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人们在关注建筑质量的同时,对建筑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应依据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由此引申出转换层的概念。梁式转换层施工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建筑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方式能够有效的解决楼层上下部分之间的结构转换问题。本文在专利检索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梁式转换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和技术要点,探寻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现代高层建筑多变的风格以及实现建筑功能的多样化,需要在兼顾建筑安全性的前提下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结构层的设置可以使建筑风格更加和谐,同时提高空间利用率。高层建筑中有几种类型的结构转换层,各种类型的设计方法都有许多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研究带高位厚板转换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通过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探讨地震强度水平、转换层层位、转换板厚度、下部结构刚度和楼层屈服承载力对层间位移和楼层剪力等结构弹塑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间位移和楼层剪力随地震强度增大而增大,地震强度越大影响越显著;随转换层层位提高,层间位移增大;转换板厚度增加对转换层下部结构的抗震不利;转换层下部核心筒剪力墙厚度和框支柱截面增大,均会减小结构的层间位移,但下部楼层剪力增大;楼层屈服承载力是影响结构位移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书坤 《河南科技》2013,(4):164-165
主体结构构建是高层建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而转换层的设置更是其建筑结构中的关键部位,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因其施工技术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难度相对较大,施工方案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分析,因此,往往被看做是重点和难点。因此,需要紧密策划与关注转换层各分项工程的穿插与协调,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以此为基础,首先阐述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案的选择问题,然后以此为基础,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和转换层施工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运用ANSYS12.0有限元程序对一带梁式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通过模态分析得到结构的动力特性;其次采用弹性时程分析研究结构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反应及主要受力构件的内力。研究分析发现,在竖向地震作用下对于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梁相邻楼层结构形式发生变化的部位易形成薄弱部位。框支柱柱端承受的轴力较大易形成塑性铰,同时转换梁轴向受拉且拉力沿梁跨中向梁端递减。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早期阶段,所设计建造的高层建筑大都为单一用途,例如高层住宅、高层旅馆、高层办公楼等。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因而相应的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后来陆续开始在高层住宅底层设置生活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空间转换梁设计常见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高层建筑转换层中最常用的梁托墙形式,提出了在实际工程中转换梁截面的设计方法, 探讨了转换梁和剪力墙中的洞口布置形式及加强措施,并对转换梁的抗扭因素进行了有限元对比分析.指出如何合理布置洞口对转换梁最有利,以及影响转换梁截面设计方法的选择和抗扭因素.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例,对加层后抗侧刚度不足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布置屈曲约束支撑的办法来满足结构弹性位移角限值的设计要求.首先运用ANSYS软件输入地震波对加层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然后对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楼层布置屈曲约束支撑,再对加支撑结构进行多遇和罕遇地震下的抗震验算.结果表明,布置屈曲约束支撑后,加层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均能满足规范的要求,最大减幅可达27.5%;罕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在大部分时间屈服从而达到应力屈服强度(108 Pa),具有良好的耗能减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工作机理,通过对加强层不同结构布置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周期、位移及内力变化的规律.并对高层建筑结构中加强层的设计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用SAP2000分析软件建立4种有限元模型.对带转换层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得出结构的自振特性,结果显示侧向刚度比对结构自振周期.影响不大;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及弹性时程分析,得出结构的各种位移信息.由分析结果可知随着转换层结构上、下侧向刚度比的增加,结构的周期比从0.8068减小至0.7101,位移比从1.132减小至1.081,为带梁式转换层的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抗扭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是高层建筑中极为重要的施工部位。其他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整体质量。但因其钢筋多,施工过程中常遇到较为棘手的问题。现结合本人工作实践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分析了搭接柱转换层结构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搭接柱截面尺寸、截面配筋、与之相连的受拉、受压粱和其他相关结构设计等.为实际工程结构设计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酒店结构常常会因为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首层层高做得很高,随之而来的是首层会出现薄弱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必然会在首层应力集中,加剧结构的破坏。【方法】对于这类问题,本研究以实际的酒店工程为例,通过有限元软件ETABS,对纯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增加屈曲约束支撑刚度比为0.5、1.0、1.5、2.0的结构建模分析,并按规定选取二条天然波和一条天然波,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及动力响应分析。【结果】从分析中可知,随着抗侧刚度比的增加,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楼层位移等都有明显的减小趋势,当抗侧刚度比为1.0时,效果最明显。继续增加抗侧刚度比,结构的动力特性减小不再显著,但顶部楼层的动力响应有增大趋势。【结论】因此,通过合理设置支撑与结构的抗侧刚度比可以实现很好的耗能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层建筑得到飞速发展,建筑功能的综合化、复杂化使得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多塔大底盘结构是目前较为常用的结构形式.该文进行了地震作用下多塔结构动态响应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加速度响应滞后原始地震波;多塔大底盘结构分界处上下两层应进行加强设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层建筑得到飞速发展,建筑功能的综合化、复杂化使得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多塔大底盘结构是目前较为常用的结构形式.该文进行了地震作用下多塔结构动态响应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加速度响应滞后原始地震波;多塔大底盘结构分界处上下两层应进行加强设计.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备用荷载路径法,分析带钢支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机理.以一幢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原型,根据支撑在平面上沿结构横向和纵向布置方式不同以及在结构立面上布置于第二层或中间层柱间建立了5种有限元模型,采用备用荷载路径法并考虑构件失效持时的影响,根据底层柱失效位置的不同分为4种工况,对每种工况下的5种模型进行了动力非线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底层柱失效后,沿结构平面横向和纵向布置钢支撑均可有效提高整体拉结力,从而显著减小破坏部位竖向位移,避免造成破坏范围的扩散;钢支撑改变了框架梁的抗连续倒塌机制,使框架以桁架机制提供抗连续倒塌能力;由于水平分布钢支撑形成了加强层,为兼顾抗连续倒塌性能和抗震概念可将加强层设于结构中间楼层.  相似文献   

17.
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梁式转换层的结构特点,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中结构支撑系统、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及混凝土工程等五项技术管理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实际工程提供借鉴,具有现实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8.
洛阳市隋唐城天堂遗址保护展示建筑为古文物保护建筑,结构设计在首层采用54m跨度桁架转换结构,托起上部5m米高仿古塔建筑。本文针对遗址保护的需要及仿古建筑的特点,对仿古建筑中倾斜设置的钢构件地脚锚栓的埋设方法、钢构件的倾斜固定措施、超高截面大跨度钢构件的安装方法及钢构件吊装流水施工技术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速度脉冲地震作用下竖向不规则RC结构抗震位移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8条强速度脉冲地震记录,通过弹塑性增量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不同地震动强度水平时竖向不规则质量和刚度布置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位移需求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速度脉冲地震作用下,楼层质量和刚度突变对结构位移需求有很大影响,地震动强度水平越大影响越显著;顶层质量突变对结构位移需求的影响较大,下部楼层刚度突变对结构位移需求和延性需求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多高层建筑采用铅芯橡胶垫进行隔震后的结构减震效果,试验对一1:16小比例尺隔震结构模型进行了水平和竖向两向输入地震波的振动台试验;试验中地震波输入和模型结构尺寸采用统一试验相似比设计,以尽可能反应真实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对模型结构上部加速度和层间位移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显示隔震结构模型无论加速度还是层间位移反应都得到减小,因此证明该隔震技术对高层建筑同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