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考察爱因斯坦的科学实践活动,阐明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主旨,认为爱固斯坦的科学实践体现了由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实效精神所构成的科学精神与由价值精神、伦理精神、现实精神、历史精神和理想精神所构成的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进而揭示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通、两种精神的统一是人类科学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国内科技哲学界与人文文化界对于歌德笔下的浮士德精神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理解,反映出两种文化分离、冲突的状况.本文将歌德诗剧<浮士德>置于西方近代科学与文化演进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一部时代精神发展史加以解读,揭示了浮士德精神积极的人文意义、所体现的西方科学变革精神和科技文化特质,并分析了浮士德精神被误读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3.
西药名词是专业名词,大多源自外语,主要通过音译的方式进入汉语词汇系统。汉语的特点特别是汉字的表意特征决定了西药名词的音译不仅仅涉及语音的对应,音译的模式以及用字对于译名的最终确定有重要影响。文章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汉英医学大词典》中的西药名词为研究对象,对西药名词的音译模式和用字进行考查,对目前西药名词音译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提出规范音译西药名词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学在20世纪初全面接触,至30年代,虽然西医在人数上仍处于劣势,但双方的学术地位发生了转变和置换,其重要表征是:西医取代了传统的太医院全面进入国家卫生行政系统,西医的文化优势逐步确立和巩固,市民阶层的西医观念日益形成,西医在临床诊疗上的技术优势逐渐凸显。这些变化不仅揭示出中西医在近代中国的学术流变和发展方向,还在客观上颠覆了旧有的医界状况,即传统中医一统天下的地位发生了动摇,西医呈强势发展并与中医一起构成中国近代医学的二元格局。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医学出版物上,“瘀血”“淤血”及相关的医学名词有时使用混乱,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名词的规范使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传统中医药学是华夏民族几千年医疗实践的智慧结晶,在欧洲工业革命发生之后的二百多年里,由于社会、文化、经济乃至政治等诸多原因,尽管作为东方医学的传统中医药学研究从未间断发展,但其步履维艰,未能与西医学齐头并进。在现代医学的整体层面上,主导潮流是以现代解剖学、现代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为基础的西医学。在世界多数国家或区域,传统中医药的诊疗模式尚不能被广泛接受或认可,或者仅作为互补医学(complementary medicine)或替代医学(ahernative medicine)应用于疼痛、疲劳、失眠等症状的医疗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从古希腊直到19世纪,西方理想人(性)的培养即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相当广泛的科学内容。其中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和声学)是主要的和核心的科目。古希腊思想是在首先探寻自然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后来对“认识你自己”及其道德生活的诉求;中世纪中、后期对自然的研究及其相关的智力活动的兴起。推动学术和思想的复兴。才有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运动的发展。科学研究及其教育的实质是人的心智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它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基础性的。  相似文献   

8.
听诊是19世纪西方医学发展出的新的医疗技术,利用听诊器医生得以"看见"病人体内的病情,并予以辅助治疗。它是当时西医诊断胸腔疾病最有效的技术。19世纪中叶西医传入中国之后,听诊器与听诊技术也随之进入中国,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他们最初也是通过听诊接触西方医学。本文探讨西医听诊器和听诊技术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过程,指出其对于西医在近代中国立足的重要性:一方面,听诊与中医四诊中"闻诊"的相似性,是传统中国人接受西医听诊的关键,另一方面,西医听诊的"优越性"又是西医进入中国以后,得以建立自信,进行医疗扩张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萨顿新人文主义科学教育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劼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97-100,104
萨顿认为,科学史的研究和学习,有助于公民科学素养的养成.可以帮助人们建构新人文主义,使科学得以理性的发展;可以培养人们对科学的信仰和科学批判精神;会告诉我们对成长中的青年应当宽容;有助于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从艾儒略《性学觕述》看明末清初西医入华与影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研究中,传教士神学、性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科技知识似一直未受到重视。以艾儒略《性学觕述》为例,分析其中包含的西医知识,考察这些西医知识的入华模式,及其在中国医学界的影响模式,或许可为整个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