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太原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监测站点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太原市大气中SO2、NO2和PM10日均浓度值,评价了太原市的大气污染状况,并对监测站点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显示:太原市大气中SO2、NO2和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0.105 mg/m3、0.060 mg/m3和0.197 mg/m3,接近或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均值三级标准。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太原市大气中SO2、NO2和PM10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分布特征。利用物元分析法对原有的监测站点进行了优化后显示,现有的8个监测站点优化为5个后,仍能准确的反应太原市的大气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2.
赵晓莉 《甘肃科技》2012,28(4):34-35
通过对2007年天水市环境空气中铅浓度的监测分析,得出天水市铅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各测点年均值均达标,大气中铅污染较轻;污染特征呈季节性变化,规律为四季度>一季度>三季度>二季度;天水市铅污染主要受燃煤、汽车尾气和工业铅锌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太原市二氧化硫污染状况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原市不同季节、不同监测位点大气二氧化硫(SO2)浓度的监测,分析了太原市SO2污染状况,指出在太原市对SO2排放企业的治理和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采用2000—2004年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简要地分析了太原市环境空气污染现状,针对太原市环境空气污染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污染负荷系数法、Daniel趋势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并结合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探讨了近5a来太原市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结果表明,2015—2019年,太原市SO_2的超标天数和污染物浓度均逐年下降(超标天数由50d下降至0d,污染物浓度由77.55μg·m~(-3)下降至29.52μg·m~(-3));而NO_2的超标天数和污染物浓度均逐年上升(超标天数由2d上升至40d,污染物浓度由43.11μg·m~(-3)升至59.81μg·m~(-3)),变化趋势显著;PM_(10)和PM_(2.5)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波动,变化趋势不显著;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环境空气污染在冬季较为严重.可吸入颗粒物(PM_(10)和PM_(2.5))历年的负荷系数均显著高于SO_2和NO_2,空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从各年AQI累积的数值之和来看,空气污染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浅谈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管理及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原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为例,总结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及仪器维护的一些经验,提出科学管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及建立监测档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太原市冬季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2011年11月,对已实施供热改造的南上庄、菜园和未供热改造的南屯、坞城进行了连续5日的手工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二氧化硫最大浓度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清晨和傍晚,经过供热改造的"城中村"冬季环境空气质量好于未进行供热改造的"城中村",说明供热改造是改进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结合2013—2017年太原市13个点位的监测数据,对新标准监测以来太原市6项污染物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O2已经不再是太原市污染贡献前三位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特征已由原来的单纯煤烟型污染逐渐向机动车尾气复合型和光化学二次污染转化;细颗粒物成为全年首要污染物,臭氧污染在夏季凸显,成为夏季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难题;南部区域污染重于城市北部区。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白银市空气质量及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影响,在白银市区环境空气自动连续监测站进行样品采集,用离子色谱(IC)法对PM_(2.5)中四种水溶性阴离子(F~-、Cl~-、NO~(3-)、SO_4~(2-))和五种水溶性阳离子(Na~(2+)、NH4+、K+、Mg~(2+)、Ca~(2+))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白银市区春节期间由于燃放烟花爆竹, PM_(2.5)质量浓度日均值比非燃放期间上升了27.3%,PM_(2.5)中部分水溶性离子浓度也迅速上升。在所测9种水溶性离子中上升幅度最大的为Cl-,比非燃放期的平均浓度上升了435%;二次离子中浓度增加最显著的为NO3-,比非燃放期的平均浓度增加了57.7%。PM_(2.5)质量浓度和水溶性离子浓度受气象污染物扩散条件影响显著,不利于扩散的市区中心老城区和冬季明显高于新城区和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10.
正一、攀枝花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一)全市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2014年及2015年全市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如表1所示:若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年平均浓度进行比较,从表1可以看到:2015年1—7月的全市环境空气中各污染物浓度均小于上述标准中的相关标准,全市建成区环境空气各污染物平均浓度已全面达标。截至2015年8月17日,全市环境空气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14年银川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监测结果分析,根据频度、首要污染物分布、空气质量单项指数等判断,确定4项污染物PM10、PM2.5、SO2和NO2为研究目标,对他们浓度变化趋势分析得出:银川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1~6月呈下降趋势9~12月呈上升趋势,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影响银川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环境空气质量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幸福指数至关重要。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本文对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具体分析了重庆市2013—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的状况及变化趋势。收集重庆市2013—2018年主要环境空气污染物(PM2.5、PM10、SO_2)的月度统计历史数据平均浓度监测数据,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空气污染负荷系数法分析其变化特征和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3—2018年大气PM2.5月度浓度大多超过平均年浓度限值,PM10浓度月度均值也大多也超标,SO_2均达标。相关的整改措施使得大气中PM2.5与PM10均呈浓度下降状态,SO_2基本呈稳定状态。年内变化显示,各污染物的浓度季节变化非常明显,污染物浓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大体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全市的综合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空气污染程度显著降低,空气质量不断变好。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只茂群 《科技信息》2007,(25):45-46
本文针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连续自动监测仪器所采用TEOM微量震荡天平和Beta射线这两种测量方法在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测量的应用,首先就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概念,自动监测的发展及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在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自动监测上做了分析与说明,详细阐述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连续自动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监测方法。同时,结合可吸入颗粒物PM10连续自动监测仪对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两种测量方法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对“菜篮子”基地、污水灌溉区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监测的8个“菜篮子”种植基地,其土壤环境质量、灌溉水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均符合标准,能够保证“蔬菜”的安全。监测的2个污灌区,除吴忠市巴浪湖村污水灌溉区灌溉水质中氯化物超标外;其它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污灌区土壤中铜、铅、镉、砷、铬、汞等元素含量均符合标准,基本没有影响土壤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5.
蔡健 《科技信息》2009,(17):341-34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预测某一建设项目投产后,或某一城市或地区的规划实现以后对环境空气质量可能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通常把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看作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影响程度的参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网点的布设,是为了能得到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区污染物浓度分布,并为环境空气预测和评价提供现状浓度。本文对如何进行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以及环境空气现状监测评价的方法和结果分析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太原市推行重污染企业关停和防治,城中村改造和市容市貌综合整治等,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煤焦钢铁产业污染排放量大,及盆地地形和静稳天气等不利条件,使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面临巨大压力.本研究简要分析了太原市近五年环境空气质量的演变趋势,污染源贡献,最后从空气质量改善需求提出太原市2020-2060年低碳背景下的能...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4—2017年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公布的兰州市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指数、空气质量指数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了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2014—2017年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并不一致,相比于2014年,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略有好转,2016和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呈恶化状态。近4年PM10和PM_(2.5)两项污染因子污染负荷贡献率均超过55%,是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的污染物;除PM10和PM_(2.5)外,其他污染因子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整体上呈现冬春季差,夏秋季好的趋势;监测的污染因子中,除O3浓度的变化趋势为夏秋季高,春冬季低外,其他污染因子浓度均为春冬季高,夏秋季低;以PM10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在逐年降低,但O3成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在逐年增加。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气温升高、降水和相对湿度的增加均有利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中国环境空气在线监测分析平台,收集保定市2018年全年空气质量监测指标数据。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和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臭氧(O3)、细颗粒物(PM2.5)六项指标浓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六项监测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建立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长春市2000~2010年SO2与NO2的长期监测数据分析,得到长春市SO2与NO2浓度的长期变化均为绝对浓度值增加的趋势,以及采暖期比非采暖期污染物浓度显著增加的变化规律。通过污染负荷系数指标的计算,确定SO2、NO2与PM10对长春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是同样重要的。分析SO2与NO2排放源主要为工业生产和热力供应过程中的燃料燃烧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总结了自然及人为产生原因和治理对策,为长春市区域大气污染治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当前太原市能源消费现状及环境空气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太原市大气污染排放的特点,结合能源消费结构,从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3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