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在试验条件下对卤虫休眠卵孵化密切相关的盐度、温度、PH、光照等理化因子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孵化最好的盐度、温度、PH 和光照范围,在生产实践上对提高卤虫休眠卵的孵化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卤虫休眠卵孵化率的高低是卵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人们致力于提高卤虫卵孵化率的研究。陈清潮等(1975年)对提高孵化率的方法进行了报导。蒋德春(1986年)对盐度影响卤虫卵孵化率的效果做过研究,确定羊口盐场卤虫休眠卵孵化的适盐范围为0.5~11Be 之间,最适为3—5 Be 的盐度。这对沿海地区卤卵的开发利用很有价值。为了摸清山西远城内陆盐湖的卤虫休眠卵的孵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我们就不同盐度(Be)和不同温度,不同 PH 值的及有无光照等理化因子,对运城内陆盐湖卤虫休眠卵孵化的影响在试验条件下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运用液相高压脉冲技术,采用自行设计的板-孔-板反应器,处理压载水中典型的浮游动物——卤虫.对卤虫的虫卵、幼虫和成虫3个成长期进行研究,通过改变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和处理时间这些参数来考查其对卤虫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卤虫幼虫和成虫的杀灭率增加,虫卵的孵化率降低;在适当的放电参数下,卤虫成虫和幼虫的杀灭率均可以达到100%;较低电压对卤虫卵的孵化率没有影响,在电压高于34 kV时,虫卵的孵化率才会降低,然而,经过放电处理后虫卵的孵化时间会缩短.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析中亚地区盐湖卤虫卵品系特性并促进其在水产育苗中有效应用,本研究对原产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盐湖的商品卤虫卵进行生物学和营养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合卵径为251.3~287.1μm,属较大型卤虫卵;脱壳卵径为235.5~265.2μm;卵壳厚度为4.9~12.2μm,与水合卵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Ⅰ期无节幼体体长范围为429.1~500.8μm.选择产量较大且较稳定的Tike、Halibiekoe和Kuchuk盐湖卤虫卵(分别命名为K3、K4和R3),测定其在25℃、28℃和31℃孵化率和同步性,发现K3品系在3个温度下孵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28℃孵化率最高,为(89.0±1.7)%,25℃孵化同步性最好,为7.7 h,该品系适应温度范围较广;K4和R3品系在3个温度下孵化率差异显著(P0.05),25℃孵化率最大,分别为(88.0±2.6)%和(85.3±2.1)%,且同步性也较好,分别为8.2 h和7.4 h,说明这两个品系适于较低温度孵化.11个品系脱壳卤虫卵蛋白质含量(以干质量计)为49.19%~54.09%,脂肪酸含量(以干质量计)为92.81~144.86 mg/g,所有品系均含有EPA(C20∶5),含量(以干质量计)为0.63~13.24 mg/g.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3个卤虫品系生物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新疆鲸鱼湖卤虫(Artemia sp.)、新疆艾比湖和青海尕海卤虫(Artemia parthenogenetica)的3个品系的生物学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温度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盐度对鲸鱼湖卤虫孵化率的影响。观察了鲸鱼湖卤虫的染色体倍性组成。除壳厚外,鲸鱼湖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均大于另外2品系卤虫;最佳孵化温度范围:鲸鱼湖、艾比湖卤虫为20℃,尕海卤虫为25℃。鲸鱼湖卤虫卵的最佳孵化盐度范围是28。鲸鱼湖卤虫为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的艾比湖和尕海卤虫一样,染色体倍性组成为2,染色体数为2n=42。  相似文献   

5.
卤虫(Artemia)是西藏盐湖的重要生物资源.本研究旨在探究西藏4个盐湖卤虫卵的生物学特性,为西藏卤虫卵在水产养殖中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对2019―2021年采集的、经低温冷冻去休眠的西藏4个盐湖(其香错、班戈错、拉果错、当穹错)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营养组成、角黄素含量和孵化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班戈错卤虫卵卵径最小(263.6μm),拉果错卤虫卵卵径最大(342.9μm);其香错Ⅰ期无节幼体体长最小(519.6μm),拉果错Ⅰ期无节幼体体长最大(601.1μm).拉果错卤虫卵中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含量最高(42.49 mg/g),其香错卤虫卵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最高(0.96 mg/g),当穹错卤虫无节幼体中角黄素含量最高(1.68 mg/g).4个盐湖卤虫卵开始孵化的时间较晚,达到较高孵化率所需时间较长(28 h),4个盐湖卤虫卵孵化同步性为13.7~14.8 h.综上所述,西藏卤虫卵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如较大的卵径和较大的Ⅰ期无节幼体体长,其香错、班戈错和拉果错卤虫卵含有较多的EPA和少量DHA,初孵无节幼体在使用时不需要额外的强化,更适用于海水鱼虾幼...  相似文献   

6.
对西藏卤虫休眠卵孵化的2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最适温度与盐度下,设定0,500,1 000,1 500,2 000,2 500,3 000,3 500 lx共8个梯度的光照强度,检测光照强度对西藏卤虫孵化率的影响;设定pH 6.0,7.0,8.0,8.2,8.4,8.6,8.8,9.0,10.0共9个不同水平,检验西藏卤虫孵化的最适pH值.结果表明:无光照时孵化率最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孵化率增高,到2 000 lx时达到最高,然后随光照强度增强又下降,3 500 lx时的孵化率(57.81%)与2 000 lx(77.41%)的相比差异显著(P0.05).孵化液从酸性到弱碱性变化时孵化率逐渐升高,pH 8.0时孵化率最高,碱性继续增强时孵化率随之下降,pH≥9.0的孵化率与pH 8.0时的孵化率差异显著(P0.05).光照强度和pH显著影响西藏卤虫的孵化率,在生产实践中应给予适当的光照和弱碱性条件.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产上常用的两种孵化设备进行卤虫卵孵化质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28±0.5 C的海水中,孵化桶内的平均卤虫卵孵化率、全部虫卵孵出时间和孵化同步时间分别比平底水泥孵化池高2.41倍、提早9小时和缩短3小时.孵化桶还具有使用方便、灵活等优点,值得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西藏拥有丰富的卤虫资源,其孵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温度和盐度.内陆盐湖除了含有钠盐外,还含有较多的钾、钙、镁等盐类.在最适温度下,向不同浓度梯度的孵化液中分别添加KCl,CaCl_2,MgCl_2以检测不同浓度的K~+,Ca~(2+),Mg~(2+)对西藏卤虫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浓度的K+都显著降低西藏卤虫的孵化率,适量的Ca~(2+)或Mg~(2+)能够促进西藏卤虫的孵化,高或低浓度的Ca~(2+)或Mg~(2+)可降低西藏卤虫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热泵干燥设备,在不同干燥条件下针对大理去皮鲜核桃进行干燥,得出核桃的热泵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和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是影响热泵干燥核桃的重要因素,根据核桃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得到以下结论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定色期干燥温度设定在40℃,湿度35%,并保持8~10h;后期温度设定在45℃,湿度45%,并保持30h;在此条件下干燥核桃不仅速率快且产品品质好.  相似文献   

10.
苹果冷冻干燥过程的优化及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苹果进行了冷冻干燥实验,确定了苹果片冻干工艺条件,计算了冻结时间,建立了苹果片冻干的传热传质模型,由模型计算出不同厚度物料的理论干燥时间,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冻结速率、物料温度、干燥室及捕水器温度、压强对冷冻干燥过程及制品质量的影响.苹果冷冻干燥的适宜工艺参数为冻结温度-35℃,冻结时间1h,升华干燥时干燥仓压强70-90Pa,解吸干燥时干燥仓压强20-30Pa,解吸干燥时物料温度50-60℃.  相似文献   

11.
利用综合热分析仪,进行不同温度下同一初含湿量的玉米秸秆等温干燥试验,通过对等温干燥曲线分析认为,玉米秸秆等温干燥过程可分为预热、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3个阶段.再分别对后两个阶段的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不同干燥阶段下干燥速度回归方程,并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出初含湿量为70%的玉米秸秆在130℃等温干燥时降速干燥段的起始点和最佳结束点,进而为农作物秸秆干燥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使用日产F-20S冻干器对7种生物材料(猪肝、蛋黄、蛋清、牛奶、马铃薯匀浆、丁香花粉和70%葡萄糖溶液)进行脱水进程的测定。实验证明材料的脱水率与材料原始含水量无关;进程曲线呈较平滑抛物线;在脱水初始阶段,同种材料的各重复间脱水率不同,而在后期则渐趋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红外辐射与对流干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辐射器的优化布置方案,进行丹参辐射与对流的对比实验,推导非稳态干燥动力学方程,计算辐射强化系数K_l、对流传质化系数K_t、对流放热系数α_(ci),对升速、恒速、降速3个干燥阶段及其影响因素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木板多点温度、湿度及干燥速率等参数的测量,得到了干球温度、木板温度及干燥速率的变化规律。据此,推导了适合于全干燥过程的干燥速率的公式,并对木材干燥影响极大的升温速率问题也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黄瓜籽和萝卜籽为物料,以干燥后产品的发芽率和湿基含水量为质量指标,研究了蔬菜种子在烘箱及振动流化床中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这两种蔬菜种子的耐热温度为40℃,在烘箱中干燥时很难达到所要求的产品湿基含水量.在振动流化床中,一次干燥后产品的发芽率在90%以上,但是产品湿基含水量达不到要求;而采用缓苏一间断的干燥工艺,一次干燥后让物料在环境中缓苏,种子细胞内的结合水分在缓苏过程中缓慢迁移到细胞间隙中,然后再进行二次干燥,种子的湿基含水量及发芽率均能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6.
提出从等温入口流化床分批干燥曲线预测等温床层干燥曲线的近似方法,该法可从某一恒温入口条件下测得的等温入口干燥曲线转换为所希望温度下的等温入口干燥曲线,且由皮革、树脂球和砖粒等物料的实验所证实.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马弗炉内以及循环流化床内对单元垃圾(土豆块)进行干燥试验,分别获得了其在炉内的干燥特性曲线.试验结果显示,在马弗炉内低温区干燥温度对垃圾干燥过程的影响较大;在同一干燥温度下,随着垃圾厚度的增加,干燥时间近似呈指数形式增加;在干燥的大部分阶段,土豆块内温度随含湿量减少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循环流化床内,土豆块的整个干燥过程中只有降速段,而不存在恒速段和初始段,垃圾厚度对干燥过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考察热风干燥温度对缢蛏复原率的影响,研究缢蛏在40、50、60℃下的热风干燥规律,实验表明,在热风干燥温度为60℃时缢蛏干复原率最大达到42.3%,缢蛏的热风干燥符合page模型。  相似文献   

19.
固体物料流化干燥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静止状态下的干燥相比,固体颗粒在流化状态下进行干燥具有如下特点:干燥速率高,临界湿含量低,而且随着干燥速率的提高,临界湿含量更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合成纤维和棉织物作为实验样品,对纤维织物的表面接触干燥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在不同干燥温度下的纤维织物表面温度与干基含水率变化曲线,以及各织物随时间的失重情况对比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表面接触干燥过程中,织物温度将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分别为预热升温阶段、水分气化降温阶段、温度回升阶段和恒温阶段。不同种类织物各阶段时间长短有差异,织物中的水分干燥主要发生在降温干燥阶段,纤维织物表面干燥的临界含水率与加热器表面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