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双创型"的道路桥梁专业技术人才,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本文分别从完善培养计划、促进校企合作、参与创新创业计划、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区等方面入手,加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职教育越来越注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松散,以单个项目为主体,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平台,学校不够重视、制度没有保障、资金很难到位等问题,提出基于自组织理论创建虚拟公司,培养高职IT创新创业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提出以"协同论"为依据,指导虚拟公司的运营管理,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形势下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提出,加快培养技能型和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当前的重点。作为人才培养高地的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新型人才的培养,还需要从课程体系目标与实践活动、文化、师资队伍和专业课程等方面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才能加快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目前存在培养机制不健全、部分高校对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重视不够、教师缺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创业技能缺乏、创新思维不强等问题,提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跨界培养理念和实践体系多元协作模式;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重庆特色手工文创产品视觉系统设计"创业实践及相关平台的融合式服务,通过构建视觉传达设计人才跨界教育特色培养机制、健全创业实践项目激励机制、实施校企研跨专业、跨学科协同培养机制、实施创业型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认定机制等方面构架更适应专业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途径;研究证明:只有不断探索学科深度融合、专业精准嫁接、联动校企研协同育人造就新型人才,营造和谐共享的双创生态环境、对推动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改革研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分类培养"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全方位"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一体化、全过程"的创业项目孵化体系的"三位一体"的分类教育体系,以及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贵州财经大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体系改革中的实践,以期能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高等院校的基本任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是强化教学、科研、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知度等对策建议,并从强化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实验室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7.
双创时代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开展创新创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使命。武陵山片区地方院校立足武陵,服务武陵,是培养地方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所。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区域因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为困难。以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从以下3个方面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是健全创业保障机制,优化培养方案,完善创新创业体系;二是丰富活动载体,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强化创新创业实践;三是树立创新创业典型,激发学生创业激情,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教学改革实践出发,结合多年指导学生参加大赛经验,初步凝练了阶段性,层次性、方位性的高校信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并结合具体实施途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培养实用性创新型人才角度出发对高校信管专业的学生进行YSWOT分析,得出学生培养要顺应社会需求,注重个性化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应明确目标导向,设计科学的培养模式,建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实践教育,发挥"第二课堂"教育,改进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并建立一支具有创新、创业型特征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学院是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所属的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的实验室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实践基地,但此类开放实验室目前存在着管理制度滞后和模式陈旧、师资力量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等亟待解决的运行机制问题。以浙江科技学院创新工坊的建设与运行为例,通过对其"以凝聚或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工匠素养人才为目标;以机电作品创新设计制作为主要内容;以相关学科竞赛项目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建设、自行使用、自我管理、全校共享的模式进行运作管理"的运行机制与发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特色人才的新模式。通过创新创业与工程实践、学科竞赛紧密结合,使创新工坊聚集了具有创新意识、工匠精神的学生,促使学生树立基于创新的创业思维,为创业打下夯实的基础,从而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形式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OBE模式以"教育产出"为核心构建教学实践流程,强调对受教者创新实用技能的培养,符合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精神。本文首先归纳了OBE模式的理论内涵和特征;其次对高校电商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再次从引导受教者树立创新创业意识、设计电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开展一体化创新创业教法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实践思路;最后从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和营造适宜参与氛围两方面提出了有效实践的保障措施,以期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近些年,国家尤其强调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发挥自己的优势,转变学生的思想,融入创新创业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进一步促进高校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环境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基于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从教学体系、产学合作模式、科研指导方式三方面入手,探索了"学工研"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和工程认同感相结合、实用性与科学性相结合、职业规划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五年的实践表明,学生所学知识应用自如,工程设计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明显加强,培养的创新创业型环境类人才能满足当下环保产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以培养双创人才的需求为契机,围绕"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从优化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辅助教学手段创新、实践教学创新及优化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展开课程建设与改革。通过教学改革,理论教学内容更具应用型,实践教学内容更具创新性,学生学习思维更具主动性,体现了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使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学科交叉专业,基于多学科融合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创新创业实践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既能巩固理论知识点,又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存在主体意识不完善、实践基地不完备、师资配备薄弱等问题.为有效提升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效果,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结合高校教学培养内容,应不断...  相似文献   

16.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结合地方院校师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IT(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在对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师培养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措施有利于学生将 IT 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责任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IT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了预期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实验室是工科专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而机器人竞赛旨在引导和提升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可以说符合创新创业实验室目标.创新创业实验室构建机器人竞赛平台,引导学生从毕业设计、创新创业项目、教师科研任务等几方面与竞赛结合,以此带动创新创业实验室的发展和建设.经过两年多的教学竞赛实践验证,这种方法对于创新创业实验室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在本科教育新时代、新要求下,根据工程专业认证创新性工程人才的培养标准,非专业能力培养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具有深远意义。工程训练是非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知识、能力、实践、创新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理论—基础—综合—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创业"5个层次之间可以采取串联、并行以及层次递进的工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形成理论与技能、综合训练、多学科交叉融合、国际实践和创新创业等5大非技术能力培养课程模块,建立全过程评价体系,进行机电控制综合实验、陶艺+3D交叉融合实验和创新创业竞赛等课程体系实践,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非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要素和现状,以及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教育的差异性,结合合肥学院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探讨了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通过四大板块化课程设计、工程实践基地构建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实践,构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0.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实现内涵式发展需要进行再认识。从内涵入手,分析培养过程中的观念和实践方面的问题,并尝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深化创新理念、强化实践相融,完善评价机制和多方协调体系等,从各个方面深化推进改革,帮助做好这一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