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靠近北极圈的斯德哥尔摩有着漫长的冬天和夜黑,冬至时约只有两小时的日照——设想一下,早7点半摸黑起床,下午3点还没下班就已天黑。北欧人冬日都是披星戴月地工作,那种天天看不到阳光的日子,令人感觉焦虑不安和没有希望,所以瑞典人在冬天得抑郁症的概率很高。而夏日的斯德哥尔摩完全是另一番景象:18个小时的平均日照时间,大小14座相连的岛屿与蓝天白云碧海融为一体,北欧典型色彩的建筑与处处盛开的鲜花相得  相似文献   

2.
<正>当烈酒博物馆2012年5月24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最美丽的小岛Djurgaden开业时,当地媒体使用了《欢迎来到烈酒的国度》这样的新闻标题。一个国家是有多么热爱酒精,才会为烈酒成立一座博物馆啊!瑞典人爱酒是出了名的,酒精可以说是瑞典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亲朋好友相逢年过节都会相聚庆祝,会集体举杯欢唱一曲再一饮而尽,而祝酒歌就达百首之多,如  相似文献   

3.
据国外媒体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中央车站将利用每天进出的几十万人的体温,为附近的一座新办公楼供暖。瑞典国营房地产管理公司——杰尔奴赛特公司负责该项目的卡尔·桑德霍斯说:"每天有那么多人经过中央车站,我们想利用他们产生的热量给一座新建筑物供暖。"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08,(10):55-55
二噁英、多氯联苯和氯丙醇是当今食品安全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关注热点,PCDD/Fs和PCBs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斯德哥尔摩公约中最重要的3类化合物。我国作为签约国,在履约能力中首先需要具备超痕量检测能力。而超痕量检测能力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少数实验室具备,超痕量检测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分析水平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不久前出现了幻日奇观,这一景象在大约500年前的瑞典画作中就曾有过描绘。据《每目邮报》公布的照片显示,在斯德哥尔摩大雪过后的天空中同时出现了3个太阳,它们周围还有色彩绚丽的彩虹环绕。  相似文献   

6.
奇特的经历与杰出的成就——苏联物理学家卡皮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10月1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从斯德哥尔摩致电苏联莫斯科物理问题研究所,电文中讲到:“亲爱的卡皮查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今天决定将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分成两部分,其中一半颁发给您,以表彰您在低温物理学领域中根本性的发现和发明。”此时,卡皮查已是84岁的高龄了。而他为之获奖的工作,却是在将近40年前做出的。到目前为止,在诺贝尔奖颁发的历史上,以此高龄获奖的还只有卡皮查一个人,这也可以算是诺贝尔奖颁发史上的一项“极端”的“纪录”吧。有趣的是,卡皮查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工作也大多与极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10,(9):49-49
长时间共处一个办公室。就算面对着冷漠的机械生产线,人与人之间还是会因为升迁、考绩、沟通等等互动,而产生一些不愉快。生产的环境尚且如此,讲究创意与研发的单位,更加容易因为各自领域的坚持而多有碰撞。  相似文献   

8.
斯德哥尔摩英语里意为“木头岛”。城市始建于公元13世纪中叶。那时,当地居民常常遭到海盗侵扰,于是人们便在梅拉伦湖的入海处的一个小岛上用巨木修建了一座城堡,并在水中设置木桩障碍,以便抵御海盗,因此这个岛便得名为“木头岛”。关于斯德哥尔摩这个名称,在当地还有传说是,即古时梅拉伦湖上漂浮着一根巨大的木头,引导来自锡格蒂纳的第一批移民至此,建立了这座城市。另有这样的传说:以前这里一片荒凉,海浪冲来的遇难船只的碎片堆满海滩,  相似文献   

9.
2001年5月23日,包括我国在内的127个国家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斯德哥尔摩公约》),拉开了全人类最终消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漫长战役的序幕。该公约于2004年11月11日正式对我国生效。POPs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一类污染物之一,它们会造成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2月2日,诺华有限公司与阿斯特拉·捷利康公司董事会在巴塞尔宣布,两家公司将双方的作物保护,种子及农化业务进行合并,创建一个世界第一的专注于农业领域的公司.新公司起名SYNGENTA有限公司,总部设于瑞士巴塞尔,其股票将在瑞士、伦敦、纽约和斯德哥尔摩股票交易所上市.新公司按1998年销售总额计算达79亿美元,合并后,其在作物保护和种子领域拥有绝对的全球市场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1.
书刊介绍     
▲《技术及其对社会的影响》(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on Society)。是首届斯德哥尔摩技术与社会学术讨论会的会议录,共收集了二十六篇学术论文,涉及范围是从史前时期的炼铁技术直到现代的电讯学研究。编辑:S·斯特朗(S.Strandh),1979年斯德哥尔摩泰克尼斯卡·牟塞特出版公司出版,全书280页▲《查尔斯·达尔文与创生问题》(C harle,Darwin and the Problem of Creation)。作者:N.C.吉雷斯彼(N.C.Gillespie)。一97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吉。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11,(11):46-46
根据美联社与一个网站合作进行的调查,很喜欢狗的人达到74%,很喜欢猫的人只有41%。有些人只爱猫狗的其中一种,而讨厌另外一种:15%的人很讨厌猫,而只有2%的人很讨厌狗。人猫关系与人狗关系确实存在较大差异.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科恩博士认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对于猫狗的偏爱反映出人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以及人们为了消解这种对立而陷入的思想混乱,是现代人类的一个基本的文化困惑。这种对立,是人以人的方式生存,创造有意义的世界而还没有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的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它基本上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在研究的对象、目的、手段以及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14.
正高居不下的老龄人口比重、昂贵的公共养老支出,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两大问题,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正往尝试各种养老制度改革,这会为其他国家作出示范。瑞典专业养老机构大多由政府埋单,为老年人组织高质量的日常活动,推动老年痴呆症相关教育与日常护理服务。同时,科技的进步正在不断提高瑞典人在家养老的可能性,私人基金会及成熟的老年就业市场,则不约而同扮演着减轻政府养老负担的关键角色。8月中旬,斯德哥尔摩市民还沉浸在长达4周的夏季假期中,  相似文献   

15.
有些女性总是全身珠光宝气,而有些则只戴少许小饰物;还有些女性爱戴上显眼的首饰,特别引人注目。金首饰:身上戴满了金戒指、金耳环、金手镯、金项链的人,往往是一个颇有自信心、性格外向并对人友善的人。如果只戴少许金首饰,比如只有一对耳环、一条项链,或只是一块金表,说明有欣赏好东西的口味,但性格不太外向,注意约束自己,不是一个态度随便的人。银首饰:喜欢戴银首饰的是一个有秩序的人,做事喜欢按照事先制订好的规则,尤其是每天的例行工作,而不喜欢突然使人惊奇。家传首饰:有些女性喜欢戴家传首饰,如旧的手镯、旧式耳环和戒指,或对古老的…  相似文献   

16.
国际地质大会是19世纪末欧洲地质学家组织成立的世界地质工作者会议,也是国际地质学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学术盛会。1906年9月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办第10届国际地质大会时,中国就曾拟派员参会。此后,1910年8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的第11届国际地质大会、1913年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第12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均有正式代表出席。目前学界对中国参与国际地质大会的早期历史关注甚少,与会代表也都湮没无闻。本文钩沉相关史料,对上述史事进行梳理与考释,从一个侧面考察20世纪初期中国地质学在外患内忧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历史,并进一步反思中国近代地质学话语权力与国族身份建构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凝固的呐喊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施点肥。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养料,让这些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在生命深处累积。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发芽、长叶、抽枝、开花,在另一个季节,收获另一个自己。“种自己”,近乎愚昧,却十分可爱。许多人想到,或因听到、看到而想到“种自己”。仅止于想到,无法做到。人不是植物,与泥土有隔阂,有距离。是个人都知道。在南京,在大屠杀纪念馆,一个巨大的头颅,一张巨大的嘴,在呐喊。呐喊声,在无涯的时间和空间,凝固。一个被日本兵活埋的中国人,一个人,喊出了一个民族的痛。被埋在泥土下的躯体,在反抗,在挣…  相似文献   

18.
1865年,斯文·赫定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父亲是个普通的知识分子,终生对他的探险事业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19世纪的后半期正处在"世界地理大发现"的热潮中,受时代的影响,自幼就酷爱阅读有关探险书籍并喜好探险家的赫定1885年夏天,向中亚探险之路迈出了第一步。那时瑞典的工业巨子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金的诺贝尔)在俄国开发中亚的大油库。而远在异乡的瑞典油田总工程师要找一个家庭教师,为随自己在巴库生活的儿子补习功课。赫定应邀前往。就这样先是中亚、波斯(伊朗),他一步步走向"亚洲的腹地"。1890年12月,  相似文献   

19.
现在这社会中,得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人也越来越多。据报道,仅中国每一分钟就有2人自杀成功、7人自杀未遂。而且社会的骄子——年轻的大学生自杀行为已成为近年来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一台高倍率的电子扫描显微镜,里纳德·尼尔森带领人们进入一个原本无法观看的世界——身体的内部,细胞、各种组织以及我们如何被孕育、如何在母亲的体内生长并最终来到这个世界上。里纳德·尼尔森出生于1922年,瑞典人,最早时作为一名自由摄影师为斯德哥尔摩的一家出版社工作。1945年拍摄的挪威OLSO解放运动是他早期的几个专题之一。其他的如《拉普兰的助产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