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产阶级这一话题已成为学界关注的中心话题之一。学者们对中产阶级尤其是中国中产阶级的理解与认识彼此之间存在分歧,就划分中产阶级的经济指标以及中产阶级占总人口比例而言,看法不一。本文拟从中产阶级这一概念入手,追溯这一概念的来源,考察这一概念在中国提出的社会条件,描述中产阶级概念在社会观念的建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分析中产阶级在当下中国语境之中具有的丰富意涵,揭示其意识形态特征以及其所掩盖的诸种社会问题,与此同时,论述中产阶级概念在塑造未来社会形态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和建设性价值。  相似文献   

2.
徐锐 《科技信息》2007,(14):122
《物权法》的通过与即将实施,标志着中国市场经济开始了“物权时代”。物权作为现代社会公民权利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法律形式将这一概念确立下来,是我国现代法制体系建设的一个巨大进步,而且是我们党和政府完善执政方略的又一丰硕成果,对于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方面存在的诸如社会不公、国有资产流失、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促进和保障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概念是马克思于一八五九年一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当时马克思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讲的几个时代。”这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首次提出。此后马克思、恩格斯又一再提到这一概念。那么,“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真实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其答案以马克思、恩格斯之间于一八五三年的几封通信以及马克思的两篇文章中可以找出。现将其真实内容以及马、恩对东方的看法简单概述如下:第一、东方社会不存在土地私有制。“但东方各民族为什么没有达到土地私有制……,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和土壤的性  相似文献   

4.
创意是室内设计的灵魂,而学生对设计概念和形式美法则的理解是创意的前题。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运用设计中的概念,是高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容忽视问题。本文试着从“形象感知教学法”在“节奏与韵律”这一节的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一概念做了分步介绍。  相似文献   

5.
关于“可能世界”概念的几个问题①帅国文在逻辑学论著中,“可能世界”这一概念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但对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却有相当的分歧。本文以对“可能世界”概念的内涵的较为稳妥的理解为基础,简略地谈几个相关问题。一、“可能世界”概念的发展过程。“可能世界...  相似文献   

6.
"联绵词"辨     
针对关于现代汉语中是否存在“联绵词”这一问题,本文试图对“联绵词”这一概念的内涵做一个重新界定。并结合联绵词的来源,认为要用发展、辩证的历史观看待“联绵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清其本来的历史面目,使之更好地为现代汉语服务。  相似文献   

7.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与叛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的模糊性及其分类与概念之间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创造与叛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分析了在理解与阐释阶段以及表达阶段译者的创造与叛逆。  相似文献   

8.
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概念不同,循环经济这一概念主要是根据资源利用方式的特征来划分经济形态,强调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循环型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指出了我国循环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非政府的法”的理论基础是法律多元论,即认为法律不仅仅是国家法,还包括其他的社会规则。“非政府的法”的观点说明了社会调整机制和社会调整规范的广泛性、多样性,法律只是整个社会调整系统中的一种机制,它不能代替其他社会规范对社会生活的调整。“非政府的法”的法律概念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无法将其与其他的社会规范区别开来。“非政府的法”否认了法与国家的必然联系、法的国家意志性和国家强制性,泛化了法的概念,缩小了法的概念的丰富内涵,不利于科学地深入研究法的作用的特点和规律性。“非政府的法”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大潮 “知识经济”,这一术语代表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70年代初,托夫勒在其十分畅销的图书《第三次浪潮》中首次提出所谓“后工业经济”;之后又有人提出“信息经济”;英国人提出了“高科技经济”;1990年,联合国的研究机构正式提出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1.
我国数学史上有一部堪与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相媲美的书,这就是被尊为算经之首的《九章算术》,《九章算术》中第七章“盈不足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中独立创造的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杰出算法,而这种算法被西方人称之谓“弦位法”或“双设法”.从实例出发,阐述“盈不足术”与高等代数中“弦位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老庄哲学中表达了极其深刻的“民本”思想,认为被统治的庶人是立国兴邦的关键所在。民本思想在社会主义中国有了崭新的内涵,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中的第三个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具有崭新内涵的民本思想的具体化,借鉴老庄“民本”思想,要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做到重视民意,体察民心向背,必须做到立党为公,执党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做到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网络已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是非常严峻,如何构建一个安全的网络体系,显得既现实而又迫切."五位一体"的概念是第一次提出,采用"五位一体"的架构来构建立体型的安全防御系统,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甄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一方面要有法可循,随时制法,依法治国.在依法治国中,他特别强调要法而有实,刑自贵始.另一方面,他主张以德治国.在以德治国中,他特别强调德风于世.他从德治具有时空无限性等特性论证了"德外无治"的命题.他认为只有把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治理好国家.他从"众为邦本"的立场出发,围绕"民本中心论",揭示了法治与德治深刻的经济根源和深厚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15.
辞章的四大要素为“情”、“理”、“物(景)”、“事”,其中“情”与“理”为“意”、“物(景)”与“事”为“象”。而“意”与“象”之所以能相互联结,如依据“格式塔”心理学派,就有“异质同构”或“同形说”的解释。而这种“异质同构”说用于解释意象的形成,是被公认比“移情”、“投射”说更为精确的。因此以此为基础,将辞章四大要素进行联结,除了可就个别意象由“异质同构”推扩至“同质同构”外,也可再就整体意象拓大到“异形同构”与“同形同构”,加以呈现。而无论是哪一类的“构”,都有“单轨”、“双轨”与“多轨”的不同,以造成其变化。  相似文献   

16.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包括在行政执法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中直接从事行政执法的人员或直接受行政机关委托具体从事行政执法的人员,行政执法机关正职负责人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纪检人员和监察人员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徇私舞弊”不应当作为本罪的构成要件。“不移交”是指不向司法机关移交。“刑事案件”的判断应以行政案件涉嫌触犯《刑法》为标准,本罪的客体是行政执法人员依法移交刑事案件的职务行为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晋代“引礼入律”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较为典型儒家化法典,“引礼入律”是晋代法律发展的重要特点,它在《晋律》中有突出表现:刑罚实用上“准五服制罪”原则的确立;保护士族、官司僚政治、经济特权的政治经济立法以及维护等级秩序的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等。其产生根源有:从文化根源看,是因为礼有区分贵贱等级、定分止争的功能;从政治学方面看,司马氏所建立的是门阀士族统治,所以任用儒家制订、解释法律;从经济方面看,民本思想是礼的重要内容,“引礼入律”有助于恢复经济、安定民心。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概念体系是一个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概念体系:“三个代表”整合了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规律,科学体现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统一;“三个代表”概念形式的展开是一个由众多相互联系的规定性所构成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思想观点构成的统一整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北宋时期政治思想家王安石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他在宋神宗熙宁年间实行的变法,后世或褒或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质上,王安石新法的本质是以富民为辞而行富国之实,王安石与司马光的矛盾是富国与富民思想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被部分学者所倡导的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与国际法的理论基石——国家主权的矛盾不可调和,且没有得到充分的国际法文件确认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公认,在事实上也只维护全人类的总体利益而非全体利益,故而遭遇诸多理论障碍和现实悖论,不能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在现阶段更多地体现为一项国际法理念或国际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