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晋式帝司马炎即位为帝,成功实现了魏晋皇权的更替。为了奖励禅代功臣,巩固统治,晋武帝即位后就对成熙元年创立的五等爵制进行改革。从成熙元年到泰始元年五等爵制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封爵制就是统治者手中掌握的、为统治服务的一大法宝这一特性,同时也反映了司马氏从篡夺政权到巩固政权的政治使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单纯的得罪钟会、轻时傲世或非薄周孔、纵情背礼,均不至于成为嵇康被司马氏处死的真正原因。嵇康在舆论上反对司马氏;在丹丘俭造反时有武力对抗司马氏的意图才是他招致祸患的主要原因。修武县云台山景区的百家岩有嵇康锻剑遗迹,是嵇康实际参与反抗司马氏之政治活动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3.
曹魏封国制度因魏文帝政治气度狭隘,采取禁闭宗亲的政策,无法起到屏藩皇室的作用。魏明帝临终前举措失当,废除宗室辅政安排,为司马氏代魏埋下隐患。西晋政权有意吸取曹魏封国制度失败的历史教训。晋武帝废除州郡领兵制代以封国领兵制,强令宗亲就藩,临终前确立宗室参与中央朝政的权力格局,虽用心良苦,但终于毁灭于“八王之乱”中。  相似文献   

4.
认杜预在政治上的改弦更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之际,司马氏控制朝廷大权,众多曹魏旧臣子弟纷纷向司马氏靠拢。由于父亲杜恕与司马懿的旧怨,杜预的政治前途受到严重影响,为了个人建功立业的愿望以及京兆杜氏大族地位的接续,杜预审时度势与司马氏联姻,成功地实现了政治上的改弦更张。  相似文献   

5.
乡镇级政权的权威支持问题是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巩固的核心问题.乡镇级政权的权威支持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上级政权组织的支持,乡镇级政权组织自身的支持,村级党支部、村委会的支持,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盐制与三峡盐业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东汉末年以后,三峡地区,无论为蜀汉占有,或部分归属东吴或曹魏,抑或为司马氏政权所拉,其盐业管理体制均实行垄断化的官营专卖制.而在东晋及南朝宋,齐、梁三朝,则实行的是民营征税制.三峡地区在归属北周以后,其盐业却很有可能是官营专卖与民营征税二制并行.这与南朝已有不同.本文拟循着该段时期三峡盐业管理体制几经变迁的历史线索,结合实地考察所得第一手资料,以展示三峡盐业在战争频仍、地域领属关系多变的时代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7.
竹林七贤作为魏晋时期士人的典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不同的价值取向与魏晋时期政治格局的变化紧密相连。在魏晋政局尚不明朗的情况下,竹林七贤采取了退隐而静观时变的态度。待政局明朗化之后,因为不同的人生操守,竹林七贤发生了分化,与司马氏政权合作者有之,远离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这些不同的政治态度,渊源于他们价值取向的差异,并进而导致了他们迥乎相异的人生结局。  相似文献   

8.
乡镇级政权的权威支持问题是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巩固的核心问题.乡镇级政权的权威支持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上级政权组织的支持,乡镇级政权组织自身的支持,村级党支部、村委会的支持,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挺进华北前线,在太行山区创建了敌后根据地。敌后根据地政权以抗日、民生和民主为政策导向,以组织对敌斗争、开展建设、改善民生、实施民主等为日常职能,是中共在敌后坚持抗战的重要依托。抗日根据地政权所实施的各项政策,落实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方针,推动了根据地社会性质革命性转变,促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生成。尤其是根据地政权秉持执政为民的理念,使中国共产党获得广泛群众基础。关注民生、统一战线和抗日救国成为根据地政权施政中的显要标识,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局部执政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0.
由于民主基础十分薄弱,中国社会从专制向民主过渡的政权是新权威主义政权。然而,这种政治体制在内部结构上存在着张力,并会由于统治者的倒行逆施发展为结构危机,最终导致政权的覆灭。本文解剖袁世凯新权威主义政权与各政治派别以及民众的关系,从结构张力的角度论述袁世凯政权走向灭亡的原因。给袁世凯政权灭亡的原因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论魏晋禅代     
在司马氏“作家门”和实现禅代的过程中,如下三个环节显得特别重要:一是掌握军队,特别是严密地控制京师中央军,运用军事的和暴力的手段严厉地打击政敌。二是充分发挥家族的影响力,利用政治权势和各种关系,蓄意培植亲信,组合势力集团。三是在祭祀典礼和制度变革等方面大做文章,借以提升司马氏的位望,深化其执政地位,进而缔造新皇权。  相似文献   

12.
西藏的县级政府是西藏自治区地方政权的基础,它肩负着治理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基层社会、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地方政权、密切基层社会与自治区的联系、实现基层社会与政府良性互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加快县级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强力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效能政府就成为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维护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西晋政权跨过“太康之治”,刹那间便深深地陷入了致命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的性质,是司马氏诸王争夺最高统治权的“骨肉相残”,其影响是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然而支持“八王之乱”的社会基础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考察。 贾杨后党争权的斗争,是导演“八王之乱”的先声。那末,支持后党争权的,主要是何种社会势力呢?从杨氏外戚集团的罹难情况判断,可以明白大端,“骏逃于马厩,就杀之。孟观等遂收骏弟珧、济、张劭、李斌、段广、刘豫、武茂及散骑常侍杨邈,中书令蒋俊,东夷校尉文鸯,皆夷三族,死者数千人”。①张劭,段广,李斌,杨邈,蒋俊,文鸯均不见于《晋书》列传,其出身想必寒微。就杨氏外戚集团构成来看,杨骏的附从中不存在门阀势力,至于杨骏,虽出身弘农一流高门,陷入动乱,则是由杨骏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决定的,与其高贵的门第没有关系。 后党势力中的孟观有传,但难排门阀名分,李  相似文献   

14.
吐蕃是中国古代活跃在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它的崛起,对唐王朝乃至西北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吐蕃政权在维护西北地区在安史之乱后的政权稳定、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加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开辟高原丝绸之路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天师道对封建政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天师道影响封建政权的原因大致有三:道教思想理论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神道设教",天师道渗入封建政权;天师道的法术为其影响政权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6.
论王导     
王导(276年—339年),东晋著名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在东晋政治舞台上活跃了二十多年,帮助司马氏集团开创了东晋政权,并先后辅佐元、明、成三帝,为东晋乃至南朝在江东的近三百年统治奠定了基础。然而,对王导其人,历代史家褒贬不一,毁誉纷纭。褒之者称他“提挈三世,终始一心,称为‘仲父’,盖其宜矣”。比之为辅佐齐桓公称霸的管仲。贬之者说他:“看似煌煌一代名臣,其实乃并无一事,徒有门阀显荣,子孙官秩而已”。解放以后,史学界也多以其为门阀士族的代表,评价甚低。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根据史实,对王导其人作出实事求是的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17.
魏晋时期女性意识张扬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她们对政治权力的追求和对妇女与政权力的维护。由于所处社会地位的不同,各阶层女性的参政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女性得以与政,既有前代遗留的习风旧俗作铺垫,也与当时的政权结构、民族构成、社会风俗、思想观念等现实因素直接相关。但从本质上看,这种参政与男性主政并无两样,它终究无法改变女性从属于男性的社会地位,无法改变社会权力体系的父权制属性。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公司和工人成为非洲本地势力向政府施压的"筹码",洞悉当地部落文化变得越来越必要。一年前,埃及境内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导致政权更迭。此后,处于过渡政权领导下的埃及社会也并非风平浪静。究其原因,既有积压已久的经济、民生因素和政权体制诟病,也有  相似文献   

19.
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因此,在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切实抓好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的生动体现。农村基层政权是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断激活农村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