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杏鲍菇产业的快速发展,工厂化生产杏鲍菇规模不断扩大,对菌种的生产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液体菌种与传统固体菌种相比,具有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生产周期短、制种周期短、发菌速度快、污染率低的优势,有利于杏鲍菇栽培的工厂化和现代化。详细介绍了液体菌种在杏鲍菇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进行了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栽培麒麟菇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液体菌种可加快栽培袋中菌丝体的生产速度,缩短出菇时间,提高产量(液体菌种的菌丝体生长速度、出菇时间、第1潮菇单产和总产量分别为0.38 cm/d、35 d、313 g/袋和394g/袋,而固体菌种的菌丝体生长速度、出菇时间、第1潮菇单产和总产量分别为0.24 cm/d、45 d、270g/袋和339 g/袋).  相似文献   

3.
菌草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菌草替代木屑和棉籽壳作栽培配料,进行工厂化栽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研究.试验以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工厂化栽培配方作对照,设置含菌草不同比例的配方3组,每组配方配制栽培50袋.结果表明,不同比例菌草配方菌丝满袋时间比对照缩短1~4d,生长周期比对照缩短3~9d,菌草可以促进杏鲍菇生长.不同比例菌草配方栽培杏鲍菇的生物率为73%~83%,单朵菇重72~91g,而对照的仅为71%和65g,菌草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商品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深层培养,即让食用菌菌丝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本试验即以马铃薯、玉米粉、麦粒作为深层培养基质,接入平菇、香菇和猴头等菌种,进行试验,以固体培养料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食用菌菌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其生长速度比固体培养的快。从菌种质量上比较:液体菌种具有生长周期短,量大,菌龄一致,接种后发菌快的优点。用液体菌种即可替代斜面母种用于原种生产,又可代替固体原种用栽培种生产,而且培养液体菌种污染率低,还可连续多次扩大培养,对菌丝的生长速度,菌种质量无不良影响,适合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进行了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栽培真姬菇的应用试验,比较分析了两种菌种类型栽培真姬菇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与采用固体菌种的栽培模式相比,采用液体菌种的栽培模式具有周期短、出菇整齐、生产效率高等优势。接种量以每袋15mL的效果最好。液体菌种穿刺接种的日均生长2.21mm,液体菌种表面接种的日均生长1.71mm,固体菌种菌丝的日均生长1.21mm。液体菌种穿刺接种的生物学效率可以达到64.80%,液体菌种表面接种的生物学效率可以达到63.40%,固体菌种菌丝的生物学效率仅为51.0%。真姬菇在液体菌种栽培模式下出菇比固体栽培模式下更整齐,而其它的性状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台耳即中国台湾白背木耳,其栽培技术要求不高,生产设备简单,不仅适宜家庭栽培,更适合利用空闲的仓库、学校、厂房进行工厂化规模生产.本所每年工厂化栽培台耳20万袋,每万袋原材料、菌种成本4000元,投资比黑木耳节省50%,产鲜耳1万kg,晒成干品为2t ,产量是黑木耳的3倍,收入4万元,投入产出比1:(9~  相似文献   

7.
金顶蘑是侧耳的一种,学名为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原野生在山林枯木上。该菌口味鲜美,有香味,营养丰富,具有强身功效,是一种上等食用菌。马启明认为(1980年)该菌“如果栽培成功,一定会受到国内外欢迎”。日本最大的食用菌研究中心森产业株式会社也把该菌列为“将来有望的优良品种”,目前正在大力驯化栽培。栽培此类侧耳国内外都采用固体瓶(袋)装菌种,生产效率低。本研究试图通过对金顶蘑的菌种选育、配方和发酵工艺的探索,用发酵罐来培育金顶蘑的液体菌种,实现金顶蘑的工厂化栽培。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杏鲍菇栽培的生理特性,用桑枝作为工厂化栽培杏鲍的主要原料,研究工厂化桑枝栽培杏鲍菇的配方,开辟新的原料资源,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目的,也为桑枝提供了新的利用途径,不仅化废为宝,而且减少环境污染,培植出一个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对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建麟 《科技资讯》2012,(31):241-241
杏鲍菇属中偏低温型菌类,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3℃~18℃。栽培的形式和培养料的处理方式很多,但以控温熟料袋栽成功率最高。在杏鲍菇子实体原基分化与形成菇蕾阶段,以控温控湿进行周年栽培管理,可促使出菇早、子实体发生整齐、管理方便,生物转化率高且稳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苏滨海县坎北乡菇农采用袋栽棚养综合高产技术栽培平菇,比过去的常规栽培技术增产30%以上,平均每分地的塑料大棚平菇投料3300公斤,产值达6500多元,其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使用优质菌种。菇农使用的菌种都是经过鉴定、筛选的优质菌种。优质菌种具有抗逆性强,高产、耐贮运、商品性状好等特点。同时,制种户根据菇农计划装袋的时间,生产、提供适龄菌种,为平菇  相似文献   

11.
袋栽香菇具有生产周期短、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是发展山区经济,实现科技扶贫的好项目.淳安县已于1993年开始推广袋栽香菇,当年共种装栽香菇48万袋;1994年发展到130万袋,产菇910吨,产值达273万元;1995年袋栽香菇达181万袋,遍布全县18个乡镇几个村576户农户,产菇1448吨,产值达380.1万元.香菇生产呈“稳步发展”态势.“500万袋香菇技术推广”被列入市重大科技推广项目.现将该县香菇发展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1.建立健全香菇生产服务体系.建立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科技服务队伍,是做好香菇生产各项工作、促进…  相似文献   

12.
金针菇栽培方法很多,目前有段木栽培,瓶栽、袋栽、盆栽、箱栽、室内床栽和室外阳畦栽培等。能栽培金针菇的培养料种类很多,如木屑、棉籽壳、细米糠、甘蔗渣、甜菜废丝、稻草、麦桔等。该技术的关键是:低温,接种量大,分层接种和用菌种覆盖料面。而控温主要是掌握栽培季节,生料栽培时间不易早,一般要室温稳定在匕℃以下即10月至到年3月进行。本文现就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场所选择条件稍差的地下室、半地下室、人防地道、有遮光设备的家庭住房均可作为栽培场所。2选用高产菌种高产菌种适应性强、菌丝扩展速度快。出菇早、转…  相似文献   

13.
以玉米渣,马铃薯等为原料生产平菇液体菌种,用搅拌器进一步将菌丝打断,使单位体积中产生更多菌丝片段,充分发挥液体菌种优点,建立了液体菌种保藏和新接种方法,实践证明,平菇液体菌种有推广前途。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渣、马铃薯等为原料生产平菇液体菌种。用搅拌器进一步将苗丝打断,使单位体积中产生更多菌丝片段,充分发挥液体苗种优点,建立了液全菌种保藏和新接种方法。实践证明,平菇液体菌种有推广前途。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固体菌种常规培养周期长,菌龄不一致,影响菌种质量.为了缩短原种或栽培种的制种时间,我们参考了有关资料,采用试管斜面母种——液体菌种——玉米颗粒菌种的制种工艺,经试验获得成功.这项技术以液体菌种作为生产玉米颗粒原种和栽培种的繁殖,兼具液体菌种和玉米颗粒菌种两者的优点,能快速有效地缩短制种时间和提高菌种质量.使其达到出菇整齐、高产优质的目的,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索了对国内不同地区引进平菇的九个优质菌株,在延安自然条件下木屑袋栽,观察各菌株的菌丝体生状况,抗杂菌侵染能力,子实体经济状及生物效率诸多因素,综合对比分析,从中筛选出适宜我区不同季节栽培的最佳菌种。  相似文献   

17.
杨大林 《今日科技》1999,(11):10-10
利用锯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稻麦草等多种原料袋栽香菇,可以说是我国香菇发展史上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它不仅可以使森林资源免遭破坏,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农、林副产品资源加速香菇生产的发展,使香菇生产从山区走下平原,走向集约化生产。在代料袋栽香菇中,应重点注意把好八大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8.
安康杏鲍菇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标分析法,采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凯氏定氮仪等仪器,对安康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主要营养物质及其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初步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安康杏鲍菇还原糖、多糖、粗蛋白、脂肪、灰分、水分含量分别为42.52%、4.38%、46.58%、3.2%、4.50%、87.63%;微量元素Se、Fe、Ca、Mg、Zn和Cu的含量分别为0.216 6、178.6、757.6、1 065.4、39.75、10.5 mg/kg。上述测定结果初步表明,安康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具有富硒、蛋白质、多糖等营养成分全面且含量高的特点,属于营养丰富的优质食用菌品种。  相似文献   

19.
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上市的股份制企业,系亚洲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科研、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是集食用菌、蔬菜、水产品、罐头、保健食品、基因工程、房地产开发、有机复合肥及包装物料生产与销售的大型综合企业。其中主导产业食用菌的生产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工艺、菌种培育技术及产品质量监控、检测设备,全部生产过程采用电脑控制,达到了工厂化、立体化、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豆沙包工厂化生产过程中所用酵母菌菌种、用量以及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用鲜酵母好于干酵母。鲜酵母的最佳用量为面粉的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