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掺量和长径比对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断裂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与素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断裂性能,结果表明: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改善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高了混凝土的断裂韧度和断裂能.  相似文献   

2.
施工人员在普通混凝土里面掺入一定量的钢纤维所制成的复合型混凝土就是钢纤维混凝土,它是当前公路施工时的一种新型的施工材料。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由于动荷载的作用因而具备极佳的抗冲击力、抗弯力、抗拉力以及较强的耐磨性能,而且抗疲劳的寿命特别长,因而可以很好的防治由于温度应力所产生的裂缝。此外施工人员往混凝土里面添加一定剂量的钢纤维,这样不仅可以促使路面结构层的厚度减薄,还可以改善路面的性能,节约工程的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高强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高强混凝土的脆性大,延性差,在抗震地区如何既发挥混凝土的优势又满足构件的延性要求,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单纯的混凝土结构已不能完全满足结构抗震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乱向分布的钢纤维可以有效阻止混凝土内部裂缝  相似文献   

4.
应用SHPB试验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动力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opkinson压杆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动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对有约束和无约束的素活性粉末混凝土、掺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在静载和不同动载速率下进行试验,得到不同应变率下试件的动态压缩强度、动力增长系数及应力应变过程曲线.  相似文献   

5.
钢纤维纳米再生混凝土可从微细观层面复合化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为推广其工程应用进行了27个钢筋与钢纤维纳米再生混凝土的粘结拉拔试验,分析了钢纤维体积率、纳米SiO2掺量和再生骨料替代率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纳米再生混凝土主要发生劈裂拔出破坏;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钢纤维纳米再生混凝土粘结强度明显提高;纳米SiO2掺量对粘结强度影响不显著;随着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增加,钢纤维纳米再生混凝土粘结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本次分析研究依托的项目是地处高原的一个隧道建设工程,项目地属于高原自然条件,除缺氧外昼夜温差比较大,这样会造成施工时混凝土的养护差异明显.为了改善隧道内衬砌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决定对衬砌混凝土添加适量钢纤维.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养护条件对隧道内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明显,最终建议钢纤维掺配量为20 kg/m3时较为合适.将结论应用于实践,在衬砌C40混凝土内添加了建议掺配量的钢纤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次分析研究依托的项目是地处高原的一个隧道建设工程,项目地属于高原自然条件,除缺氧外昼夜温差比较大,这样会造成施工时混凝土的养护差异明显.为了改善隧道内衬砌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决定对衬砌混凝土添加适量钢纤维.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养护条件对隧道内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明显,最终建议钢纤维掺配量为20 kg/m3时较为合适.将结论应用于实践,在衬砌C40混凝土内添加了建议掺配量的钢纤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C30钢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尺寸效应规律,制作边长为100、150、200mm,钢纤维体积率为0%、0.75%、1.5%的钢纤维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7、28d,进行劈拉强度试验。在Bazant混凝土强度尺寸效应律的基础上,提出C30钢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尺寸效应计算公式,并得出不同尺寸试件之间的劈拉强度尺寸效应换算系数值。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立方体尺寸越大,劈拉强度越低,存在尺寸效应。本文建立的钢纤维混凝土尺寸效应计算公式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能够较好地预测在不同钢纤维体积率及不同试件尺寸下的钢纤维混凝土试件的劈拉强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单掺纤维和混掺纤维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轴向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多因素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了4组配合比,并将混凝土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14d和28d后,进行抗压强度和轴向抗拉强度试验,用来评定掺纤维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单掺聚丙乙烯纤维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而单掺钢纤维可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混掺2种纤维与单掺钢纤维对试块强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和公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城市道路和国道干线公路上的车辆荷载及密度越来越大,行驶速度越来越快,致使路面的损坏也日趋严重起来。实践证明,采用钢纤维混凝土这一新型高强复合材料对路面修理,既可提高路面的抗裂性、抗弯曲、耐冲击和耐疲劳性,又可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减少老路开挖,对节省工程造价等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提高道路补强与改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分析钢纤维混凝土的技术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详细阐述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要点、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及其在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中的应用与推广前景。为实际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烧结铝矾土、石英砂和黑碳化硅作为混凝土骨料,选用优质硅灰、石英粉、高效减水剂、钢纤维等,制备了超高强高耐磨的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骨料掺量、骨料级配、石英粉掺量和水胶比对标准养护28 d和90 ℃热水中养护48 h的混凝土强度和耐磨性的影响.通过对烧结铝矾土、石英砂和黑碳化硅三种骨料混凝土性能的综合评价,得出烧结铝矾土是一种优质的矿质集料,可用来制备超高强高耐磨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一项比较成熟、应用广泛的建筑施工技术,它不仅可以显著增强施工工程的抗裂性能,同时还可有效改善工程的刚度、耐久度等指标。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也不断得到创新,因其在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具有多重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民用建筑以及道路、渡河工程等领域。本文根据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工程的特点,重点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以及常用技术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一组素再生混凝土和三组添加不同纤维的再生混凝土试件,通过对试样进行单轴抗压、劈裂抗拉试验分析不同纤维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植物纤维对再生混凝土的增强效果逐渐减弱,直聚丙烯纤维会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曲聚丙烯纤维会减弱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且随龄期增加,再生混凝...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国际民航组织1999年公布的数据,其147个成员国的1038个机场中,沥青混凝土跑道占62.6%;欧洲沥青路面协会2003年对欧美机场进行了统计,362个机场中沥青混凝土道面占62.4%。与水泥混凝土道面相比,沥青混凝土道面具有平整、抗滑、舒适等良好的使用性能,以及机械化施工程度高、工期短、养护方便等施工优点,在很多大型民用机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荷载、环境等因素的反复作用,沥青混凝土道面会出现开裂病害,直接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本文,笔者在分析沥青混凝  相似文献   

16.
侯凯 《河南科技》2007,(7):75-76
<正>由中铁十二局承建的宁西铁路分离式立交特大桥,是信阳至南阳高速公路泌阳至南阳段一座特大型桥梁,该桥复合桥面铺装采用双钢混凝土,即布钢筋网、混合料加钢纤维的“双钢”混凝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究混凝土因钢纤维腐蚀引发的损伤行为,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UHPSFRC试样的通电加速腐蚀过程进行无损测试。【方法】通过高分辨率的三维重建,对试样腐蚀损伤过程及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表征与定量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钢纤维腐蚀造成UHPSFRC混凝土保护层发生由外到内的腐蚀损伤。随着通电时间的增加,钢纤维腐蚀速率加快,初始损伤区域的损伤程度加重。【结论】研究认为,X-CT可以作为研究钢纤维腐蚀及腐蚀诱导混凝土保护层损伤的有力工具,且具有较高的适用度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在钢纤维高强混凝土薄壁箱梁纯扭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对试验构件进行了全过程分析,并与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ANSYS软件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实了ANSYS软件可以较好地用来模拟钢纤维高强混凝土薄壁箱梁的受力-变形全过程,为ANSYS软件在后续研究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在此基础上,对试验构件在各级扭矩作用下,沿跨度方向各截面的线扭转角与畸变角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线扭转角与畸变角在构件受力-变形全过程中沿跨度方向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正>冷缝是指大体积混凝土或要求连续浇筑的混凝土构件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因素(或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造成的不规则的施工质量缝。当缝宽大于规范规定时,将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抗应变能力。一、冷缝产生的原因冷缝就是在浇筑混凝土时,没浇筑完毕,先浇筑的混凝土达到终凝,再浇筑余下的部分,两个地方之间,因间隔时间过长,所产生不规则的施工质量缝。  相似文献   

20.
<正>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混合料路面以其优良的性能在公路修筑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高等级路面中沥青混合料使用更多。从沥青路面的发展历史上看,改性沥青在解决路面抗高低温、抗滑、耐久性及大承载力等问题上起了很大作用,改性沥青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是沥青混合料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