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音布鲁克西南一带隶属于古亚洲构造成矿域天山-兴蒙成矿区带的西段,该区为我国重要的锑、铁、铜成矿带。为查明区内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浓集特征,缩小找矿靶区,对巴音布克西南一带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结合调查区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定出14处综合异常,并对HS-2、HS-7综合异常进行了异常查证,在查汗沙拉锑矿北部新发现3条锑矿化体。圈定了3处找矿远景区,即查汗沙拉一带Sb-Pb-Zn-Cu找矿远景区、哈拉萨拉一带Fe-Cu找矿远景区、阿特达坂一带SbZn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刚欠查鲁马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工作区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出21个综合异常。结合地质成矿理论对综合异常进行评序、筛选,确定5处最具找矿前景的综合异常。对5处综合异常进行查证,发现2条钨、锡矿化蚀变带,表明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在综合异常分析和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区内矿产地质特征,圈定出3处找矿远景区,即昆仑山南坡金锑成矿远景区、扎日尕那钨锡成矿远景区、扎日尕那南钨锡成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双井子地区位于甘肃北山多金属成矿带,地球化学景观属干旱荒漠戈壁残山区。该区及周边已发现金属矿床多处,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为进一步实现该地区找矿突破,通过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对区内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相关性及异常元素组合特征等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圈定综合异常9处,在后续异常查证工作中,新发现金矿点2处,铅锌矿点1处,钼矿点1处,取得了较大的找矿突破,表明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根据异常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对比研究各类异常分布规律,结合新发现的矿点特征,初步划分了盐池黑山南金、钼成矿远景区,双井子北西铅锌成矿远景区和双井子西金成矿远景区等3个成矿远景区,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刘东晓  雒晓刚  常青 《甘肃科技》2009,25(21):37-39
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结合已有地质、矿产、物化探成果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野外验证,较全面、系统地对甘肃省金、铜、铅、锌矿产资源进行了综合研究和预测。在分析研究典型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及其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对比、多级识别、异常信息提取等技术方法,在省内重要成矿区带划分出Ⅳ级遥感成矿区(带)31个,各类遥感成矿预测区177个,圈定遥感找矿靶区37处;其中,A类遥感成矿预测区53个,找矿靶区26处,提出了遥感找矿重要靶区和主攻方向,建立了以遥感信息为主体的遥感地质综合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查明察汗乌苏河地区1∶25 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全区成矿元素组合特征,文中利用GeoIPAS软件对2016年1∶25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化探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原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成矿元素组合分为Cr,Ni,Co组合,La,Nb,Th,U,Y组合,Ag,Cd,Cu,Pb,Zn组合,W,Sn,Mo,Bi组合及Au,As,Sb组合。在原1∶50 000水系沉积物异常空白区圈定出异常19处,说明1∶25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在一级水系及微水系内取样分析,异常的发现对矿化线索的提取有显著作用。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对组合异常区进行综合分析,圈定了拉窝西金找矿靶区、希望沟找矿靶区及哈日扎北多金属矿找矿靶区。因此在察汗乌苏河地区采用1∶25 000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对于找矿更加有效,可为该地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较为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栖霞地区金矿找矿突破,在毕郭地区开展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进行Au、Ag等为主的16种元素分析。对元素分布特征、富集离散特征及异常特征进行研究,并进行各元素的R形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以Au为主的成矿各元素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套合性好的异常,主要分布在与区内主成矿及其次级断裂带。结合区内地质、物探及矿产特征,圈定5处金找矿预测区:笏山金矿的深部及外围A级预测区1处、台前金矿深部B级预测区1处、孙疃-大河崖、三宿夼和大花园地区C级预测区各1处。  相似文献   

7.
卢阿玛拉地区处于卢菲利安弧中段,中非铜矿带西部,成矿条件优越.本区地表覆盖严重,矿产勘查难度大.通过区域成矿特征研究,认为本区有寻找热液型铜、铀矿床的潜力.在区内开展的1∶25000土壤化探圈定了2处铜异常,瞬时氡气测量和伽玛能谱测量发现了一处面积较大的放射性异常.结合地质、化探以及放射性测量工作,认为本区找矿潜力较大,5号异常和3号异常地区是有利的找矿靶区,其深部可能存在铜或铀矿化.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经1 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化探取样,根据样品测试结果共圈定4个Pb、Zn化探异常区,结合室内综合数据整理及野外异常成因分析,得出该地区Pb、Zn异常分3种类型: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热液充填型和花岗斑岩型。其中,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异常区具有分布面积大、强度高、相关元素叠加性好的特点,是该地区铅锌矿的一级找矿前景区。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祁连山阴凹槽塞浦路斯型铜矿物探找矿标志,在该地区通过开展高精度磁测和激电剖面测量工作,对该地区火山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磁性特征及矿化蚀变带中的电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阴凹槽地区塞浦路斯型铜矿磁异常特征呈现为弱负磁异常,激电异常特征呈现为"低阻高极化"异常。根据磁异常、激电异常结合蚀变带特征,在阴凹槽地区圈定了两处塞浦路斯型铜矿成矿有利区。  相似文献   

10.
姚晓峰  王友  白云  朱炼 《科技信息》2010,(5):341-342
洞嘎普东铜金矿位于冈底斯构造带南亚带,矿区主要的赋矿围岩为凝灰岩,地表可见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和孔雀石化发育。本文总结矿区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共圈出三个地球化学异常区和四个高精度磁测异常区,结合地质特征初步圈定了两个具找矿潜力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云南个旧石门坎—保和开展1∶10 000地质简测和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总结了石门坎—保和地区出露的地层、岩性、构造、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微量元素参数统计表明,Sn和Pb元素含量的浓度克拉克值和变异系数均较大,易形成次生晕地球化学异常;2元素组合分析、元素分布型式和元素分形特征显示,Pb-Zn、Au-Cu、Sn元素代表主要成矿元素的次生富集组合,可作为本区较好的找矿指示元素;3综合地质和地球化学数据资料,在研究区内圈定了3个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块段,并对各个异常进行解释评价,从而圈定找矿靶区,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了金钩仔矿区的地质特征,对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地球化学元素的含量特征、分布型式,并进行了组合分析、单元素异常及综合异常的圈定.元素含量特征及分布型式表明,矿区Ag、Pb、As、Sb、Hg元素含量相对较高,变异系数比较大,这些元素易参与次生富集作用,形成地球化学异常;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表明,Cu-Pb-Zn、Ag-As-Sb-Hg 2类元素组合代表矿区主要成矿元素的次生富集组合,可作为本区较好的找矿指示元素;通过单元素异常及综合异常的圈定认为,Au-As-Cu-Zn综合异常带、Au-Ag-As综合异常带、Cu-Pb-Zn综合异常带和Au-As异常带均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为矿区今后工作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13.
探讨频率域激电法在西南山区多金属矿调查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综合分析前期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信息圈定找矿重点区,在充分研究重点区的地质条件、地球物理特征的前提下,选用了双频激电的中梯装置对重点区进行探测,结果表明多个重点区的多种金属矿的激电异常非常明显,根据视幅频率异常等值线平面图准确圈定了矿化区域.并且以其中一个重点区的探测结果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因子分析,对河北某地区1:5万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取出6个代表性因子,利用GIS自动绘制了因子得分图,并通过地质背景综合分析,研判了各因子得分图与地质背景的对应关系。依据因子分析,对应地球化学图,结合工作区地质特征及野外调查成果,共圈出45处综合异常,并提出金银矿同类成矿模型。根据找矿靶区划分原则,圈出7个成矿远景区、5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5.
青海托勒南山一带矿产资源丰富,以钛、磁铁、金、铅锌等多金属矿为主,研究区位于托勒南山以北大白石头沟一带,分布两处明显磁异常带。在总结分析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航磁异常的综合查证,结合前人地质、矿产、物探、化探等资料,重点对区内航磁异常的成因、地质背景、矿化蚀变、成矿条件、找矿标志等进行了综合研究,筛选了3处找矿有利地段,为下一步该区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提供重要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16.
宁陕县金盆沟位于巴山弧构造由东西向向南北向的转折部位,断裂(韧性剪切带)、褶皱构造极为复杂,岩石变形强烈。出露地层以下志留统梅子垭组为主,这套地层是安康北部汉阴-石泉金多金属成矿带上金矿产出的有利层位。通过对1∶2.5万土壤化探测量资料的数据处理和异常圈定,共圈定12个指示元素异常391个,综合异常11个,Ag,Zn,Au,Mo,V等元素显示具高强度和具一定规模的地球化学异常。从指示元素分布特征来看,Au元素在梅子垭组云母石英片岩段最高;对区内土壤采样数据进行R型聚类分析得出Au-Ag-Mo-Zn组合异常是区内寻找金矿的有利组合;通过与邻区具相似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类似矿床进行比较得出了区内综合找矿标志。区内11个综合异常通过分类与评价认为Hy-3甲级综合异常组合复杂,水平分带明显,是区内唯一具有寻找金矿远景的矿致异常。  相似文献   

17.
冷水坑矿田是国家级银资源基地。本文在系统研究冷水坑矿田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建立了冷水坑矿田综合找矿勘查模型,并进行了矿田及外围成矿预测,提出小源区为重点勘查区,圈定外围四个找矿预测区,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双频激电法在辽宁某金矿勘查过程中的应用。对矿区190个标本进行了物性参数测量,并布置了4条对称四极测深剖面。通过双频激电中梯扫面测量,在矿区圈定3处激电异常,其中E1异常特征为高阻高极化异常,E2、E3异常特征为低阻高极化局部异常。结合地质资料和钻孔资料分析,证实异常与金矿化有关,并在矿区厘定出13条矿化异常带,为本区找矿及下一步的勘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结合区域矿产特征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初步认为红卫山地区找矿前景良好,区内共圈定9处1∶20万地球化学岩石测量Ⅱ级异常和2处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显示在本区内寻找以Sb、Pb、Zn、Au、Ag、Cu、Co、Sn、V为主的多金属矿产较有前景。矿体受石炭系或奥陶一志留系的碳酸盐岩、华力西期和印支期花岗岩类侵入岩以及纵向断裂构造三者的复合控制。成因类型属矽卡岩型。  相似文献   

20.
井-地联合磁测是用于金属矿深边部勘查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攻深找盲"新一轮找矿战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将井-地联合磁测应用于江西省松山铁矿勘查,对矿区181个标本进行了物性参数测量,开展了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及ZK6209井中磁测。通过地面磁测查明了区内的磁异常分布特征,圈定了7处磁异常及一处找矿靶区;通过井中磁测对井旁盲磁性矿的形状和规模作出了空间定位预测和验证。综合分析,井-地联合磁测为松山矿区找矿及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