论的理解仅止步于此,那么我们便无法理解卢卡奇为何花费大量篇幅展开对资产阶级思想二律背反的分析。卢卡奇此时已经超越新康德主义的立场,对物化理论的分析已经融入了黑格尔的精神。正是由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影响,卢卡奇在现实的世界中找到了克服物化的道路,同时真正理解了马克思的真精神,为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形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主要阐述了工业化社会中“人”的物化、总体性的辩证法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背后隐含着卢卡奇对“人”的解放的思考,这些思考既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而卢卡奇将审美作为“人”的解放之途的表述在此书中也已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3.
仰海峰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1-6
在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建构中,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构成了理论立足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从生产关系批判延伸到生产力批判,这虽然推进了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深度,但物化理论本身却面临着两大困境:即当社会及其意识结构完全被物化时,阶级意识何以形成?即使形成了又何以能够获得变革现实的基础?卢卡奇的深层理论难题直接影响到了后来者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15.
卢卡奇是在匈牙利无产阶级专政期间提出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该思想是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直接反抗。他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认识,是一种革命性和批判性学说,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要用唯物辩证法来发展和完善历史唯物主义。其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适应时代的发展,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但其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窄化,以及对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区分,揭示出其理论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李晓丹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9,27(4)
在《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罗莎·卢森堡》中,卢卡奇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将表述方式与研究方法相统一的问题史研究法的分析,渗透着历史总体性辩证法,认为历史是有规律的统一的整体,应该探寻历史规律并整体地而非孤立地研究各类问题。但其在社会历史何以成为一个总体的论述上存在不足,具有唯心色彩。马克思的实践观认为,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社会历史才得以在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拓展性两个向度上成为一个有机总体。马克思实践观是把握历史总体性辩证法的钥匙,也是卢卡奇历史总体性辩证法修正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重要哲学家、匈牙利共产党入卢卡奇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而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历史剧变中独树一帜地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不同于苏联版本的解释,形成了以探求人的结构性困境和人的解放的意识为前提的系统人学理论。它以总体辩证法为人学方法论,以资本主义物化的人性侵蚀为人学存在论,以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无产阶级意识的高扬为人学超越论,因而在本世纪20年代首开了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的潮流。 相似文献
18.
倪菁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2):172-175
本文主要依据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这一经典文本.从卢卡奇、马克思和黑格尔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总体性的辩证法”由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并探讨“总体性”范畴的具体含义。文章认为“总体性”首先是一种具体的总体性,即:部分在总体之中,又存留其个体性.总体具有高于部分的地位.部分只能在与总体的联系中才有意义。其次,“总体性的辩证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写统一的辩证法.它仅限于社会历史领域,是研究社会历史中主、客体运动的概念。最后,分析论述了“总体性的渴求”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之间的关系.指出“.电体性的辩证法”是卢卡奇为了消解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价值功能.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世纪初的一次重要转向. 相似文献
19.
三聚磷酸二氢铝的物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合成的三聚磷酸二氢铝的组成、结构、热变化、密度、比表面、溶解性等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弄清了其晶形和结构;求得了AlH_2P_3O_(16)→Al(PO_3)_3过程的反应热效应(△H)和活化能(E_a);探讨了其对碱性气体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20.
刘森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8
由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语境差异巨大,在概念的理解与转换中,必须高度重视其语境差异,如在物、物化思想的理解上就迥然不同。因此,对于西方抑或建国前来自日本的、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我们都不能直接挪移或拿来主义地直接使用,而必须批判性地予以检思,并根据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对其进行本土化、中国化,确立起适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概念和范畴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