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矿区铁路自备货车是矿区铁路运输的主要工具,其担负着集团公司煤炭深加工及其副产品和其他货物的运送。由于矿区铁路自备货车保有量并未增加,随着集团公司煤炭产量不断增加和矿区铁路运量的快速增长,给运输处铁路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矿区铁路自备货车增载技术是矿区铁路运输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它通过对现有的矿区铁路自备货车辆车种、车型科学严谨的论证和实际应用,不但解决了矿区铁路自备货车保有量问题,而且提高了运输效率、增加了运输收入,保证了运输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炭铁路运输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我国煤炭运输现状我国煤炭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公路、海路及内河水运,其中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最主要的方式,我国已形成自北向南、从西向东的运煤铁路网,铁路运输已占全国煤炭总运输量的70%。2010中国铁路煤炭总运输量达到23.66亿t,增量超过1亿t,比2009年增长60%,其中电煤的运输量同比增长36%。随着我国煤炭运输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已经形成了东部沿海煤炭运输通道和长江、京杭大运河(山东-江苏段)  相似文献   

3.
铁路运输是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对铁路运输的资源进行整合。铁路货物运输资源整合是指对保证铁路运输能力的各种设施和工具进行整合,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充分提高铁路运输的能力。整合铁路货物运输资源对完善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网络、提高货物流通速度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对铁路货物运输资源进行整合研究。本文将主要分析铁路货物运输资源整合的内容,探究铁路货物运输资源整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冯晨 《河南科技》2012,(10):79-80
<正>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一个巨大的联动系统,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公路与铁路频繁交叉,道口安全问题也变得更加严峻。道口问题是一个涉及多个管理部门(铁路、公路、地方等),由人(驾驶员、交通参与者)、车(机车、汽车等)、设备(道口特性、安全装置、公路几何线形等)、环境(天气、视距、车速等)组成的复杂系统,是铁路运输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也是道路运输的危险地段。铁路道口事故不仅会造成铁路运输中断、严重影响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还直接威胁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矿区铁路卸车站卸车卡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卸车速度的快慢、捆绑加固及车门的锁闭情况、车辆运行安全及交接站能否顺利交接问题。根据鹤煤公司铁运处电厂站卸车情况,制定了卸车卡控专项措施。详细明确了每个工种作业内容、责任到人,保证了安全运输和顺利交接。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技术与我国铁路运输相结合是铁路运输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铁路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铁路运输效率的提高。本文首先阐述了物联网的概念,并从几个方面分析了铁路物联网的应用需求,最后对我国铁路物联网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铁路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又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虽然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在总量上尚处于短缺状态,路网结构对国土的覆盖性尚有较大的差距,但在各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始终处于骨干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1997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6.43万公里,其中国家铁路营业里程为5.76万公里,地方铁路营业里程为0.67万公里。除西藏之外,各省、市、自治区都为铁路所联通,形成了以"九纵十横"。所以铁路对运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铁路运输实现现代化。目前,国内高铁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是,从当前铁路行车情况来看,各种类型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给铁路行车的安全性带来较大影响。本文首先分析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即外界影响、设备因素、人为因素,然后针对性提出铁路行车安全的相关对策,如贯彻落实安全风险管理、加强铁路职工管理、提升铁路运输设备质量、构建安全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因为铁路行车发生的安全事故情况频繁出现,但要想完全杜绝铁路运输是断然不可能的。如今的铁路事业已步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新的铁路安全管理机制也愈加完善,但是对于铁路行车安全事故而言,还是没有明显改善。对于此,还需要铁路行车管理人员加强对铁路行车安全事故的分析,找出对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完善铁路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煤炭铁路车辆的腐蚀原因,提出了做好车辆选型、采用高性能优质漆、提高除锈及喷涂质量、改进检修工艺等措施,以减少车辆腐蚀,延长使用寿命,确保铁路运输质量。  相似文献   

11.
车务站段是铁路运输中最基层的生产部门,它的安全管理对于维护铁路运输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安全就是效益,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车务站段的安全管理工作成为铁路运输企业核心内容。笔者作为郑州铁路长治北车站的一名基层员工,根据近年来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经验,对铁路运输中车务站段强化事故分析的重要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就如何加强车务站段强化事故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铁路的安全性,我国采用了铁路信号微机联锁系统。铁路信号微机联锁系统与之前的6502控制系统相比功能更加齐全,而且更加可靠、更加经济实用,同时其对铁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为该系统关乎铁路运输安全及铁路的工作效率。基于此,结合实际,总结铁路信号微机联锁系统极易发生的故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保障铁路安全运行是保障乘车人员人身安全的首要保证,同时还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提高铁路运行的可靠性,铁路运输部门需将铁路行车组织安全放在铁路运营安全工作的重要位置。为此,本文从一般概念出发对铁路运行组织安全双向闭环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为提高其可靠性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下,铁路运输必须加快面向市场、开拓市场的发展步伐,以求不断适应市场的供需规律,并对市场内部的相应结构进行调整,便于大力开展铁路货运的营销活动,促使营销途径发展转变。影响拉萨站货运营销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进而实现高效运输。  相似文献   

15.
电力通信系统保证了电力系统连续、可靠稳定的运行。随着电力系统现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电力数据传输通道的稳定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因此,为保证郑州矿区电力系统安全羟济、可靠供用电及对系统事故的及时决策处理,我们对电力数据通道技术方案进行了可靠性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铁路交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其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确保铁路交通的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铁路运输的安全运行,对我国铁路信号联锁设备进行故障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结合我国铁路信号联锁设备故障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了相关故障分析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郑登洛城际铁路途经郑州、洛阳两大中心城市,沿线人口密集,旅游资源丰富,线路全长158.2km,是河南省城际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修建对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根据郑登洛间的地形、城市距离、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及客流特征等实际情况,对郑登洛城际铁路200k一m/、h线、路25走0k向m影/h两响个分速析度目标值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再生设计是废弃矿区获得新生的重要手段。大地艺术能够塑造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提高自然景观的生命力,增强废弃矿区环境的亲和力,也是再生设计追求的目标之一。大地艺术形式多样。废弃矿区的再生设计应该摒弃大地艺术中不符合生态规律的内容,充分发挥"自然式"和"人工式"两种形式的优点,以实现绿色设计的最大目标。废弃矿区环境再生所应用的大地艺术设计方法主要有挖掘工业遗产的美学价值、运用原始的简单的形式、采用自然材料、最小的场地干扰、将时间和空间因素融入艺术创作以及凸显暗喻的思想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越来越发达,人们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与标准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不断地拓展交通运输方式。目前,我国的铁路隧道工程量不断增加,要求必须提高铁路运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高速铁路隧道建设工程的标准不断提高,施工难度也随之提高,在施工过程中受到许多方面的阻碍。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分析当前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不断完善与创新施工技术,提高铁路隧道的施工质量和运行效率。本文将着重阐述我国铁路隧道施工的概况和现状,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若干技术问题,探索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对提高我国铁路隧道施工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如今,实名制已成为一种社会趋势,铁路局审时度势,实行了车票实名制,具有重要意义。实行火车票实名制,是社会公平和个人权利保障的需要,是保证铁路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也是保证社会治安、维护社会和谐的需要。一、铁路客票实名制的诞生铁道部于2011年1月19日—2月27日,首先在郑州、西安、武汉、南昌、成都铁路局和广铁集团六局的部分车站开始试行车票实名制。2011年6月1日,北京局动车组列车(包括C,D,G字头车次的列车)开始实行购票实名制。自2012年1月1日乘车日期起,北京局全部列车实行购票实名制;2012年1月8日起,实行验票实名制;2012年5月10日起,可以进行实名制挂失补票、退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