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物链的理论是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在1942年首先提出的,他根据我国民间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实为浮游生物)”的哲理而提出的,食物链的现象在自然界比比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奉是用以讥讽某些只看眼前,而不顾后患之人,但它在客观上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生态现象——食物链,即:黄雀——螳螂——蝉——叶汁。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昆虫吃树叶,鸟吃昆虫,蛇吃鸟,野猪吃蛇,老虎吃野猪,即老虎——野猪——蛇——鸟——昆虫——树叶,为常见的食物链,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最常见的食物链是蝗虫吃青草,青蛙吃蝗虫,蛇吃青蛙,鹰吃蛇,即鹰——蛇——青蛙——蝗虫——青草。在水域生态系统中,水蚤及小虾吃浮游植物,水蚤及小虾又被小鱼吞食,小鱼又葬身于大鱼之腹,构成大鱼——小鱼——虾(水蚤)——浮游植物。在土壤生态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脚步,已经临近21世纪门口。作为地球生物圈的一员,人类将带着种种困惑和与自然界的重重矛盾,忧心忡仲地开始进入新纪元。 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创建最多的一个世纪,也是破坏最大、损失最重的一个世纪。在过去近百年中,战争与和平、光明与黑暗、科学与愚昧、文明与野蛮等一系列截然对立的人类行为和反差极大的  相似文献   

3.
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2003年批准,首批建立的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植根于安徽省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针对区域内许多重要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和许多珍贵生物资源没能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等现状,以生态学博士点和生态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三个硕士点为依  相似文献   

4.
纳木错流域自然生态特征与生物资源保护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西藏纳木错流域的自然生态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将该流域土壤类型划分为8类,主要植物群落确定为4个植被型10个群系.野生动物区系属于青藏区羌塘高原亚区.本区动物组成为古北界成分,其中珍稀保护动物16种.该文还对纳木错动物的地理分布特征和资源的保护利用提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传统上,传统知识和生物资源一直被视作全人类共同财富,生物剽窃现象频频发生,商业惠益分享不公的问题比较严重,目前仍缺乏完善的法律和政策制度保护。采用契约安排对生物资源进行惠益分享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方式,国际上流行的几种合同模式-NCI、Sherman医药公司、INBio-Merk和ICBG等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蕴藏丰富,是南宁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重要资源。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南宁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消亡的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激活其生命力,促使其实行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7.
传统上,传统知识和生物资源一直被视作全人类共同财富,生物剽窃现象频频发生,商业惠益分享不公的问题比较严重,目前仍缺乏完善的法律和政策制度保护.采用契约安排对生物资源进行惠益分享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方式,国际上流行的几种合同模式- NCI、Sherman医药公司、INBio-Merk和ICBG等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宝天曼具有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的独特地理条件 ,是南北动植物交错汇集混杂区域 ,这里天然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基本保持着世界少有的原始森林状态 ,虽然面积不大 ,但却有种子植物 2 171种 ,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 2 9种 ,占全省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 88%。区内有野生动物 2 0 0多种 ,其中兽类 48种 ,鸟类 116种 ,两栖动物 11种 ,爬行动物 2 6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 31种 ,属国家一类保护 5种 ,属二类保护 2 6种。文章最后提出资源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是2002年12月经安徽省科技厅批准立项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多样,各种生态系统交错相间,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动植物资源的重要宝库。据不完全统计,安徽现有植物种3400余种,其中列为国家二级保护以上的珍稀物种72种,本省特有种16种。有动物种557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以上的珍稀物种103种。区域内代表物种有扬子鳄等。该实验室立足安徽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生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旅游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其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而显示出强大的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探究文化旅游语境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现实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村落是古老农耕文明的结晶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本文通过探讨传统村落文化的特技及价值来唤醒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一、引言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国家,我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随着历史的沿革,不同气候、水文、地貌等环境的影响,造就了很多不同风土人情的传统村落,在这些各具特色的村落里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但是,在现代社会它的时空限制、自娱自乐性、浓重的艺术韵味、神灵在娱乐中的到场等特点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瓦解,因此,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依据<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所提出的方针原则,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达斡尔族传统利用野生物资源的现状、乡土知识和实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量化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达斡尔族传统利用的野生生物资源共有117种,其中野生动物45种,分属28科,45属;野生植物63种,分属29科,53属;野生微生物9种,分属7科,8属;(2)达斡尔族传统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范围主要包括食用、药用、建筑、饲料、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等方面,以食用和药用为主,其中可食用的有78种,入药的有54种;(3)达斡尔族传统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相对重要性值(RI)最高为1.75,最低为0.5.达斡尔族地区对于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呈下降趋势,部分资源存在过度利用情况,传统知识丧失严重.针对传统知识受威胁因素,本文提出建立相关政策法规制度,适当保护达斡尔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并推广当地传统的野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促进达斡尔族传统知识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经湖北省教育厅和科技厅联合批准立项建设,依托单位为湖北民族学院由楚天学者特聘教授陈少良博士担任实验室主任,郑小江教授担任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着手,提出要在保护中合理开发本地生物资源,并论述了保护和开发的相应机制,重点指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本地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生态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泸沽湖摩梭人的案例入手,探讨了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民族学和体育社会学的视角对辽宁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进行探讨,分析了满族传统体育的现状,提出了政策指导、社会团体参与、学校培养、大众传播等措施,以此营造民族体育文化氛围,传承民族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珞巴族民族文化尤其是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受到冲击而改变,这种改变意味着珞巴族传统体育文化已日渐式微.只有充分认识珞巴族体育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对珞巴族体育文化的认知,挖掘其自身特性,才能服务于西藏地区的乡村文化建设,丰富珞巴族群众文化娱乐内容,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惠安的传统文化积淀厚,是闽南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一、惠安传统文化的生存现状与流失惠安传统文化是惠安人民看待事物的态度、处理事情的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物质形式及精神结果,它既有本土文化的特色,也有中原文化的基因和海洋文化的性格。惠安起码拥有石文化、渔文化、服饰文化、古遗址文化、建筑文化、雕刻文化、墓葬文化、美食文化、方言文化等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传统竞技文化保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少数民族传统竞技文化保护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现状具有保护与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保护与发展模式型多元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但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原因在于过于单纯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民族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源遭到破坏;投入经费严重不足,保护机制与措施缺失等。最后提出了加强少数民族传统竞技文化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