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大肠杆菌重组表达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CNTFm),并进行PEG修饰,旨在降低免疫原性.该突变体将天然CNTF的C端15个氨基酸删除,大肠杆菌表达的CNTFm以包含体形式存在,经复性、纯化获得纯度达到95%的目的蛋白.体内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给药10 d,小鼠最大体重减少率达31%,产生的最高中和抗体滴度达到1:6 400; 经PEG修饰,CNTF突变体的生物学活性降低了34%,但最高中和抗体滴度降低到1:800.该PEG修饰后的CNTFm制备工艺有望为CNTF的临床应用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2.
将含有 pET2 9a prouk重组质粒的人尿激酶原工程菌经 10L种子罐培养及 10 0L发酵 ,IPTG诱导表达 ,其表达量为占菌体总蛋白的 2 0 % ,表达产物经体外变复性 ,CM 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 ,Superdex 75分子筛层析及Affi preppolymyxinsupport亲和层析去热源 ,每 10 0L发酵液得重组人尿激酶原纯品 6g ,纯度达 95 %以上 ,比活大于 1.2× 10 4 IU /mg ,双链含量低于0 .5 % ,内毒素及热源含量、宿主蛋白残留量、宿主DNA残留量等均达到临床使用标准 .其分子量 (质谱测定 )、氨基酸组成、N、C 端氨基酸序列分析等均与理论值相符 .进行了等电点及肽图等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3.
用高剪应力乳化法制备了布洛芬固体脂微颗粒(SLM),考察了制备过程中乳化温度、冷却温度、搅拌速率以及初始药物含量等因素对体系性能的影响.发现随乳化温度升高、搅拌速率增大、冷却温度降低,SLM的粒径减小,粒径分布更趋均匀.较低的乳化温度和冷却温度有利于布洛芬在SLM中的包封;而初始药物含量的变化对粒径大小、分布和药物的包封率影响较小.制备布洛芬SLM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乳化温度85℃、冷却温度5℃、搅拌速率12000 r/min、初始药物含量10%,在该条件下,所制备的布洛芬SLM平均粒径为(3.81±0.12)μm,粒径分布均匀,药物包封率达91.35%±1.18%.相对于纯布洛芬晶体,SLM的完全释放时间从3 h延长至12 h.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的粗提取工艺中各操作条件对目标蛋白纯化的影响,发展了一条纯化rhTNF-α的集成化工艺.该工艺组合细胞破碎,热变性与硫酸铵分级沉淀,有效节省离心步骤,缩短工艺流程,所得粗提物中目标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57%,目标蛋白回收率为90.3%,活性回收率为85.8%,各项指标均比未集成的工艺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筛选rhGH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建立制备rhGH脂质体的乙醇注入法,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制备工艺,并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处方。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膜材乙醇溶液注入速度2m.lmin-1,磁力搅拌速度60 r.min-1,水浴温度45℃,最优处方为脂药比的用量8:1,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2:1,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为0.02mol/L。采用该工艺条件制备rhGH脂质体三批,平均包封率为64.9%,平均粒径为211.4nm。结论:乙醇注入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优选得到的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摇瓶发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化重组大肠杆菌生产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摇瓶发酵工艺条件。方法 利用摇瓶系统地考查rhG-CSF茵株培养温度、诱导时机、pH值、溶氧、种子茵龄、接种量等工艺条件,选择出最佳的摇瓶培养条件。结果 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pH值在7.0~7.2;装液量20%;摇床转速180r/min;种子菌龄在A600为1.0~1.5时接种,并在对数生长前期(A600=1.0)时诱导4h。在此优化的培养条件下,在摇瓶中使用优化后的M9培养基时,rhG-CSF的表达量占茵体总蛋白的36.5%,光密度达5.85。结论 构建的rhG-CSF工程菌发酵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作为rhp-CSF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可靠的放大依据。 相似文献
7.
将含有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K2tPA)重组表达质粒的工程菌经10L种子罐培养及100L发酵,IPTG诱导表达,其表达量为占菌体总蛋白的20%,表达产物经体外变复性、TI—Sepharose亲和层析、SP-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每100L发酵液得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K2tPA)纯品4g,纯度达95%以上,比活大于500000IU/mg,内毒素及热源含量、宿主蛋白残留量、宿主DNA残留量等均达到临床使用标准.其分子量(质谱测定)、氨基酸组成、N、C-端氨基酸序列分析等均与理论值相符.同时进行了等电点测定及肽图分析等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8.
9.
10.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菌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菌种连续传代及发酵罐培养中质粒的遗传稳定性,将GM-CSF菌种在含氨苄青霉素的琼脂平皿上连续划线传代培养,以及在不含安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培养和42℃诱导表达.结果显示pBV220GM-CSF工程菌在氨苄青霉素选择压力下连续传代10,25,50和100次后质粒稳定、不丢失,而在不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大规模培养42℃诱导表达时,质粒稳定性下降,质粒易丢失,其表达量随诱导时间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氧化亚铜微纳米颗粒,研究其形成机理以及光催化降解功能.采用XRD及SEM表征手段,对Cu_2O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CuSO_4浓度大于0.5mol/L时,生成物为大小均匀的球形氧化亚铜,当CuSO_4浓度大于0.125mol/L小于0.5mol/L时,生成的是大小均匀的十四面体氧化亚铜. 相似文献
12.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出了微球形的麦饭石颗粒,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将麦饭石原粉与定量去离子水混合制备浆料。用喷雾干燥法进行造粒。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出的麦饭石团聚颗粒为近似球形,具有凹陷空洞结构,粉体流动性好,粉体粒径分布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13.
一步法免疫亲和层析纯化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简便的免疫亲和层析方法,有效地分离纯化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此法不需预先分离纯化单克隆抗体.用交联刘dimethylsuberimidate使抗TNF的单克隆重抗体和proteinA—SepharoseCL-4B共价结合,成为稳定的免疫基质,制备免疫亲和层析柱,将重组TNF粗制品一步纯化为均一组份. 相似文献
14.
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h G-CSF)有促进粒系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及增强成熟细胞功能的作用 ,广泛应用于医疗上癌症化疗、骨髓发育不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先天性、特发性等嗜中性白细胞缺乏症的治疗。目前 ,h G-CSF主要来源工程菌发酵产生 ,浓缩于菌体包涵体之中 ,包涵体之中的 h G-CSF是没有生物活性的 ,必须经过溶解、分离、纯化和复性才有活性 ,有关 h G-CSF纯化和复性的研究实验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 .包涵体来源 :上海三维公司赠送 ,由工程菌经发酵、收集菌体、破菌、离心和沉淀获得。2 .包涵体的洗涤 :主要是洗去包涵体表面的…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Escherichia coli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人天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基因序列设计出引物,通过RT-PCR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RNA获得G-CSFcDNA片段,将该片段与原核表达载体pT7构建成重组体,导入大肠杆菌后发现天然G-CSFcDNA表达量并不理想,这可能是由于天然hG-CSF5’端G+C的比例过高,使转录后的mRA很容易形成二级结构而影响翻译起始,因此在大肠杆菌中很难获得高效表达,根据密码子简并性原则,在不改变编码氨基酸顺序的前提下,通过重新设计PCR引物,将hG-CSF的前3个氨基酸密码子中的几个GC碱基作了改动,获得了新的cDNA突变体,将其与PT7的重组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6.
通过真空热压法制备出铝铜金属间化合物微叠层复合材料,研究了保温时间、热压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成形过程的影响.采用SEM对结合界面进行显微形貌观察,利用EPMA表征界面处元素分布,确定出扩散层的数量和种类;通过显微硬度测试分析结合界面处的硬度分布.另外,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铝铜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导电率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随热... 相似文献
17.
微米级大颗粒交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度调剖堵水过程中,为改善驱油效果,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微米级大颗粒交联聚合物微球,其粒径可达几百纳米甚至几个微米.经测试,在实验条件下,新制备的微米级大颗粒交联聚合物微球具有较好的变形性,并呈现出较为满意的封堵性能.在高含水开发后期的油田驱油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Ti(SO4)2水解制得纳米级水合TiO2胶粒,并在其表面通过沉积碱式碳酸锌,制备得到ZnO包覆TiO2微粒.采用了SEM、TEM、EDS以及XRD等方法对所制备的粉体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选择了合适的ZnO包覆含量,并对含ZnO摩尔分数为10%的包覆体进行了高温热处理,利用XRD等手段确定了粉体颗粒中锐钛以及金红石的含量,进而进行了相转位动力学研究,得到转化反应的活化能E为99.7 kJ/mol,结合热处理过程以及包覆体结构,提出了可能的相转变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反相微乳液法的尺寸可控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R),TEOS的量、氨水的量及包壳次数对基于Triton X - 100/环已烷/正已醇/水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尺寸的影响,开展了基于反相微乳液法的尺寸可控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制备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都恒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微乳液体系中上述某一组分的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尺寸可控性合成.首先,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R)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尺寸影响最大,随着R值的增大,颗粒的粒径逐渐减小,当R值达到18时,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形貌变得不再是很规则的球形结构,并且分散性降低,团聚现象明显;其次是氨水的量,随着氨水量的增多,颗粒的粒径先减小,之后不再发生明显变化;另外随着包壳次数的增多,颗粒的粒径随之增大,并且颗粒之间的分散性也有所提高;但是TEOS的量对颗粒粒径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采用Ti(SO4)2水解制得纳米级水合TiO2胶粒,并在其表面通过沉积碱式碳酸锌,制备得到ZnO包覆TiO2微粒。采用了SEM、TEM、EDS以及XRD等方法对所制备的粉体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选择了合适的ZnO包覆含量,并对含ZnO摩尔分数为10%的包覆体进行了高温热处理,利用XRD等手段确定了粉体颗粒中挽救以及金红石的含量,进而进行了相转位动力学研究,得到转化反应的活化能量E为99.7kJ/mol,结合热处理过程以及包覆体结构,提出了可能的相转变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